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沖突還沒結束,中東這邊又一次沖上了熱搜。上一個熱搜是敘利亞阿薩德集團垮臺,這次是以色列突襲伊朗。
從表面上來看,這兩個戰場似乎沒有任何關系。但實際上,俄烏沖突是因,中東亂局則是果,這兩者是因果關系。如果沒有俄烏戰爭,那么中東的抵抗之弧,也不會在那么短的時間內就散架,這是肯定的。
畢竟抵抗之弧散架的標志性事件,就是敘利亞阿薩德集團的垮臺。而阿薩德家族背后的大樹,則是俄羅斯。沒有俄羅斯在,2011年阿薩德集團就垮了。所以說若不是因為俄烏沖突,導致大鵝分身乏術的話,阿薩德集團又豈能垮臺?抵抗之弧又怎么會散架呢?
其實俄烏沖突給俄造成的負面影響,遠不止于此。可以說,這3年多的戰爭,幾乎把俄過去的所有布局都打亂了,甚至連老本也在一點點賠光。
俄歐貿易基本中斷
早在蘇聯沙俄時期,俄國和歐洲之間,就建立了十分良好的貿易關系。沙俄地盤大,物資豐富。他們將大量的糧食、牲畜、皮毛等產品,賣到歐洲賺取外匯。等到1728年中俄恰克圖貿易點開啟以后,沙俄又成了二道販子,將清朝的絲綢、瓷器、茶葉等產品,賣到歐洲賺差價。
一直到沙俄覆滅前夕,其實這種貿易關系都沒有中斷。因為沙俄可以通過這一貿易關系賺到錢,自然不可能輕易放棄。
蘇聯時期,看似和歐洲不少國家處于不同陣營,實際上雙方的貿易一點也不少。蘇聯的石油,主要輸出方向就是歐洲。
東歐自不必說,那是蘇聯的自留地,這里90%的石油,都需要從蘇聯進口。其實西歐國家從20世紀60年開始,也在大批購入蘇聯的石油。畢竟石油又沒有意識形態,肯定是哪邊便宜,哪邊方便就買哪里的。
比如說西德,從其他地方購買石油太不方便了,還是從蘇聯運石油過來最劃算,所以他們早就和蘇聯簽訂了長期購買合同。與此同時,西德的鋼管也在蘇聯成了熱銷產品。
一直到蘇聯解體之前,這種貿易聯系也沒有中斷。畢竟西歐國家兜里都有錢,從他們手里掙錢比從其他地方掙錢要快得多。
蘇聯解體以后,俄羅斯依舊延續了蘇聯和歐洲各國之間的貿易,大量的石油、天然氣販賣到歐洲,掙了不少錢。為此,俄特地開辟了好幾條通往歐洲的天然氣管道。
但是俄烏沖突開始以后,俄和歐洲之間的貿易,基本就斷了。也就是說活,從沙俄時期就建立起來的貿易關系,在俄烏沖突這一階段,基本中斷了。當然了,也不是完全中斷,比如說俄的鐵桿粉絲匈牙利,還在購買俄的天然氣,土耳其也和俄有貿易往來。只不過大頭賺不到了,俄再想掙錢,只能另尋他路了。
俄在中東的勢力,基本沒了
沙俄時期就在不斷向中東挺進,19世紀初期,沙俄兩次入侵伊朗,得到了阿塞拜疆和亞美尼亞。
蘇聯時期,曾在二戰中占領伊朗北部,后遲遲不肯撤軍,打算強行霸占這里。結果遭到了英美的聯合反對,這才灰溜溜地走了。那時候他們手里沒有核彈,否則根本不可能這么輕易松口。
從1948年開始,蘇聯就在不斷尋找中東的盟友。
從1948年到1952年這段時間,蘇聯和以色列的關系非常好,正是有了蘇聯的支持,以色列才能妥善建國。不過以色列最后選擇了美國,自此與蘇聯分道揚鑣。
從1956年到1970年前后,蘇聯開始重點培養埃及,將其變成了阿拉伯世界的盟主。不過埃及幾次與以色列交鋒都失敗了,蘇聯本打算以援助埃及為借口,讓埃及租借一個地中海港口給蘇聯,結果遭到了埃及話事人薩達特的強烈反對。自此雙方又鬧掰了。
從1970年到1991年,蘇聯一直在支持敘利亞的發展。敘利亞方面就比較乖了,阿薩德家族大手一揮,直接把地中海港口塔爾圖斯港租借給了蘇聯當軍事基地。
到了1979年,伊朗變天了,原本蘇聯打算與伊朗教士集團培養一下感情,結果遭到了對方的拒絕。一直到兩伊戰爭后期,由于蘇聯向伊朗投入了不少資金、武器和工程援助,雙方的關系才逐漸緩和。可以說,蘇聯為后來的俄伊關系打下了基礎。
俄烏沖突以后,敘利亞的阿薩德集團覆滅,俄羅斯沒幫上忙,導致他們基本丟了在敘利亞投入的所有產業,最關鍵的是,連塔爾圖斯港也保不住。
如今伊朗和以色列交戰,俄羅斯依舊騰不出手來幫伊朗一把,只能眼睜睜看著中東最后一個對俄羅斯稍微不那么反感的國家,遭受美以的聯合打擊。由此可見,俄在中東的布局,休矣。
俄和前蘇聯國家基本離心離德了
俄烏之爭,被俄國人稱之為內戰。為啥?因為他們始終認為,蘇聯還在,目前俄羅斯只是在收復失地,而不是在對外搞侵略。
在戰爭期間,不少人開始幫倒忙。甚至有人提出了前蘇聯的部分國家,主權不合法的現象,這一點也深得俄意。
但這么一搞,其他前蘇聯的加盟國,心里就有點兒七上八下的了。既然連烏克蘭這個前蘇聯的核心成員,都被質疑領土主權不合法,那其他加盟國還有合法的嗎?
要是這一言論被坐實,那他們以后還有好果子吃?所以說,前蘇聯的絕大多數加盟國,其實都因此站在了俄的對立面。因為他們已經分出來單干30多年了,不想被俄再次收編。
這是人之常情,所以他們這幾年一直在走去俄化的道路,就是想要趁著俄烏沖突的機會,盡力擺脫俄的影響。由此可見,不管這場戰爭的走向如何,至少目前因為這場戰爭,已經讓俄和前蘇聯的其他成員國離心離德了。
給他20年,換來這么個破破爛爛的俄羅斯
記得俄話事人,曾經說過這么一句話:給我20年,還你一個強大的俄羅斯。
其實這話是從沙俄葉卡捷琳娜大帝那兒得到的靈感,這位女皇曾經說過:給我200年,我將讓歐洲匍匐在我腳下。
這句話聽著的確讓人心潮澎湃,如果能夠按部就班地搞發展,俄羅斯能不能走向強大,咱不知道,但至少俄羅斯人能夠安安穩穩過上相對富足的生活。畢竟俄羅斯的資源,根本賣不完。
奈何2014年俄拿下克里米亞后,讓他們嘗到了甜頭。到了2022年,這才爆發了俄烏戰爭。本以為這次會和上次一樣輕松,結果卻打了3年多時間還沒停。
這3年多時間,俄羅斯丟了在歐洲的貿易,丟了在中東的勢力,丟了和周圍小伙伴們之間的友好往來。甚至連本土,也時不時會遭到襲擊。
由此可見,發動這場戰爭,絕對是近30年來,俄羅斯最大的敗筆,近100年來,俄國最大的敗筆。這場俄烏沖突,堪稱俄國的敗家引擎,引擎一旦啟動,再想熄火可就難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