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印度的武器裝備,軍迷們總會戲稱它是“萬國博覽會”——從美俄到歐洲,從以色列到南非,幾乎集齊了全球主流軍火商的招牌產品。今天咱們就盤點下印度軍隊里那些“混血”裝備。
俄羅斯:老鐵,量大管飽
作為印度傳統軍火供應商,俄制裝備堪稱印軍“基本盤”:
空中主力:蘇-30MKI(272架,印度斯坦航空“魔改版”)、米格-29UPG(45架,升級后能發射R-77導彈)
陸地王牌:T-90S主戰坦克(1000+輛,但本土化生產后故障率感人)、AK-203步槍(和俄羅斯合資生產,替換老掉牙的INSAS)
海上重器:“維克拉瑪蒂亞”號航母(二手蘇聯貨,改裝費29億美元)、“塔爾瓦”級護衛艦(俄印聯合設計)
吐槽點:俄式裝備以“皮實耐造”著稱,但印度斯坦航空的組裝能力堪稱“裝備殺手”,墜機率常年穩居全球前列。
美國:高端定制,加錢上buff
近年來印度瘋狂“氪金”美械,走精品路線:
空中三件套:C-17“環球霸王”(全球第二大用戶)、P-8I“海神”反潛機(11架,盯著中國潛艇)、AH-64E“阿帕奇”武裝直升機(22架)
戰略外掛:M777榴彈炮(145門,用CH-47F直升機吊著打山地戰)
情報黑科技:“捕食者”B無人機(30億美元訂單,但美國只賣非武裝版)
真相時刻:美械性能沒得說,但價格翻倍(比如M777單炮要500萬美元),還得看美國臉色用。
歐洲:小而精的奢侈品
法國、英國、瑞典等玩家專攻“高精尖”領域:
法國:“陣風”戰斗機(36架,單價2.4億美元比F-35還貴)、“鲉魚”級潛艇(6艘,但電池爆炸過)
以色列:“巴拉克”防空導彈、“長釘”反坦克導彈(本土化生產后質量崩盤)
瑞典:FH-77B榴彈炮(1980年代經典款,至今還在用)
冷知識:印度買“陣風”時附加條款包括“法國飛行員陪練”,被調侃為“買飛機送教練”。
其他國家:湊單滿減區
南非:G6自行火炮(射程50km,但南非拒絕轉讓技術)
韓國:K-9自行火炮(180門,本土化后取名“金剛”,但高原上常趴窩)
意大利:127mm艦炮、“白頭”魚雷(結果魚雷試射時自己掉頭)
為什么非要“萬國牌”?
國產拉胯:“光輝”戰機研發38年,“阿瓊”坦克超重到公路限行,軍隊只能外購救急。
地緣博弈:美俄兩頭吃紅利,買俄羅斯武器能打折石油,買美國裝備換情報共享。
軍種內斗:空軍愛法國“陣風”,海軍想要美國F/A-18,陸軍沉迷俄式坦克,誰都不服誰。
印度的“萬國牌”看似選擇自由,實則暗藏掣肘——彈藥不通用(全國庫存500種口徑)、維護成本爆炸(每年外匯儲備10%砸軍購)、技術轉移永遠“卡脖子”。不過換個角度想,能同時讓美俄歐以賣家卷起來,這“甲方爸爸”當得也是值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