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7日,伊朗武裝部隊新任總參謀長阿卜杜勒—拉希姆·穆薩維表示,迄今為止伊朗展開的行動只是出于威懾目的的警告性打擊,而真正的懲罰性打擊行動將在近期展開。
穆薩維還警告以色列居民,尤其是特拉維夫和海法居民,應盡快撤離這些地區以保障生命安全。
現在雙方都在說要給對方驚喜,處于互放狠話玩心理戰的關鍵階段。
但回顧過往,伊朗放的狠話,就跟狼來了的故事差不多,喊得多了大家也就當個熱鬧看。嘴上說得再兇,真動手的時候往往又縮回去或者高舉輕放了。
伊朗最經典的狠話,就是封鎖霍爾木茲海峽,動不動就說要掐斷這條水道,可歷史上他們并沒有真正干過。
兩伊戰爭那會兒確實搞過小動作,布水雷、炸油輪,但要說徹底封鎖,從來沒下決心過。
還有個經典的狠話案例是核威脅。伊朗官員時不時放話,說要是逼急了就造核彈??蓪嶋H上呢?他們最高層前不久還承諾永不發展核武器,愿意接受國際監督換美國解除制裁。結果以色列該炸還是炸,伊朗到底也沒真把核按鈕掏出來。
伊朗的狠話,更多時候只是一種政治表演,放狠話成本低,效果快,既能安撫國內強硬派,又能嚇唬嚇唬對手。但真到了動手的時候,他們往往又慫了,畢竟實力擺在那兒。
以色列的空襲,已經把伊朗的防空系統扒了個底朝天。
之前伊朗還吹自己的防空多厲害,攔截了以色列多少導彈,結果這次以軍直接穿透防線,把革命衛隊總部和核設施炸了個稀爛。這種差距不是靠嘴炮能彌補的,伊朗再喊打喊殺,真打起來吃虧的還是自己。
伊朗曾經興盛的代理人戰爭,比如支持哈馬斯、真主黨這些,這些年一個個被收拾得夠嗆,哈馬斯真主黨被打殘,敘利亞變了天,所謂的抵抗之弧,現在都名存實亡了。
這次新上任總參謀長說要搞真正的懲罰性打擊,聽著挺嚇人,但仔細想想,伊朗能用的手段其實很有限。
導彈襲擊?前幾波大部分被攔截了。封鎖海峽?全世界都不會答應。地面進攻?隔著伊拉克敘利亞呢。代理人就剩下胡賽拖鞋軍了,這效果嘛,大家都懂。
伊朗這次放狠話的背景也挺有意思。就在前幾天,以色列剛剛炸了伊朗多處的核設施,本來是伊朗重點的防空要地,結果以軍愣是給炸了。
伊朗要是不說點狠話,面子上實在掛不住。可問題是,他們能拿得出手的反制手段真不多。
看看伊朗最近的實際行動就知道,他們的報復往往雷聲大雨點小。比如這次對以色列的導彈襲擊,雖然打了幾百枚,但大部分被攔截,造成的破壞微乎其微。
反倒是以色列的反擊更狠,直接端掉了伊朗的防空系統和導彈基地。這種不對稱的對抗,讓伊朗的狠話顯得特別蒼白。
還有個細節挺耐人尋味。伊朗總參謀長讓特拉維夫和海法的居民趕緊跑,可實際上這兩個城市的防空系統是以色列最嚴密的,真要打起來,反而是伊朗自己的城市更危險。
這種虛張聲勢的威脅,更像是心理戰,而不是真正的軍事策略。 或許伊朗唯一剩下的恐怖大招,大概就是用核廢料去污染以色列人的命根子——戈蘭高地的水源地了。
國際叢林社會現實就是這樣,狠話放多又沒實現,信用就沒了。大家現在對伊朗的威脅已經有點免疫,他們現在處于一個尷尬的境地——打又打不過,談又談不攏,只能靠嘴硬撐場面。
說到底,國際政治不是靠嗓門大就能贏的。伊朗的狠話,就像是一個被逼到墻角的人揮舞拳頭,看似兇猛,實則無奈。真正的強者,才不需要天天喊打喊殺。
伊朗人現在唯一可以堅定的信念或許是,自己國家國土面積還算足夠大,這意味著伊朗可以輸很多次,但是以色列那巴掌大的地方,輸一次就可能玩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