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戰略到戰術的完敗!
這盤棋讓我讀懂了全面扎心的挫敗感!
回憶恩師王業輝復盤第十一局
圍棋,作為中華民族一門古老的技藝,深受人們喜愛。幾千年來,無論是民間,還是廟堂之上、將軍府邸,手談之風皆蔚然盛行。
且不說發明圍棋的堯帝,歷史記載中,曹操、李世民、謝安、蘇東坡等都酷愛圍棋,其中不乏高手。
近代,陳毅、鄧小平等老將軍同樣鐘情下棋。
為何他們如此熱愛圍棋?或許要從圍棋的起源探尋。
堯發明圍棋以教導頑的皮兒子丹朱,不僅意在修身養性,更欲傳授其帶兵打仗、治理國家之法。
歸根結底,圍棋是模擬戰爭的游戲,涵蓋排兵布陣、中盤搏殺、官子收束等環節,每一環節都需精心謀劃,容不得半點馬虎。
如此,便不難理解那些皇帝、重臣、將軍喜愛下棋的緣由了。
今天,我要向你介紹的一盤棋,是和我水平相當的董某某的一局棋。
作為業余棋手,又是小孩子的我,雖曾贏過他,可發揮極不穩定。在王老的復盤意見中,這局棋,我全程被董某壓制,是從頭到尾完敗的一盤棋。
那么,就讓我們跟隨王老的筆跡,細細分析這盤棋,希望你能從我的失敗中汲取教訓。
二連星開局的我,在左下角對白小目一間高掛。見下圖:
黑7選擇內托角,來應對白6的二間低夾。王老認為這樣不好,應該在A位上搭,走成如下圖所示:
的確不錯!配合右邊的二連星布局,黑棋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而實戰走成了下圖:
黑棋無法拆邊,相當局促!這不能不說是布局戰略上的一個失敗。
并且,王老認為黑13也不好,應該走在D8位,和11子配合成一間跳。
之后,黑15、17強硬,應該在A位跳,見上圖。
實戰,黑被白吃掉兩子,有10目的空,加上厚味,損失不可估量!
為什么我會出現如此昏招呢?結合我的復盤意見看,原來,是我算不清楚白18之后的變化。
可見,戰略上的失敗,終歸還是戰術水平弱。你認同嗎?
接著,雙方轉戰下方,至31安定,見上圖。
不過,王老認為黑29不好,宜在△位壓,讓白加固28一子,使其和左邊四子造成重復。
高啊!我怎么就沒想到?
如譜,雖然黑四平八穩,但落了后手,白形舒展,以后黑對白缺乏有力的后續手段。
這又算是布局戰略上的一個失敗吧?
雙方再走了幾步后,本局黑棋最大的戰略失誤出現了!--黑43、45兩手。見下圖:
虛空中的虛空!
黑棋的“務虛”卻造成了白43、46兩步的“向實”,白圍成了上方扎實的空。
至此,黑全局實空不足!
不管怎樣,黑45也應該在46位打入試應手啊。
王老總結,黑43、45的走法,一般是在黑自身也能獲一些實空時才采用。如譜黑左邊一帶尚空著,因此損了。
精辟的分析!
為什么我會走成這樣呢?挖挖根子,我想主要是以下三個原因:
形勢判斷不清,或者根本就沒有判斷過。
對宇宙流、大模樣的迷戀,寄希望于中腹一帶能圍成“巨空”,抵消上邊的損失
不敢打入,怕算不清,引起激戰,遭受損失。
回到棋局,王老指出的最后一處錯誤是黑65接,見下圖:
這是一步惡手!屬于戰術上的失敗。
實戰,白走到66位,黑在下邊無任何手段了。
那應該怎么走呢?在實空不夠的情況下,應該走A位“扭十字”!
但是,扭斷之后的應對,你能想清楚嗎?
在我看來,大致有A到E五中走法,見上圖。
白如果走A、B或者D,黑都可以走E位打吃,拿下白角部一子,強于實戰。
白如果走C位,黑可以通過打吃N3一子,再打吃64一子,破掉下邊白空,也強于實戰。
最復雜的是白走E位,你怎么應呢?
我想最強是形成劫爭吧?見下圖:
你覺得呢?
王老說,這是最后的機會,我失去了。官子階段,我也沒能反轉。
限于篇幅,就不一一贅述了。
全局棋譜如下:
總結一下:這盤棋我下得很痛苦!被完全壓制,沒有任何反攻機會,從戰略到戰術上,從布局到官子我不停犯錯。
然而,復盤時,用 “旁觀者” 的視角拆解每一步落子,我放下了勝負執念。
吳清源大師曾說過:“與其苦思冥想如何取勝,不如先學會不犯低級錯誤。”屏幕前的棋友,你學到了嗎?
感謝閱讀,下次再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