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第一次看到Meze的Empyrean這副耳機是在上海海帆,我非常幸運地正好在它到店的那一天去找店長咻咻玩,拆箱后除了第一眼對它的外觀有點喜歡以外,此時咻咻的下一個動作,我人直接愣在原地——他把一副平板單元的耳機插在了AK的SP2000上,沒錯,插在了一個輸出功率實測只有幾十mW的便攜播放器上,當我覺得他石樂志的時候,他就這么自顧自地聽了起來......時至今日,你要問我這個行業里做的最好的直推頭戴來自于哪個品牌,那依然是來自美麗東歐的Meze Antonio,沒有之一。
當然了,當Meze品牌被打上“直推頭戴”四個字的烙印時,也會帶來一些負面的效應,比如時至今日都有很多自詡玩到Hiend程度的發燒友都不愿意接納Meze、不把它視作可以和那些老牌勁旅匹敵的高端品牌,覺得它折騰不出潛力。而直推帶來的優勢自然是不言而喻的,很多燒友在從便攜耳塞轉大耳、轉臺機的路上,或多或少都繞不開Meze這個品牌,比如99Classics、封閉式的Liric,而我個人使用頻率最高、也最喜歡的一副則是109Pro,當你購買這些耳機時,不一定需要添置一臺桌面機的耳放設備、甚至就可以拿著手里的播放器/小尾巴來推。我曾經舉過一個不嚴謹的例子,花兩萬塊買Meze,你可能不需要買一臺高端耳放就能推出它7成的水準,但如果是買別家的平板,那可能即便額外花了一萬塊買臺機,也只發揮出了8成的水平,我作為一個堅定不移的減錢黨、實用派,對于大尺寸頭戴產品的易驅動性方面的進步,是舉雙手雙腳贊成的、鼓勵的,這是行業的進步、也是變相的惠民。以上說這些東西并不是單純的在“回顧”,而是在開頭給大家吃一顆定心丸,Empyrean二代的好推程度是沒有退化的,這個特性可能未來會長期貫徹在Meze家的所有產品里,所以下文的部分,我不會再去圍繞“直推”這件事去做文章。
Empyrean·II從外觀上來看沒有什么太大的變化,甚至從外形風格來看像是站在Elite的對立面,Elite是高反差的光影設計、黑白素色的搭配,而Empyrean·II則是深沉型的素色,外殼的紋路更接近于“啞光”的質感,呈現出來一種暗調、沉穩的風格,但看似變化不大的外表下是更佳的輕量化設計,重量從初代的430g減到了385g,結合Meze家本身極為寬大的耳罩、頭梁所帶來的重量分配,能夠進一步減少耳機在頭部各個地方的壓力。其他的變化包括,靈敏度比初代高了5dB/mW,來到了105dB/mW,購買時可以選擇標配官方的古河無氧銅還是無氧銅鍍銀,我個人更推薦純銅的版本,聲音會更加的寬松安定,鍍銀版則更接近Elite的高頻風格,直推用戶可以直接選擇4.4插頭的版本。
這次除了純alcantara材料的斜面耳罩以外,官方還給Empyrean·II全新定制了一個代號為“DUO”的耳罩,由alcantara材料與皮革根據特殊調制的比例混合而成,而更加透氣親膚的alcantara材料是放在外側的部分,所以二者的佩戴感受幾乎一致,但我個人是更傾向于DUO耳罩、本文的聲音也主要基于這個部分去撰寫。斜面alcantara材料的耳罩本身會在耳罩內部形成一個傾角,靠近后腦的一側更厚、前側的部分更薄,這個設計會形成一個前緊后寬的內部空間,非常符合人耳軟骨本身的傾斜角度,從硬素質上來說我認為這個耳罩會更高,主要體現在兩端延展和聲音結像的清晰度上,結像形體感會顯得更瘦、低頻也更加凝聚、混響更少,但DUO耳罩則更能夠兼顧聲音的寬松度與人聲的質感,會更接近初代耳機所表達的韻味方向。換言之,如果比較喜歡Empyrean·II的大體風格、但又想要追求Elite上面的那種高頻延展與聲音的精致度,可以嘗試選擇官升鍍銀線+alcantara耳罩的這個組合。
