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繼續聊一聊玉米的事情。
無論從盤面還是市場來看,玉米依然是漲勢如虹,但是如果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這個“虹”的背后正在發生微妙變化。
第一個變化就是山東開始試探性下跌了。
之前山東深加工門前到貨車數量就在200出頭,按照山東的慣例,不上量就只能提價促糧。
近日山東到貨車數量增長到了300多輛,雖然說依然不多,但是已零星有企業開始下調報價了。
雖然表面看依然是喊漲之聲一片,但是這零星的下跌也令市場不得不思考,這種下跌的趨勢接下來會不會進一步擴大?
第二個變化是小麥也突然跌了。
好巧不巧,小麥漲得好好的,也出現了和玉米類似的情況,即零星開始有企業下調報價。
這就很讓人迷惑,尤其是玉米、小麥同時下跌,不禁讓人倒吸一口涼氣。是巧合,還是預示著什么呢?
如果按我們的武斷判斷,接下來玉米的漲勢可能會有所收斂甚至震蕩回調。
首先,以玉米和小麥的關系來說,雖然兩人一直互為頂底,但是我們之前也說過,當玉米價格反超小麥以后,小麥的這個頂也就失效了,那么對玉米的轄制也就進一步減弱,就只能剩玉米自己闖天下了。
但是這個天下不好闖啊。
一是玉米的供應雖然在減少,但需求也在下降。
表面看,玉米的漲跌似乎都靠深加工來表現,但深加工的背后依然要有飼用需求為后盾,但現在這個后盾并不牢靠。
一方面有小麥替代,擠占了玉米的一定的需求空間;另一方面呢,拍賣傳聞又起,也在進一步給玉米施壓。
然后再說生豬市場,最近也遇到了很大的麻煩,即官方引導調減供應壓力,一邊調減生豬產能,另一邊則管控二次育肥,同時也以引導各大豬企減重出欄,這3件事都指向同一個目的,即給生豬供應減壓。
所以近期豬價一直在14元/公斤邊緣來回磨底,稍不留神,可能又會再次跌破14元大關。
所以對玉米的需求自然不佳,那么就剩深加工獨戰市場,當然也戰不動。
其次,小麥下跌雖然實質性影響不大,但情緒性影響不小。
為什么?
因為大家都會比較,尤其是小麥漲得好好的,突然這么一跌,玉米的心里也不免得打鼓。
再加上現在是6月份,天氣倒還不算太熱,但是到7月份那就沒這么清涼了,大概率將進入持續高溫天氣,到時候對玉米的存儲也是考驗。
所以部分持糧主體會選擇高位變現,這當然不是什么膽怯,而是正常選擇。
第三,玉米的利多正在被消化。
利多和利空一樣,都需要有持續不斷的新的東西去刺激,玉米的利多主要就是供應偏緊,玉米越用越少,以及玉米的持續上漲。
但是漸漸地,玉米的供應偏緊已經被市場快喊爛了,喊得多了,自然影響力也就下降了。
另一方面,現在玉米只是零星下跌,一旦下跌態勢有所擴大,那么市場情緒也容易瞬間反轉。
所以,在沒有新的利多消息出現的話,玉米的利好正在被消化,對玉米的支撐自然也就逐漸減弱。
不過話又說回來,即便是漲不動或者是回調,幅度也有限。
山東市場主要是看量,但這個量必然會隨價格而波動,所以即便下跌,也不會跌太久,因為跌久了就不上量了嘛,不上量就又得漲了嘛。
東北呢,基本上沒有太多落價的籌碼,提價還不一定能留得住糧呢,別說落價了。
再加上接下來將進入到天氣炒作時期,東北玉米的產情又可以炒作一番,所以東北玉米比較堅挺,基本上跌不動。
所以別慌,玉米底部堅挺著呢。
本文完,歡迎關注并點贊,給個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