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位于西溪路上的阿里中心·西湖正式對外開放。相比西湖阿里中心這個名字,很多人可能更熟悉它之前的稱呼——螞蟻Z空間。沒錯,自2017年建成后,螞蟻就將其租用為總部辦公地,直到2021年螞蟻租約到期。
去年12月1日,隨著阿里巴巴集團調整園區功能定位,這里改名為西湖阿里中心。
園區總建面12.4萬方,辦公空間7.2萬方,商業面積1.2萬方。另外園區還自帶一萬平米園區景觀、5000平米騎行主題公園。未來這里將被打造成為AI方向的創新創業基地。
而為了更好地支持創業企業,不僅西湖阿里中心將為創業者和AI企業開放園區辦公空間,提供配套創業服務,西湖區也在開放日當天發布了《西湖區未來產業預見成長機制》,對未來產業項目給予最高500萬元專項資金支持。
眾所周知,杭州是全國AI領域的產業高地。特別是今年初“六小龍”的爆火,更讓外界看到了杭州在AI產業方面的無限潛能。而這次西湖阿里中心的對外開放,能否助力所在地西湖區在全市AI版圖中占據更關鍵地位?杭州的AI科創產業又是否會因此更加蒸蒸日上?
01
牽手西湖再出發
和很多企業一樣,阿里巴巴誕生至今,也搬遷過許多地方。不同之處在于,阿里每到一處,都能憑借自身的平臺地位帶動產業匯聚、賦能區域發展。
早在創業之初,那時的城西文教區正面臨著因為區內高校陸續搬離、遷往下沙大學城導致的人才外流、板塊空心化危機。所幸差不多同時,馬云成功拿到高盛等500萬美元的風投后,帶領阿里團隊,從自己家里搬進了華星科技大廈。當時的華星科技大廈剛剛建成不久,里面還冷冷清清,“十八羅漢”之一的謝世煌等人看房時甚至遭到過惡狗的追趕。
此后阿里雖然九次搬家,卻始終沒有離開文教區。相反隨著人員規模擴大、業務部門分拆,創業大廈、西湖國際科技大廈、華星世紀大廈、華星時代廣場、中小企業大廈、瑞利大廈、黃龍時代廣場、華星現代產業園,都留下過阿里巴巴人奮斗的足跡。這些空間構成了半徑一公里范圍的產業雨林,也成就了城西文教區的二次輝煌,和作為杭州電子信息產業高地的江湖地位,甚至還贏得了“北有中關村、南有華強北、中間一條文三路”的美名。
阿里巴巴在城西文教區時代的辦公地圖
2009年,已經上市的阿里巴巴B2B公司6500人遷入濱江園區。那時的杭州,“沿江開發、跨江發展”的口號雖然已經喊了幾年,但人群心理上的天塹依舊存在,直到阿里率先過江,杭州的科創產業中心才逐漸落到錢江南岸。
緊隨其后,2010年海康威視也遷往濱江,2011年網易新園區正式啟用……杭州由此進入到“濱江時代”。直到今天,濱江仍是杭州人均GDP最高的區縣。特別是阿里巴巴所在的西興街道,和深圳南山區粵海街道一起,沖在中美科技對壘的第一線,備受全國關注和贊譽。
再然后就到了大家熟悉的未科淘寶城時代。而它更是一舉扭轉了杭州城市的發展方向,從早年定下的“城市東進、旅游西進”變為如今的城市和科創一同西進。
當然,在此過程中,伴隨阿里產業體系日漸壯大,很多分枝陸續脫離濱江、未科兩大基地,在杭州各處開枝散葉,帶動一方發展。此次對外開放的西湖阿里中心就是其中之一。
之所以叫西湖阿里中心,我猜一方面是因為其背靠西湖風景區,同時又地處西湖區古蕩街道。眾所周知,阿里巴巴集團誕生在湖畔花園16棟1單元202室,前不久阿里還在其全球總部訪客中心1:1復刻了一座“湖畔小屋”,來紀念那段激情燃燒的創業歲月。但湖畔花園具體在哪里?答案是西湖區蔣村街道。
也就是說,阿里巴巴就誕生在西湖區,之后九次搬家都沒有離開的文教區,也屬于西湖區。雖然再后來一部分業務去了濱江,另一部分業務去了未科,但從云棲小鎮到云谷,再到西溪谷,創業26年的阿里從未離開過西湖。
而此次西湖阿里中心的煥新開放,則可視為阿里和西湖區合作的又一次再出發。
02
扎根“中興”主戰場
2013年是阿里系發展史上重要的一年。這年8月,12000名阿里人浩浩蕩蕩搬入文一西路969號的淘寶城辦公。也是在同一個月,總投資11.3億元的支付寶新大樓在西溪谷啟動建設。
之所以選址于西溪谷,一方面是看中其被西湖、西溪“雙西”環抱、背山面河的上佳地利和優美絕佳的自然環境。天目山路拓寬改造后,周邊配套也正在逐步完善,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了舒適且具有潛力的空間;另一方面更在于這里地處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的東部起點,鄰近浙大玉泉校區和浙江大學國家大學科學園,人才資源豐富、科創因子活躍。
或許也正因為這兩點,后來西湖區在實施“北強、南啟、中興”發展戰略時,亦選中西溪谷作為“中興”戰略主戰場。
當初阿里方面為了建好這一新園區,請來美國NBBJ建筑事務所擔綱設計。該公司曾設計過美國西雅圖星巴克集團、挪威奧斯陸的世界電信總部等眾多知名建筑,實力不俗,而其給出的方案也果然令人眼前一亮。
