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前兩天說,收儲影響有限,豬價可能還得跌。不過,隨后兩天里,豬價倒是沒跌,卻漲了起來。
有人說你看你判斷錯了吧,其實沒錯,因為你仔細看,漲幅十分有限,漲來漲去也不到兩毛錢,足以說明豬價上漲動力不足。
而象征性的漲了兩天后,很快就又漲不動了,比如今日豬價再次轉跌,回到了14元/公斤的邊緣,而且預計接下來兩天上漲的概率也不大,所以豬價仍是一個繼續磨底的局面。
但是你以為光是磨底就完了嗎?
俗話說屋漏偏逢連夜雨,是行船又遇打頭風,豬市的連夜雨和打頭風好巧不巧就一起來了。
因為最近豬市出了2個大消息:
一個是近期多家頭部豬企被相關部門要求暫停擴產母豬,并且在控制生豬體重的同時,還要求暫停銷售二次育肥業務。
比如廣東、廣西、黑龍江等地區都出臺了相關二次育肥的管控政策,并且還嚴查生豬的違規調運。
這可以說是一箭三雕。
一是限制了能繁母豬的產能。
雖然豬價跌了好幾年,能繁母豬也被迫下調,但是調減的大多是中小散戶,因為成本風險高,抗風險能力差,所以被迫倒閉。
但一些大豬企在優化產能的同時,還在擴產,為的是保持甚至是擴大市場占有率,所以導致產能雖然看似下降了,但是豬市卻仍在承壓。
所以這回直接限產,阻斷了生豬產能明降暗增的通道。
二是減少了市場大豬的供應。
產能下降了,但是市場豬肉供應依然龐大,原因就是有很多大豬存欄,這也成為壓制豬價,延長豬周期的一個重要原因。
而這次要求豬企控制生豬體重,意在引導各大豬企減重出欄,以減輕市場的豬肉供應壓力。
三是終于對二次育肥下手了。
除了產能、供需以外,二次育肥往往是影響豬價走勢的重要原因。但是另一方面,從某種程度上說,二次育肥有時也會擾亂豬市的節奏,反而使豬周期變形。
所以這次多地直接出臺二次育肥管控政策,相當于把生豬供應源頭的各級通道都把控了。
第二個消息更大,近期有關部門召開會議,提出了具體的生豬產能調控目標,將對全國能繁母豬存欄在現有基礎上再調減100萬頭,也就是降至3950萬頭左右。
這是繼2024年生豬產能從4100萬頭下調到3900萬頭以后,進一步對生豬市場民提出了細化調控。
原因不言而喻,就是下游需求承接不住,而產能持續高企,壓得豬市喘不過氣來。
從長期來看,這無疑是對豬市的利好,直接從供應端下手,直接給供應施壓,但是短期來看,也意味著將加劇短期生豬出欄以及市場的供應壓力。
因為這么一來,各大豬企必然要有所動作,一方面是影響號召減重出欄,另一方面也開始快速回籠資金,以待新的機會,所以近期生豬尤其是大豬出欄會增加。
另一方面,二次育肥被限制以后,意味著出欄的生豬會自然流向市場,增加了市場端的供應壓力。
市場需求呢,是妥妥的淡季。
本來天氣炎熱,對肉類的消費就減弱,再加上畢業季,學校放假等,需求進一步走低。
所以接下來,豬市的供強需弱的格局可能會進一步放大,豬價也就會再次承壓。
反彈幾率很小,甚至可能還要進一步觸底。
沒辦法,磨底期只能咬牙硬挺了。
本文完,歡迎關注并點贊,給個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