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1日,于無錫成功舉辦的首屆高速互連供應鏈技術論壇上,我們發布的行業深度調研數據顯示,彼時具備規模化量產能力的高速銅纜裸線制造工廠已接近30家。這標志著產業生態初步形成。
最新動態與核心發現:
近期在籌備2025年9月5日江蘇鹽城東臺舉辦的第二屆高速互連供應鏈深度調研活動過程中,我方通過系統性產業調研獲取的最新數據顯示,高速銅纜供應鏈擴張速度遠超市場普遍預期,呈現顯著超預期增長態勢:
1. 裸線產能急速擴張:具備量產能力的高速銅纜(High-Speed Copper Cable)裸線供應商數量已突破40家,較3月份數據增長超30%。此增長速率顯著高于此前市場線性推演模型。
1. 安費諾時代微波電子(上海)有限公司
2. 泰科電子(東莞)有限公司
3. 惠州樂庭智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4. 深圳金信諾高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國內依虎科技)
5. 博碩科技(江西+汕頭)有限公司
6. Molex Inc(莫仕)菲律賓和墨西哥工廠
7. 常熟景弘盛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8. 浙江兆龍互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9. 神宇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10. 派納維森(蘇州)電氣科技有限公司
11. 浙江泛和科技有限公司
12. 上海諾進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13. 江蘇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4. 領亞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5. 衡南得意精密電子工業有限公司
16. 新亞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17.江蘇安瀾萬錦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18.杭州樂榮電線電器有限公司
19.惠州市德勝電線有限公司
20.深圳寶興電線電纜制造有限公司
21.廣東慧通實業有限公司
22. 深圳達為互聯科技有限公司
(泓淋已經收購)
23. 東莞市連邦電子有限公司
24. 東莞一普實業有限公司
25. 珠海漢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6.廣東藍原科技有限公司
27.東莞中頂電子有限公司
28.上海卡倍億智聯線纜科技有限公司
29.盛洋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30. 常州超越特種電纜有限公司
31. 江蘇道通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32.四川華拓光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子公司)
33.上海易初電線電纜有限公司
34.惠州市富而盛電線電纜有限公司 –
35. 萬泰光電(東莞)有限公司 –
36. 杭州中大元通線纜股份有限公司
37. 浙江一葉電子有限公司
38. 嘉興海棠電子有限公司
39. 寧波一舟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40. 江蘇亨通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41.江蘇遠東控股集團
2. 產業資本深度參與:多家上市公司已實質性重倉投入該領域,其資金實力、技術資源與規模效應正加速改變行業競爭格局。此外,尚有大量潛在進入者處于密切觀望與戰略評估階段,表明市場熱度持續攀升。組件加工的參與者較3月份也有20%以上的增長.
華南區域-
1.深圳金信諾高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2.深圳金洋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3.深圳威線科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4.深圳方向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5.深圳電連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6.深圳長盈精密股份有限公司