在阿里布局西溪谷的這十多年間,西溪谷作為浙大科技園強園擴園區域,圍繞“國際金融科技中心”的目標,著力構建“一路、兩園、三大片區”的產業布局,陸續匯聚起數字經濟“阿里系”、金融科技“螞蟻系”、創新創意“浙大系”、股權投資“浙商系”四系環繞協同發展的生態格局。
其中西湖阿里中心所在的西湖螞蟻小鎮,更是整個西溪谷的核心區。它于2015年啟動建設,是首批杭州市級特色小鎮,也是杭州首個互聯網金融產業集聚區。今年是小鎮建設的第十個年頭,十年來,這里匯聚了浙商創投、每日互動、有贊科技、珀萊雅等一大批知名企業總部,其中尤以網商銀行、支付寶、螞蟻上數等“泛阿里系”企業最為引人關注。
作為杭州科創“新四軍”之一的阿里系,其創業校友數量多達10萬+,光是上市公司就有10余家,另有獨角獸企業50余家,準獨角獸企業70余家。而西溪谷之所以會成為阿里系集聚地之一,除了自然環境,也跟這里完善的城市配套,特別是便捷的交通、繁華的商業有關。
園區南北,分別是天目山快速路與“西湖第一景觀大道”西溪路,1公里內還有雙地鐵(3號線古墩路站、古蕩新村站)直達;東西兩側,則坐落著天目里與黃龍CBD兩大商圈,而園區自帶的騎行主體公園也正在打造公園商業新地標。
只是過去,如此造型前衛、配套完善的園區只屬于阿里自己的員工。但隨著西湖阿里中心對外開放,西湖區首個“親橙空間”、“阿里校友創業基地”及“AI+醫療健康創新示范基地”的揭牌,將有更多符合條件的企業甚至個人入駐園區、共享資源。
而阿里方面也將通過內部校友網絡及與各類民間校友會組織,持續活躍校友創業社群,無縫鏈接阿里生態資源,邀請校友“回家”創業,同時向廣大中小創業者敞開大門。此舉不僅將實現“阿里系”的大擴容,也將助力西湖區的AI產業發展,尤其是中部板塊的崛起。
03
開辟西湖AI新大陸
今年初,“杭州六小龍”的出圈徹底點燃了AI產業之火。作為其中游戲科學和云深處科技“二小龍”的所在地,西湖區這些年對AI產業的扶持培育著力甚多。
此番《西湖區未來產業預見成長機制》發布之前,今年2月,西湖區就在全省率先出臺了《西湖區未來產業培育三年行動計劃(2025-2027)》,目標到2027年成為全省人工智能產業集群核心區。而去年啟動建設的西湖區“科創五環”中,環老和山創新創業圈、環小和山創新生態圈等好幾個“環”也都將人工智能作為主導產業。
西湖區發展AI產業有兩大優勢生力軍,一個是“浙大系”,另一個就是“阿里系”。像開源大模型DeepSeek-V2關鍵開發者之一的羅福莉,職業生涯就始于阿里達摩院;而被譽為“第七龍”的靈伴科技創始人祝銘明,則曾是阿里巴巴M工作室負責人。
只是這些人才、團隊過去都散布在杭州各地,未能有效助力西湖區。但現在不同了,煥新出發的阿里中心·西湖配合西湖區未來產業規劃,聚焦打造以AI+醫療健康、AI+金融科技、AI+智能生活未來社群為主要方向的創新創業基地。除阿里AI生態業務外,園區同時還面向相關AI企業開放。這對西湖區、對相關AI+領域創業團隊無疑都是一大利好。
而為了加速AI產業聚集及人才導入,更好地服務創業者,西湖阿里中心為入駐者準備了三方面專項權益。
空間上,為了滿足初始創業者、中小微企業、企業總部等不同成長階段企業的辦公需求,園區定制化提供從單個工位到加速空間,再到總部基地大平層及獨棟等多樣化的空間產品,以及路演廳、報告廳、培訓教室等辦公配套使用權。對于中小微企業還將給予專項租金扶持。
服務上,園區聯合古蕩街道及西溪谷管委會,打造一站式企業服務中心,讓企業足不出園就能無憂辦事。同時,落位阿里自有親橙服務體系,輸出阿里總部園區同標準服務體驗,致力于全生命周期陪伴企業成長。
產業上,園區將充分發揮阿里集團龐大的產業生態圈優勢,為企業鏈接阿里及螞蟻生態上下游合作資源,建立集投融路演、政策資源、專家智庫、技術模型、業務場景、產業社群一體六翼的產業生態體系,全面支持產業在這里集聚和發展。
靠著西湖區濃郁的創業氛圍和優質的產業環境,加之阿里自身的平臺吸引力,開園當天就有6家AI+領域企業簽約入駐西湖阿里中心。其中包括聚焦AI+醫療健康信息及服務產業鏈的扁鵲健康;AI+教育行業領軍、榮獲吳文俊人工智能科技進步獎的清睿智能;以AI為調度中臺,聚焦數字資產生態建設的鴻略智能等高新技術企業。
我跟其中的幾位創始人聊了下,大家普遍的感受都是看重阿里的這個產業平臺,并看好杭州和西湖的AI產業發展未來。這或許也是為什么西溪谷管委會書記陳宏有信心,西湖阿里中心會成為AI+未來獨角獸的搖籃。
當然,正如西湖區區長周揚在西湖阿里中心啟新發布會上所言,“未來產業很難培養和規劃,但是可以預測、預見”。此次入駐園區的這些企業中會否走出下一個“六小龍”,或許還有待時間來回答,但可以預見,園區播下的這顆AI+產業的種子,將為更多有志于此的創業者提供機會,就像26年前西湖區提供給阿里的。只是這一回的故事將換AI來書寫。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