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食品內參原創
作者丨何昕琳編審丨橘子??????????????????????????????????
在休閑零食行業迎來結構性變革的當下,不少零食以低價標簽亦或是質價比迅速席卷市場。而昔日的“零食第一股”來伊份,卻在這場變革中陷入業績泥沼。2024年年報顯示,公司營收、凈利潤出現雙位數下滑,凈利潤更是創下上市以來最大虧損幅度。
大幅下滑
據來伊份發布的財務數據顯示,2022-2024年,公司營業收入從43.82億元驟降至33.70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11.6%;歸母凈利潤更是從1.02億元轉為虧損7526萬元,盈利水平斷崖式下跌。
其中,僅2024年年度,公司營收同比下滑15.25%,凈利潤同比下降231.94%,虧損規模創歷史新高。從各季度數據來看。2024年四個季度,來伊份營收分別為10.61億元、7.31億元、7.31億元和8.47億元,盡管第四季度略有回升,但未能扭轉全年下滑趨勢;凈利潤方面,自第二季度起持續虧損,二至四季度分別虧損4638.73萬元、5754.81萬元和3264.4萬元。
就2024年營業、凈利潤的下滑,來伊份解釋稱,系公司部分區域門店收入下降,且對部分低效門店進行調整導致直營收入受此影響同比下降。
2024年,公司通過直營轉加盟的模式,調整門店結構,門店總數銳減至3085家,較2023年直接縮水16.28%,其中直營門店縮水425家、加盟店也同比減少了175家。這一斷臂求生的舉措雖旨在優化資產,但也讓本就疲軟的直營收入雪上加霜,典型如2024年為公司貢獻86%業績的華東地區,2024年營收同比下滑超14%。
經營層面危機重重,財務數據上看,來伊份面臨的壓力也不小。年報數據顯示,2024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凈額從6.64億元降至3.04億元,造血能力腰斬。到2025年一季度,來伊份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同比下滑89.07%至606萬元,流動負債率更是達到了87%,短期內的經營壓力、償債壓力顯現。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來伊份啟動“萬家燈火”計劃,目標在2023年實現一萬家門店的規模,試圖以規模效應搶占市場。然而,截止到2024年末,門店數量不僅沒達標,反而從2023年的3685家驟降了600家,與萬店目標相距甚遠。
在2024年的年報中,來伊份“萬家燈火”計劃中已然沒有了對門店數量的要求,取而代之的是優化單店盈利模型、加強加盟推廣力度等描述,企業發展戰略悄然轉向。
進退維谷
前瞻研究院預計,2023年至2028年,我國休閑食品行業市場規模年復合增長率約10%,到2028年規模可達到2.6萬億元。伴隨市場規模擴張的同時,休閑食品行業的發展趨勢也在不斷革新。最顯著的變化是,量販零食憑借“薄利多銷+海量SKU”的模式迅速下沉,給傳統休閑零食企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沖擊。
行業寒意并非來伊份獨有。三只松鼠2024年營收雖重回百億,但凈利潤僅4.07億元,較巔峰時期仍顯遜色;良品鋪子則陷入虧損泥潭,凈利潤下滑125.57%至-0.46億元,出現自2020年上市以來的首次年度虧損 ,昔日龍頭企業紛紛面臨生存危機。
各家的應對方式各有不同。三只松鼠主打“高端性價比”,即在總成本優勢的前提下,提供給消費者“價低、與眾不同、豐富可選”的零食;良品鋪子更為直接,早在2023年底就啟動了公司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降價行動,最高降幅達到了45%。2024年,其仍遵循“降價不降質”方針,進一步在門店渠道對部分產品實施降價策略。
與上述二者不同的是,在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業績說明會上,來伊份回應市場關于量販零食對企業經營的挑戰時直言:“從產品結構看,量販零食選品標準是好看好吃且低價,主打中低端的下沉市場,與公司消費群體有區別。公司將保持戰略定力。”
具體而言,來伊份表示將建設多業態消費場景的生態大平臺,致力于為消費者提供“健康高品質”的休閑食品,滿足用戶全天候各類場景下的不同需求。據了解,除線下門店外,過去一年,其還在華東地區開展經銷、社區零售、倉儲會員店等其他經營業態,努力擴大經營基本盤,并喊出“為消費者提供又好又便宜的選擇”口號。
面對量販零食的低價攻勢,來伊份堅持不降價,試圖以品質差異化突圍。但現實是,量販零食龍頭萬辰集團2024年營收暴增247.86%,鳴鳴很忙門店超1.4萬家,低價模式的市場滲透力遠超預期。來伊份強調與量販零食消費群體不同,卻難敵消費者對性價比的追逐。
不過,來伊份也并非沒有嘗試破局。在年報中,其就提到了公司與社區量販零食品牌養饞記的戰略合作。來伊份稱,二者通過模式互補、戰略協同合作,是零食行業商業合作模式的一次全新嘗試,目標是成為華東地區市場滲透率第一,品牌知名度第一的企業。
但量販零食賽道紅火的背后,同樣是一場慘烈的拉鋸戰。頭部如萬辰、鳴鳴很忙在規模效應下實現了營收的高速增長,但其凈利潤率也僅有0.91%和2.1%。值得一提的是,6月17日,三只松鼠突然宣布終止對愛零食的收購,這場持續8個月的資本博弈,最終因“雙方就本次交易的部分核心條款未達成一致”告終。即便強如三只松鼠,也不得不謹慎行事。
不過,來伊份也不是死盯休閑零食賽道的。近幾年,它同樣在積極打造公司的第二增長曲線,包括推出自有品牌醬香型白酒“醉愛”系列,以及跨界到咖啡、美妝個護、乳制品、預制菜、水果生鮮等領域。但來伊份在這些賽道的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都相對較弱,至今都未形成新的增長點。
2025年第一季度,即便正值銷售旺季,來伊份營收仍同比下滑1.23%,凈利潤更是跌去80%。
當休閑食品賽道價格戰愈演愈烈,來伊份是既放不下健康高品質的戰略執念,又難敵市場對性價比的追逐。在規模收縮與轉型陣痛中,昔日的“零食第一股”或面臨著上市以來最嚴峻的生存考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