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yin凱音是國內歷史最悠久的HiFi品牌之一,成立于1993年,也是我已經自用了超過10年的一個品牌了。我是從凱音第一臺播放器N6就開始用他們家機器,后來又陸續入手了N8、N6ii、C9這些型號。耳邊之家工作室目前的主力耳放之一就是他們家五萬價位的U-170HA。如今的播放器市場百花齊放,而我覺得凱音始終是里面非常有個性的,甚至可以說是有點偏執的一類。這么多年來,他們就沒做過那種高大全沒個性的聲音,哪怕是像N8這種一兩萬的旗艦,也是走的醇厚富有韻味的路線,畢竟他們本身是做膽機起家的,所以對于樂感和調音始終有著自己的追求。也正是因為凱音的這種特色,這些年哪怕播放器市場幾經沉浮,他們依然有著一大批死忠粉——畢竟對于發燒友來說,把聲音做得不可替代,就是HiFi品牌最大的魅力。
回想起來,凱音這些年在產品規劃上其實是有一點放飛自我的,讓我印象尤為深刻的是像N30LE這類超旗艦級別的產品,好聽是真好聽,但我也是真的買不起……而我今天要分享的這款新品,我真心覺得它是這幾年凱音推出的性價比相當高的一款便攜設備——就是前不久上市的Cayin RU9旗艦小尾巴,售價3199。說實話,三千這個價位放在凱音現有的產品序列里真心不高,而且RU9的體積還這么小,我在試聽之前是真沒想到,這臺小機器能把凱音多年來在調音上的精髓和經驗表達得這么完整。所以我今天也是帶著相當激動的心情來給大家安利這個小不點~
關于RU9各方面的詳細表現,請通過視頻進一步了解:
視頻時間軸
開場白
0分19秒-2分31秒
客觀體驗
2分32秒-4分30秒
聲音表現
4分31秒-8分18秒
器材評價
8分19秒-10分03秒
客觀體驗
說起凱音我們總是離不開“電子管”這個關鍵詞,畢竟他們家早就是國內第一,世界前三的膽機品牌了。RU9是凱音家族目前體積最小的一款膽機,它所搭載的Nutube 6P1電子管最早是用在N8身上的,后來凱音又在C9等型號上持續開發它的潛力。大家要知道,電子管最明顯的缺點就是換能效率低,耗電量和發熱量非常大,凱音能夠在搭載了電子管的前提下,將RU9的體積優化成現在這么輕薄確實是不容易。為了方便使用,RU9背面有磁吸設計,皮套也自帶磁吸功能,可以固定在手機的背面。
不過,在輕薄之余,RU9同樣也繼承了凱音一貫的“優良傳統”——就是相比起對聲音的極致追求,他們好像在客觀部分總是做得不那么盡如人意。目前我手上的RU9還只有英文版的UI,用起來不太方便。而且,為了更好地給電子管供電,RU9的能耗是比較大的,不但發熱量大,續航也只有不到5小時。不過凱音還給RU9加入了外接DC供電和前端USB輔助供電,首創了三種供電模式,可以提升RU9的續航表現。可能會有人說,把電子管的供電降低一點,機器功耗小一些,續航不就上來了?不就不熱了?但這可不是凱音家的作風~從N6那個年代開始,他們就是一門心思要在便攜設備上做出又有樂感素質又高的頂級聲音來。為了這個目標,哪怕要犧牲續航增加發熱也在所不惜。不顧一切地把聲音做好,就是凱音幾十年堅持下來絕不動搖的路線。怎么說呢,這確實是讓人又愛又恨……
聲音表現
RU9的單端和平衡口都能一鍵切換電子管和晶體管音色,也可以通過側邊按鍵切換經典音色(Classic)、現代音色(Mordern)和晶體管音色(SS)三種不同的聲音模式,分別搭配不同風格的耳機。
我自己用得最多的就是經典音色這個模式,它既能夠代表凱音對于“樂感”的獨到理解,也打破了很多人對于便攜電子管設備暖厚糊沒素質的刻板印象。我還記得我當年第一次聽U-170HA的時候,就驚訝于它能夠同時具備扎實有力的聲底、超高的密度和醇厚的音色——當然,考慮到五萬的售價,它強一點好像也是應該的~而RU9作為一款僅僅三千塊的便攜電子管耳放,它的經典模式在素質和樂感的平衡上與U-170HA有異曲同工之妙。它的聲底寬厚溫暖,同時又有較高的透明度;人聲蓬松潤澤,而且對于各類演唱細節的傳達相當細膩;高頻亮麗富有光澤,結像邊緣被打磨得很順滑,同時又很注重泛音等微小細節的回放。我覺得,這個模式幾乎可以說是對“膽味”最完美的詮釋,它的素質功底就已經完全不輸很多四五千價位的播放器,而它的音樂表達又足夠鮮活生動。