Meze家族的有一些理念是我個人非常欽佩的,也是絕大部分友商、尤其是做Hiend器材的友商做不到的一點,那就是在保證頂尖的人體工程學的基礎上做到了最為精簡的機械結構,每一個零件都可以極為方便的進行拆卸和組裝,既做到了盡可能降低損壞的可能性、也減少了售后的難度,但這意味著前期更難的設計細節把控與無底洞一般的模具費用,關于這一點我曾經在緋樂的評測里說過,頭戴式耳機最大的門檻,其實可以歸結于錢的問題,不是賺一波快錢就能跑路的一條產品路線,所以認真扎根在頭戴領域的品牌一定符合“長期價值主義者”的心態。關于外在方面的更多細節,這里就不再多贅述了,我相信但凡你在線下看過、摸過Empyrean、Elite這兩款旗艦系列的耳機,它每一個零部件的做工細節都堪稱極致的細膩與精致。這里補充一個我個人最喜歡的點,那就是Empyrean·II的耳罩是磁吸的,拆和裝都極為便捷,并且在耳罩上做了磁屏蔽的結構來減少音質方面的損耗,作為一個換耳罩的手殘黨,這個設計對我而言實在是太友好了。
聲音方面,Empyrean初代其實從硬素質來說放到現在也并不孱弱,但它本身是屬于重口味型的風格調教,很多時候比較討一些老燒的喜歡,我相信從磁帶、MD的模式時代燒過來的朋友們會理解Empyrean所表達出來的那種味道,有很強的昏黃感、高頻的部分音色發暗,下盤非常蓬松且結像形體稍厚,充沛的混響氛圍加持與溫暖的人聲音色,讓它成為了旗艦平板耳機里我認為聽一些抒情人聲最好聽的一副,包括港臺流行、爵士、民謠、布魯斯等,甚至從音色的表達來說,它比很多動圈都更像動圈。這種調音當然會犧牲一些硬素質層面的東西、缺點當然是顯而易見的,比如對很多年輕燒友來說,它可能會顯得中低頻肥碩、透明度不夠、結像也有些的虛散,人聲聽不了一些偏節奏感的JPOP、二次元ACG,但這些都需要結合時代背景來看,回到它所處的2021年,它的基本素質當然也是頂尖的之一。那,難道Empyrean貴為旗艦型號,調音水平就止步于此?非也,以上的這些缺點,在Elite身上都不存在,可以說Elite的存在打破了很多高端用戶對Meze家調音水平的質疑,更漂亮的高頻、極高頻,更清晰通透的底子、并保持住了人聲的潤澤感。兩款平行旗艦的存在,幾乎能夠涵蓋絕大部分燒友的聽音口味。
不過欣慰的是,Empyrean·II并沒有把自己做成一個“小Elite”,素質大幅度升級、調音基于初代小幅度改動,從聲音風格來說,我依然是更喜歡Empyrean系列的兩款產品,只是坊間對這兩個系列的聲音評價是有不同聲音的,包括關于Empyrean、Elite誰更偏人聲,也有不同的定論。我個人心目中,Elite是一個更典型的素質流產品,尤其是它極高頻的表達,我不想說它多么有張力、有沖勁兒,我認為那就是一個“漂亮的、有型的”高頻,只要盡可能避免過于數碼聲的機器,其實很多時候它是具備極致高頻素質的耳機里最平順、最耐聽的一個,而很多廠家對于耐聽的把控則是基于削弱高頻的方式來實現的。但話說回來,Elite的人聲也非常的清甜、細膩,只是它沒有用比較肥厚和舔臉的表達方式,所以如果單純從人聲的適應面、高級感來說,確實是Elite要更全面,而Empyrean則把技能樹點在了抒情感、模擬味上。