教育強國戰略下的高校實驗教學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原一級巡視員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智慧教育研究分會副理事長
宋毅
建設教育強國是中國在新時代立足長遠發展的重大決策,既是實現民族復興的必然要求,也是應對全球挑戰的核心戰略。其意義不僅在于培養高素質人才,更在于通過教育推動社會公平、科技創新和綜合國力的全面提升。建成教育強國是實現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先導任務、堅實基礎、戰略支撐,必須朝著既定目標扎實邁進。建成教育強國具有重要的時代使命,在此背景下,高校實驗教學作為培養創新人才、支撐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環節,必須緊跟時代步伐,深化改革創新,為教育強國建設提供堅實支撐。
一、深刻把握教育強國建設的時代使命
教育強國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牢牢把握教育的三大屬性和六大特質,三大屬性即政治屬性、人民屬性、戰略屬性,六大特質即強大的思政引領力、人才競爭力、科技支撐力、民生保障力、社會協同力和國際影響力。
高校實驗教學必須對標這些要求,以“自強卓越的高等教育體系”為目標,處理好支撐國家戰略與滿足民生需求的關系、知識學習與全面發展的關系等“五個重大關系”,同時,要融入“八大體系”建設,落實“五大任務”。
二、智能時代為實驗教學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智能時代的明顯特征是數據驅動、萬物互聯和人機協作等。智能時代為高等教育帶來了諸多機遇,打破信息壁壘,實現因材施教和個性化教學,通過虛擬仿真實驗打破時空限制實現資源惠普等,為高等教育帶來了深刻變革,必將重塑高等教育生態。
同時智能時代帶給高等教育的挑戰也是全方位且深刻的,從最基礎的人口問題,上升至校園與教師變革問題,最終將影響到深層次的倫理與人才培養的問題,這些問題急需高等教育作出變革。面對這些挑戰,我們要以“積極應變、主動求變”的姿態,促進高等教育不斷創新發展。
三、建立自強卓越的高等教育體系
建成教育強國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夢寐以求的美好愿望,在智能時代,中國要建設高等教育強國,要從“四化”入手,即加快本土化進程,建設一批世界級的高水平大學,形成中國特色的育人方式、辦學模式、管理體制、保障機制。要加快國際化進程,建設高等教育強國的新場域,加快現代化進程,既要規范有序,也要激發活力,以及加快智慧化進程。
四、大力推進實驗教學高質量發展
根據我近年從事實驗教學改革管理工作的經驗,為實驗室教育改革提幾點建議:
(一)提升站位,服務國家戰略,構建完善的實踐育人體系有力支撐教育強國建設;
(二)整合資源,夯實基礎,持續加強以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為核心的實驗教學平臺建設;
(三)明確目標,回歸本位,推動教學體系由知識傳授向能力養成轉變;
(四)技術驅動,數字賦能,加快實現實驗教學與實驗室建設管理的數字化轉型。
實驗教學和實驗室建設是培養人才的基礎性工作,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為高校實驗教學付出的心血和努力,讓我們共同努力,全面提升實驗教學的水平,為教育強國建設做出更大貢獻。
(本文系作者在建設教育強國·高等教育改革發展論壇之平行論壇“高校實驗室建設與發展”上的報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