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剛結束,令人惡心的事上演,多人上當,央視怒揭內部錄取騙局。高考結束后,許多學生記憶家長也進入到了下一個令人焦慮的環節,就是報考哪個學校合適。但是,就是因為這份焦慮,卻被不少人拿來當生意,拿一些內部錄取的名額當幌子來騙錢。每年的高考后,都會出現一批為考生專門設計的騙局,此騙局名為“金榜題名”局。
其實每年高考過后,央視和各大官媒都會針對騙局揭秘,但總還是有人會上當,不得不說這個騙局還是騙到不少人。
比如,在6月14日這一天,安徽黃山的警方就接到一位江先生的報警電話,他的女兒就遭遇了招生詐騙。
小江的高考目標一直都是非211、985等名校不上,但是高考分數還沒出來,她自己心里也沒有底,所以就在網上尋找各種信息。
這一找就找到了一位211大學的招生辦老師,這個老師讓小江先交1萬5的操作費,就可以給她操作錄取,包上名校。
小江也就聽信了網上這個老師的話,和父母要錢轉賬,此時江先生也識破了對方的行為,遂報警。
民警經過勸說了小江一個多小時,才讓其清醒起來,明白高考這件事根本就沒有什么內部錄取名額,凡是提前聯系的說包錄取的都是騙人的。
事后,警方也說道,這段時間針對高考的詐騙套路很多,但總結下來也就是幾種。
第一個就是提前查分數的套路,如今信息泄露很嚴重,騙子會提前拿到一些高考生的電話,然后做一個假的網站,稱可以查分。
而且這個假網站經??梢砸约賮y真,很多心急的家長不免受騙,支付查一次一百元的高價去得到一個假的分數。
第二種就是改分,這個也是每年高考必出現的“老演員”了,但是這兩年還進行了新的改變,他們稱可以AI改分。
很多家長其實對AI知之甚少,只知道AI是高科技,所以對此深信不疑,掏了大價錢,結果買了個教訓。
不過,即使到這一步,關于高考的詐騙還沒完,因為重頭戲,報志愿還沒出現。
報志愿時,各種套路就來了,不少人正是抓住了考生想要上好學校,但是分數卻不一定夠的這一現狀,對其進行詐騙。
他們的話術一般都是高校內部有不少機動名額,能在這個名額上大做文章,還有的稱他們手里掌握的是高校的補錄名額。
如果,這里上當的話,那需要付出的價格就非常高昂了,一般都是以萬為單位的,隨著學校的層次價格也不一樣。
而且一般也不會讓考生一次付清,而是先付20%,錄取通知書到了再付剩下的。
這么聽起來是不是還很穩妥,但是怕的是這些人會發出假的通知書,然后再進行下一步的操作,除了尾款結清,還有什么學費雜費,總之就是將每一筆能詐到手的錢都拿到。
雖說每年都會有不少提醒大家的新聞,但是依舊還是有人會被騙,所以當看到不明信息之時,考生以及家長還是得擦亮雙眼,任何時候只能相信官方的信息。
參考資料:
經濟日報:三部門聯手打擊“高考騙局”,經濟日報:謹防花式涉考詐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