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天茅臺價格的走勢,一直是國內白酒行業的風向標,也是反映行業冷暖變化的重要參考指標。
目前,2025年散瓶飛天茅臺批發價已跌破2000元/瓶,原箱飛天茅臺批發價同步下探至2100元/瓶以內。
茅臺部分省區經銷商已被要求“穩市穩價”,主要內容包括:限制向電商、批發市場、省外等部分渠道供貨;經銷商聯誼會將加大市場巡查,對于違反相關規定的,將視情況給予包括停貨、上報乃至取消合同的處理。
“茅臺穩,則行業穩”,已經成為白酒行業內普遍的共識,茅臺的任何一絲風吹草動,都能夠引發整個白酒行業生態的變化。
實際上,在過去的2024年,茅臺營收穩中有升,高達1708.99 億元,占行業總規模 21.4%,凈利潤 862.28 億元,占行業利潤 34.4%,穩居行業第一。
然而,高端白酒的投資屬性減弱,消費回歸理性已成為不爭的趨勢。數據顯示,2025 年茅臺收藏市場交易額同比下降 40%,而 500 元以下口糧酒銷量增長 12%。這種分化倒逼企業調整產品結構,如國臺推出 “國標 30” 等中端產品,試圖填補市場空白。
同時,茅臺等白酒企業的興衰,也直接影響到了當地經濟,以2022年為例,茅臺集團全年稅收(含習酒)占貴州省稅收總額的18%(約480億元)。在仁懷市,酒企稅收占全市財政總收入的90%以上。這種集中度遠超其他省份。
更重要的是,白酒產業直接和間接帶動就業人數超百萬(包括種植、釀造、包裝、物流、銷售、餐飲旅游等),尤其在遵義、仁懷等核心產區,是最重要的民生行業。
貴州經濟對白酒產業,尤其是對茅臺集團,存在嚴重的結構性依賴。這種依賴在經濟上行期帶來高速增長,但在產業周期下行或龍頭遇到困難時(如茅臺降價),全省經濟抗風險能力極其脆弱。更直接導致貴州財政呈現 “一酒獨大” 的畸形結構,遠高于山西煤炭、云南煙草等資源型省份。
雖然貴州也在發展大數據、旅游、新能源等產業,但目前白酒的支柱地位無可替代,新興產業的體量和貢獻尚不足以對沖白酒波動帶來的風險。
最近開始的茅臺降價,除了禁酒令的影響之外,絕非孤立事件,更是貴州經濟結構性風險的預警信號。
短期看,這必然沖擊貴州白酒產業和整體經濟,暴露了“茅臺依賴癥”的脆弱性。數據清晰地表明,白酒(尤其是茅臺)對貴州GDP、工業、特別是財政的貢獻已達到危險的高水平。
不過,也可以看到的是,貴州正從 “一瓶酒撐起一個省” 向 “多極支撐、創新驅動” 的現代化經濟體系轉型。
這一過程雖充滿挑戰,但山西、魯爾區等案例證明,資源型經濟完全可以通過主動變革實現可持續發展。
未來,貴州需在保持白酒產業優勢的同時,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才能真正擺脫 “資源詛咒”,實現高質量發展。(圖片來源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