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中巴經濟走廊大學聯盟”交流機制(以下簡稱交流機制)第五次會議在深圳大學召開。中國科學院院士、深圳大學校長毛軍發,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張大良,巴基斯坦高校代表團團長、俾路支大學校長巴扎伊·扎胡爾·艾哈邁德出席會議并致辭。巴基斯坦駐華大使卡里爾·哈什米視頻致辭。巴基斯坦高等教育委員會中巴經濟走廊局局長薩夫達爾·阿里·沙,巴基斯坦駐華公使比爾·馬哈茂德·喬杜里,巴基斯坦駐廣州總領館代理總領事薩達爾·穆罕默德,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亞非處處長吳娟,復旦大學副校長陳志敏,學會副秘書長郝清杰、秘書處學術與交流部主任高曉杰,深圳大學區域國別與國際傳播研究院、外國語學院院長戴永紅,以及中巴成員高校代表等約150位嘉賓參會。郝清杰、比爾·馬哈茂德·喬杜里、高曉杰、戴永紅分別主持會議。
張大良
張大良指出,中國與巴基斯坦是全天候戰略合作伙伴,是發展中國家關系的良好典范。交流機制作為兩國高等教育互聯互通、互學互鑒的重要平臺,經過8年的發展,規模不斷壯大,內涵不斷豐富,合作格局不斷拓展。中巴經濟走廊“升級版”建設創造了新的機遇,中巴雙方要把握時代脈搏,轉變發展思路,探索建立高校合作集群,完善交流機制合作框架。要培育合作品牌,共拓發展格局,推出數字教育標準規范和應用指南等數字公共產品,培育一批有分量、叫得響的合作品牌。要筑牢合作基石,共享發展成果,舉辦系列高級人才培訓研修班,做優做強中巴青年論壇品牌。要加強人文交流,探索建立交流機制和暑期學校,鼓勵更多青年到對方國家學習深造,續寫中巴友好新篇章。
巴扎伊·扎胡爾·艾哈邁德
巴扎伊·扎胡爾·艾哈邁德表示,中巴雙方彼此尊重是促進交流機制合作的重要基石。近年來,交流機制蓬勃發展,巴基斯坦高校參與度不斷提高,雙方高校在聯合研究、學生交流、人才培養等方面開展了務實合作,展現了深化合作的決心與信心。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交流機制打造了中巴高等教育研究中心等一批里程碑式的成果,為提高巴基斯坦能力建設水平作出積極貢獻。中國一直引領和平與科技進步,希望未來雙方在技術創新和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加強合作,實現互利共贏,促進中巴經濟走廊可持續發展,加深兩國人民友誼。
毛軍發
毛軍發代表深圳大學對各位嘉賓表示熱烈歡迎,并指出本次會議是中巴高等教育界深化交流、共謀發展的重要里程碑。中巴兩國作為全天候戰略合作伙伴,友誼深厚。中巴經濟走廊作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先行先試項目,為兩國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福祉。深圳大學積極服務國家戰略,充分發揮粵港澳大灣區位優勢,推動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持續深化與巴基斯坦高校和科研機構的教育科技合作。未來,將進一步拓展與巴方院校的交流合作,推動兩國在教育、科技領域的務實對接與高質量發展。
卡里爾·哈什米
卡里爾·哈什米表示,中巴經濟走廊不僅是“一帶一路”的旗艦項目,更是兩國在教育、科技、人文等多領域深化合作的重要平臺。近年來,雙方高校在智能制造、綠色科技、農業現代化等方面開展了廣泛合作,建立了深層次聯系,合作成果令人振奮。未來,希望在交流機制框架下,通過學歷教育、共建實驗室等方式持續深化人才培養與科研合作,促進師生在應用科學、人工智能和政策創新等方面的交流,推動產學研協同發展,為中巴經濟走廊長遠發展不斷注入新動能。
陳志敏
薩夫達爾·阿里·沙
陳志敏、薩夫達爾·阿里·沙分別代表交流機制中方、巴方秘書處作工作報告。會上發布交流機制2021-2024年度發展報告和新納入成員高校名單,并啟動交流機制高校智庫網絡。巴基斯坦國立科技大學、復旦大學、巴基斯坦—奧地利應用科技大學、浙江大學、伊斯蘭堡COMSATS大學、云南大學、巴基斯坦國立計算機與新興科技大學、河南師范大學、瓜達爾大學等高校校領導和代表分享中巴高校合作案例經驗。
中巴成員高校23位專家學者在中巴高校智庫論壇和中巴青年論壇上圍繞“全球變局下中巴全天候戰略伙伴關系的深化”和“以跨文化交流構筑中巴共同敘事”兩個主題深入交流研討。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
學術立會 服務興會 規范辦會 創新強會
微信號 : zggdjyxhwx
網址:https://www.cahe.edu.cn/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