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筆者從黔東南州文聯獲悉,由貴州華瑞影業有限公司攝制出品的院線電影《苗嶺天路》將于10月開機。該片以真實事件為藍本,講述黔東南州某偏遠山村修筑出山公路的艱辛歷程,展現我國少數民族地區干部群眾團結奮斗的精神風貌。
該電影劇本以貴州省“縣縣通高速”公路建設為背景,講述苗嶺深處一個幾乎與世隔絕的村落,在村支書的帶領下,克服地質條件復雜、資金短缺、傳統觀念束縛等重重困難,最終打通連接外界的“生命天路”的故事。編劇楊勝章歷時數年深入黔東南山區采訪,收集了大量一手資料,片中關鍵情節均取材于真實事件。
為真實呈現苗嶺山區地貌特征與修路艱辛,編劇楊勝章輾轉雷山、榕江、臺江、黃平等地采風。導演宋奇透露:“編劇采風期間,每天徒步山嶺感受在零下5攝氏度的雨中爆破場景,劇本中描寫長達20分鐘的長鏡頭懸崖施工場面,都是為了還原當年村民們面臨的極端環境。”
《苗嶺天路》已取得國家電影局拍攝許可證,作為首部小切口展現黔東南交通的院線電影,將苗族刺繡、侗族大歌等非物質文化遺產融入敘事,使工程壯舉與民族文化水乳交融。制片人、導演潘一瑞表示:“影片將通過100余件民族服飾、20余首原生民歌的呈現,構建起立體化的苗族文化圖譜。編劇楊勝章在此方面已取得成功案例,他是苗族作家,貴州凱里人,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貴州省電影家協會會員,其電影劇本《苗鄉兒女》曾榮獲第28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少數民族題材電影劇本創意獎,榮獲2022年第15屆深圳青年影像節特別單元最佳劇情片、第60屆亞太國際電影節‘時代主旋律先鋒電影大獎’。”
制片人、導演看過劇本后,選定該題材,認為:“該片劇本突破傳統主旋律電影創作模式,以公路建設為切口,折射出脫貧攻堅戰和鄉村振興中‘一個民族都不能少’的時代命題。通過個體命運與國家工程的交織,完成對‘中國式現代化’的影像詮釋,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該片攝制成片后,將在全國各院線、央視電影頻道黃金時段播出。制作方表示,影片收益的5%將捐贈給貴州山區交通基礎設施維護基金,延續“天路精神”的現實意義。(項 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