7.深圳鴻泰達電子有限公司
8.東莞訊茂實業有限公司
9.東莞藹群實業有限公司
10.東莞萬兆通光電技術有限公司
11.泰科電子(東莞)有限公司
12.莫仕電子(東莞)有限公司
13.廣東勝連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14.東莞忠佑有限公司
15.廣東一普實業有限公司
16.廣東厚普科技有限公司
17.東莞連邦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18.東莞摩泰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19.東莞立訊精密有限公司
20.惠州京兆聯科技有限公司
21.東莞玖木通實業有限公司
22.廣東銘基高科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23.深圳市得潤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華東區域-
1.蘇州意華股份有限公司
2.蘇州富士康科技有限公司
3.博創科技(無錫)股份有限公司
4.英飛聯(無錫)科技有限公司
5.蘇州嘉基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6.昆山鴻志德電子有限公司
7.昆山貿聯電子有限公司
8.杭州樂榮電線電器有限公司
9.浙江兆龍互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0.豪利士電線裝配(蘇州)有限公司
11.上海航空電器有限公司
12.浙江盛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其他區域-
1.安費諾電子裝配(廈門)有限公司
2.長芯盛(武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 核心設備密度揭示產能潛力:作為衡量高速銅纜(尤其是DAC, AEC等)產能的核心指標,包帶機作為關鍵制程設備,其部署數量已達近5000臺量級(注:基于保密協議要求,部分廠商具體數據不允許我們進行公開披露)。此設備基數提供了評估行業整體產能規劃的重要客觀依據。
關鍵市場預期差分析:
基于上述超預期數據,我們認為當前市場對高速銅纜連接器(特別是用于AI數據中心內部高速互連的800G及未來1.6T DAC/AEC)的供需格局存在顯著預期差(Expectation Gap),主要體現在:
1. 供給端擴張速度被低估:
裸線工廠數量激增及核心設備(包帶機)的高密度部署,預示未來12-24個月高速銅纜產能釋放速度可能遠超當前市場共識。
上市公司的深度介入將加速產能爬坡與技術迭代,規模效應可能導致成本下行曲線陡峭化。
2. 潛在產能過剩風險:
如此迅猛的產能擴張,需高度關注與下游AI服務器實際放量節奏及滲透率提升速度是否匹配。若需求增長不及預期,結構性產能過剩風險將在中短期內顯現,可能導致行業競爭加劇、價格壓力增大和毛利率承壓。
3. 技術壁壘與良率挑戰:
高速銅纜(尤其高頻高速應用)對材料純度、結構設計、制程精度及一致性要求極高。新進廠商(尤其是缺乏深厚技術積累者)能否快速實現穩定量產并達到可接受的良率,是產能能否有效轉化為實際供給的關鍵變量。市場或低估了技術門檻帶來的產能釋放延遲風險。
4. 產業鏈利潤分配重構:
裸線產能的快速擴張和潛在的同質化競爭,可能削弱裸線環節的議價能力。利潤可能向具備核心技術壁壘的連接器頭部組裝廠、上游高端材料(如特種銅合金、發泡絕緣材料)供應商以及核心設備制造商轉移。
結論與建議:
當前高速銅纜供應鏈,特別是裸線制造環節,正處于爆發性產能建設期。近5000臺包帶機的部署是評估未來供給潛力的核心硬指標。然而,產能擴張的驚人速度與下游AI需求的確定性增長之間,其時間差與匹配度構成了核心的市場預期差。
行業同仁需密切關注:
AI服務器實際出貨量及高速銅纜采用率數據。
主要廠商產能爬坡進度與量產良率表現。
原材料成本波動及關鍵部件(如連接器和設備)的供應瓶頸。
行業整合動向及頭部廠商的競爭優勢鞏固(多家公司已經開始明確進行并購;如泓淋并購達為,長盈精密擬并購WXK等)
本次鹽城東臺調研活動將致力于獲取更精準的一線數據,持續跟蹤驗證上述趨勢與風險點,為行業投資決策與技術路線選擇提供關鍵依據。