Empyrean·II沿襲了那種相對溫暖、寬松的聲底,聲音的結像依然是明顯比Elite多出一些羽化感、柔軟度,但又會比初代更精致立體一些,而且人聲的口型有所克制,而且在聲場方面可以說是具備質的飛躍、橫向寬到夸張,其實初代的聲場本身已經夠大了,所以這樣的提升在我看來是有些擠爆牙膏的意味。但因為橫向的過于寬大,所以有時候在臺機上推的時候會顯得比例不協調、聽感比初代要扁平,但從聲場的【絕對值】來說不論橫縱都是要更佳的,在臺機系統里會更考驗機器的縱深表達,我手頭的幾款耳放里,反而是橫向聲場更小的高登GA10、YPA YP302的表現要優于鈺龍PA1、Allnic 5000XL,會更接近球形的狀態,但結論很簡單,如果是喜歡Live類錄音的用戶,不論是流行、交響、還是偏現代型的OST、New Age,Empyrean·II的空間感我能用“爽爆”二字來形容。
其實坊間用戶對聲音評價的不同、以及個人聽音觀的不同,我向來都是覺得高頻部分的差異要多于低頻的部分,這也是Empyrean的兩代產品和Elite的本質區別,前者沒那么重視極高頻的亮度與延展、但后者做的很極致,所以聽覺上會顯得Elite的聲音非常“透亮”,而Empyrean·II的極高頻比前代其實是有明顯加強的、但依然不強調亮度,它在回放古典類器樂的時候要比Elite來的更為還原、穩重,尤其是管樂的部分,Empyrean·II更容易獲得優異的泛音與群奏時的控制力與安定感,這也是我認為演繹大編制的時候最關鍵的一點,那就是聲音的權威感一定要建立在安定的基礎上、而不是無腦的“躁”,所以有時候Elite聽古典時的表現會讓我覺得差點修養、有些輕浮,它的舒適區是一些鋼琴、弦樂的部分,但和Empyrean·II的表達方式也不盡相同,如果你更在意聲音的清透感、穿透力、光澤度,是Elite會更勝一籌,而Empyrean·II的鋼琴會更有顆粒感、更能表達低音區輪廓的清晰度,是非常扎實的表達、但確實不如Elite那么輕盈明快。至此,我認為喜歡嚴肅型古典樂、以及燒齡較長的臺機用戶們,大概率是會更喜歡Empyrean·II,包括初代的Empyrean在聽巴洛克時期的曲目時低頻會顯得有些拖沓、Delay感過強,而二代則做了一些收束、沒有那么冗余的低頻殘響了,尤其是在alcantara皮罩下兩端的聲音都會更清晰、也更勝任室內樂對音色而非規模感的需求。
【硬核旗艦】代表的并不是音色更硬朗更清晰,而是在硬素質的表達上更有著和主流圈子的老牌勁旅們硬碰硬的水準,至少如果你像我一樣也具備幾套完整的臺式系統,那這一版的Empyrean·II除了依然好推到夸張以外,在大功率臺機下的表現更有著和Sus、1266、Caldera等型號一桌吃飯的水準、甚至在聲場方面的表現真的可以去碰一碰1266和kk那種程度的怪物,但在這個基礎上,Meze所呈現出的產品氣質,從設計、工藝再到長期佩戴的舒適度所帶來的聽歌愉悅感,可能是這整個行業里都非常罕見的存在,比起純粹的HIFI產品,Meze給我們帶來的一貫是更有溫度的東西。
想進一步咨詢或者交流音頻相關內容,可以掃一掃添加我的個人微信,也可以手動搜索我的名字縮寫“lilingjiaqi”,我會盡力為你解答。
微信燒友交流群“+7耳聾病患群”,歡迎大家的加入,可以添加我個人微信私聊獲取入群途徑,加好友時請備注“燒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