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疫苗上市龍頭沃森生物宣布與AI合成生物學企業智峪生科建立戰略合作伙 伴關系。
雙方將共同探索人工智能技術在人用疫苗研發、生產及商業化中的應用,加速疫苗產業的技術創新與智能化進程。
雙方本次戰略合作的核心是:將智峪生科全球領先的AI建模結合物理模擬的生物計算技術應用于沃森生物人用疫苗研發領域。
重點包括利用AI技術加速蛋白質(包括酶)發現與設計等工藝開發過程,提供AI生物計算平臺授權服務構建智能化研發基礎設施,并針對特定疫苗產品的需求,提供深度定制化的AI生物計算解決方案。
萬億合成生物藍海 疫苗戰事下半場
根據麥肯錫預測,未來全球經濟活動中,60%的物質產品可以由生物技術生產。在2030年至2040年間,合成生物技術每年將為全球帶來2萬億至4萬億美元的直接經濟效益。
而這個藍海市場與疫苗的聯系其實相當緊密,例如 密碼子優化技術、可基因編碼點擊化學技術、生物偶聯技術等在新型疫苗研發中的應用都已非常廣泛。
例如以開發新冠疫苗而聞名的 Moderna,在早年就常被歸類為 合成生物學企業,因為 全基因合成+密碼子優化這一RNA疫苗的常用原理其實屬于合成生物學方法的一種。
在設計抗原、開發新型佐劑、優化疫苗生產工藝等環節中應用合成生物技術將有助于提高疫苗的免疫原性、廣譜性和長效性,豐富了疫苗的研發手段。
除此之外在當下大熱的腫瘤疫苗領域,合成生物學也是 研究的重要工具之一,經過 改造的微生物更能適應腫瘤微環境,并增強腫瘤抗原的呈遞,誘發多種先天與適應性抗腫瘤免疫反應。
尤其是有些疫苗本身就是由合成生物學改造的活體生命體,例如減毒活菌疫苗BCG,其中用于預防小兒腦炎和結核的減毒細菌疫苗BCG,已經在臨床用于治療膀胱癌超過50年。
無論是快速設計和構建合成基因,還是研究合成病毒基因組,都能 使企業在更短時間內研發出更加安全、高效、廣譜的病毒疫苗。
眾多疫苗龍頭 已擁抱合成生物
沃森生物憑借 著 在二價HPV疫苗競爭中的表現,也有疫苗“卷 王”之稱,其主要產品如13價肺炎球菌多糖結合疫苗仍繼續保持國內市場份額第一。
面對當前行業周期和市場競爭環境變化,該公司選擇將 腸道基石菌群的慢性病管理和合成生物制造將作為公司未來發展的重點新賽道。
除了沃森生物外,在海 內外均有眾多疫苗巨頭開展了合成生物相關的研究:
例如mRNA龍頭Moderna與合成生物巨頭Ginkgo Bioworks早在2020年就開啟了合作,將牛痘病毒加帽酶(VCE)的產量成功提升了10倍。
在國內企業中,羽冠生物是專注細菌疫苗研發的合成生物學公司,利用自主研發的PathX病原菌基因組編輯平臺,已搭建了9+個創新細菌疫苗管線。
其中 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的合成生物學疫苗 DX-101,已完成臨床前概念驗證,數據優于同類產品。
值得注意的是,該公司還在2024年初與智飛生物的全資子公司北京智飛綠竹達成了合作。
而在獸藥龍頭瑞普生物也在聚焦主業的前 提下, 圍繞獸用疫苗、抗體藥物,以及酶制劑、 益生菌、獸用藥物原料、添加劑原料、相關中間體等重點領域 積極發展合成生物新業態。
參 考資料:
合成生物學在新冠病毒廣譜疫苗研發中的應用. 袁為鋒,趙永亮, 吳芷萱, 徐可合成生物學在基于微生物載體腫瘤疫苗設計中的應用. 譚子斌, 梁康, 陳有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