市場動態數據收集
由于銅纜業績25H1沒有預想的增量爆發,摩根士丹利發布最新預測,GB200全年達2.5萬-3萬機架 ,較之前有所下調,首先來閱讀下摩根士丹利研報的原文:原文:我們的供應鏈表明,有更多的GB200rack訂單來自一家不是四大超標制造商之一的美國CSP(猜測是OPEN AI)。根據目前的預測,這些訂單可能會從3季度月開始,持續到年底,如果以后有更多的后續訂單,可能會延長到2026年。保持下游Al ODM的穩定,我們最近的下游供應鏈表明,全年的Al服務器機架出貨量將更高,預估將達到25000-30000套機架,隨著更多的訂單通過,我們對下游Al的ODM/OEM空間保持積極的看法。
近期數據,2025年5月GB200 NVL72機架的全球總產量估計達到2000至2500臺,較4月的1000至1500臺顯著增長,顯示出供應鏈的快速響應能力與市場需求。我們初步預計6月出貨量將繼續攀升,第二季度整體產量有望達到5000至6000臺。從具體廠商來看,廣達(Quanta)、緯創(Wistron)和鴻海(Hon Hai)在5月的表現各具特色。廣達5月出貨約400臺GB200機架,較4月的300至400臺略有提升,其月營收達到約1600億新臺幣,同比增長58%,主要得益于筆記本電(NB)出貨量增長15%及GB200機架產量的提升。緯創則展現了更為強勁的增長勢頭,5月出貨約900至1000臺GB200計算托盤(L10),相較4月的150臺增長近6倍,營收同比增長162%,達到2084.06億新臺幣。緯創的高效表現與其專注于L10計算托盤而非完整的L11機架有關,減少了組裝和測試時間。鴻海5月出貨接近1000臺GB200機架,盡管其云與網絡業務因傳統服務器出貨放緩和匯率波動略有下降,但GB200機架的增長部分抵消了這一影響。報告預計鴻海第二季度將交付3000至4000臺GB200機架,顯示其在AI服務器市場的穩健布局。
高速銅纜-路線是否變更疑惑
銅纜只是英偉達的過渡方案?
DAC因其成本、時延和功耗優勢預計將在GB方案中長期存在,下一代Rubin & Rubin Ultra中銅纜繼續作為主流互連形式概率極大(224G往448G速率演進,反而PTFE背板方案面臨停滯),產品生命周期有望進一步延長。
銅纜不是ASIC鏈的主流邏輯?
從AI訓練側向推理側的演進,海外CSP具備數據中心算力密度持續提升(短距互連優勢凸顯)和單位算力成本持續下降(高速銅纜價格優勢)的強烈訴求,銅纜在ASIC scale-up和scale-out中無疑是最主流的互連方案之一(AWS Trainium Rack、Google TPU cube以及Meta MTIA V1已經完全驗證此觀點)。
銅纜板塊彈性小
安費諾/Credo美股兩大銅纜巨頭已創出新高,根據我們的測算,AEC是ASIC產業鏈里增量彈性最大的上游零組件(25年市場規模有望擴張8-10倍),未來2年復合增長率也在50%以上;DAC受益于GB系列加速出貨亦有約5倍市場規模彈性。
2025江蘇鹽城東臺-800G高速銅纜供應鏈行業技術研討會預告
人工智能的爆發式增長正驅動數據傳輸技術邁向新紀元。隨著AI大模型訓練對算力需求的指數級攀升,800G高速互聯技術憑借其超高帶寬、低延遲與高可靠性,成為支撐智算中心、超大規模數據中心及AI服務器的核心引擎。為加速產業鏈協同創新、推動行業標準落地,線纜行業朋友圈攜江蘇鹽城東臺政府聯合行業領軍企業,共同舉辦本次技術研討會,匯聚全球頂尖專家與龍頭企業,共探800G技術產業化與供應鏈優化路徑。 本次盛會預計將匯聚來自全球600余家線束連接器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800余名行業代表參會,涵蓋從800G產業鏈的基礎材料供應商到線束制造商的完整生態體系。通過構建"技術標準-制造工藝-應用驗證"三位一體的對話平臺,與會各方就高速互連系統的新技術難題展開討論,標志著我國高頻高速產業鏈正式進入協同創新的新紀元。
報名后加入會議溝通交流群
本次會議將采用:東臺本地高速銅纜供應鏈企業參觀+現場展臺觀展+線纜技術交流+行業圓桌會議+交流晚宴幾部分組成,會場按照800人+規模布置,報滿即止.更多會議細節了解可以電話:150-1533-1777,魯總.
贊助了解本次技術交流大會,請加客服了解詳情
舉辦會議地點
更多關于最新的線纜行業發展訊息,請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我們將第一時間搜尋到行業前沿訊息和您一起分享!不做盈利用途,文中觀點都是基于公開數據及信息,僅供交流,不構成投資建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