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匯聯合公益頭條開展2025“志愛無疆”征集活動,優秀作品展播:
安全生產月丨西夏區團委開展急救救護賦能志愿服務主題公益活動
為增強青少年的安全意識、提升安全技能,有效防范和遏制各類安全事故發生。近日,西夏區團委聯合銀川市學雷鋒促進會、郭明義愛心團隊鴻偉愛心志愿服務隊開展“人人講安全 個個會應急——暢通生命通道”主題活動,轄區80余名青年志愿者參加此次活動,共同學習急救知識與技能。
活動現場,專業急救講師以一系列真實的救援案例為切入點,系統闡釋急救知識的核心要義。當講解到黃金四分鐘救援法則時,全場志愿者屏息凝神,將關鍵要點詳細記錄在筆記本上。隨著講師運用三維動態演示解析心肺復蘇的標準流程,眾人目光緊鎖投影屏幕,反復揣摩每個技術細節。
實操訓練環節儼然成為一場爭分奪秒的生命救援實戰演練。模擬人剛安置到位,志愿者們便迅速圍攏,全神貫注地觀察導師的示范操作。“按壓深度需保持5-6厘米,頻率穩定在每分鐘100-120次。”導師以精準的數據要求志愿者們規范動作標準,志愿者們神情嚴肅,將理論知識與現場演示緊密對照。嚴格按照規范流程進行胸外按壓操作,每一次發力都力求精準到位;志愿者身旁的同伴手持拍攝設備,從不同的角度記錄操作細節,以便后續復盤改進。在AED使用訓練區,此起彼伏的設備提示音與操作指令交織,志愿者們嚴格遵循“聽、看、做”三步驟,反復練習電極片的正確粘貼和設備操作流程。
即便在課間休息時段,仍有志愿者自發組成小組,對照操作手冊進行創傷包扎模擬訓練,以繃帶為教具,反復打磨環形包扎、螺旋包扎等專業手法。整個實訓空間內,濃厚的學術氛圍與專注的訓練氣息交織,急救技能在標準化操作與深度研討中,逐步內化為守護生命的實戰能力。來自寧夏大學的學生志愿者謝晴興奮地說道:“以前覺得急救知識很遙遠,這次親手操作了心肺復蘇和AED使用,感覺既實用又有意義,以后在學校遇到突發情況,我也能幫上忙了!”
培訓結束后,對所有參與培訓的志愿者進行了理論和實踐考核,考核合格的志愿者將獲得紅十字會頒發的急救救護員證書。此次培訓不僅讓青年志愿者們掌握了實用的急救技能,更增強了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
培訓老師感慨道:“這次培訓的志愿者們學習熱情特別高,尤其是在實操環節都很認真嚴謹。希望他們能把這些技能傳遞給更多人,讓急救知識真正發揮守護生命的作用。”
此次主題活動,旨在打造一支具備專業急救能力的青年志愿者隊伍。在今后的志愿服務中,這些志愿者將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為群眾提供更專業、更及時的應急救護服務,為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貢獻青春力量,同時也希望通過此次活動,在全社會營造關注安全生產、重視急救知識普及的良好氛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