但若是針對更加多樣化的音樂回放需求,或者是對于那些沒有接觸過凱音過往產品的燒友來說,晶體管音色可能在曲目適應性上會更加廣泛。這個模式的分離度很高,線條感也比較強,低頻聽起來干脆利落,瞬態響應也比較快,是典型的均衡少染的現代聲。平心而論,這個模式演繹各種類型的音樂都是有模有樣,但它對我個人口味來說還是稍微有點太直白了~相較之下我會更喜歡現代音色模式,它和經典模式一樣比較擅長流行人聲,但略微提升了高頻的通透度,讓中頻音色在甜潤的同時還顯得更加清澈干凈。如果說經典模式的模擬味最足,適合用來聆聽一些港臺流行老歌,那么現代模式就適合拿來聽日韓流行樂和新世紀女聲。兩者的樂感是同一水準,只是現代音色會更貼合年輕燒友的聽音口味。
我前面提到了RU9是有外接供電模式的,這個模式可不只是為了提升續航,更重要的是相當于給RU9增加了一個Hyper模式,大大提升了輸出功率。我一開始用RU9來推達音科的嵐時,會覺得框架打不開,聽感有點疲軟。但在開啟DC供電模式之后,這套搭配的提升可以說是脫胎換骨,聲場一下子大了兩圈,動態表現也更加蓬勃有力。便攜模式下RU9搭配嵐的中頻本來有點發虛,轉換模式之后,人聲一下子變得飽滿又富有張力,信息密度也提升了一大截,感情充沛,素質和樂感都無可挑剔。
雖然從形態來看,RU9更多是作為便攜耳放出門,以驅動塞子為主,但這個外接模式無疑大大增加了它的上限。我在居家情況下用它來搭配一些頭戴大耳,其實單論推力就有點“越級打怪”的意思,更別說它的三種聲音模式已經把濃郁的膽味和中正的現代聲都做得有模有樣,可玩性和搭配性都很強。在目前的價位下,它可以說是性價比極高了,但和凱音自家定位更高的N6iii、C9ii這些型號比起來,它的安定感、空間感和聲音密度還是有一定差距的。
器材評價
這幾年隨著我接觸了越來越多的頂級器材,我也更加深刻地體會到,其實一個HiFi品牌能夠被大家記住,核心就在于它能夠擁有極具辨識度的音色。就這點而言,凱音那份執著于追求聲音個性的“初心”,可以說是始終體現在他們每一款產品上面,而這也是我作為一個喜新厭舊的燒友,能夠多年來始終對凱音抱有一份敬意和偏愛的主要原因。現代音頻領域的發展速度很快,燒友的口味變得也很快。大多數品牌為了迎合多變的市場,在產品研發的方向上始終追逐著圈內的熱點,前些年卷芯片,近些年搞懷舊,什么產品有市場就做什么。當然,這種緊隨時代潮流及時調整策略的適應能力是值得尊敬和贊賞的,但是在這樣的風氣下,能夠始終遵循自己的腳步做產品的凱音就顯得既特立獨行又額外可貴。
其實,我作為燒友很多時候追求的也不一定是多么“完美”的產品,而是能夠“打動我”的產品。不說別的,單就凱音愿意花近10年的時間和這么一款Nutube 6P1電子管死磕,這種偏執得可愛的精神就已經足夠打動我了,而他們在小小的RU9身上也確實實現了又一次突破。我覺得,RU9雖然論售價和體積在凱音的便攜電子管設備里是墊底的那一類,但它實際上是以一個相當親民的價格,集合了凱音這些年在便攜領域——尤其是電子管研發這塊的經驗和技術,可以說是能完整呈現凱音聲音風格的性價比最高的一款產品了。
關于Cayin凱音RU9,這一期就講到這了,如果大家對本期內容有任何的意見或者建議,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我們下期再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