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十分的幸運,能夠出生在強大的中華民族,生活在和平安穩的年代,享受著這個年代為我們帶來的幸福生活,但是我們永遠也不能忘記是誰帶給我們這樣和平安穩的生活。
在抗日戰爭時期,在那個苦難的年代,有許多的抗日英雄為我們拋頭顱灑熱血,有他們的犧牲奉獻才有了我們的幸福生活,我們體會不到他們所經歷的苦難,但是我們可以牢記他們的精神與事跡。
今天我們的主人公是一位抗日戰爭時期的英雄,他經歷過無數大型戰爭,為新中國的成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的名字叫做李先忠。
1.李先忠為何會說長征是最難忘的呢?
1909年李先忠出生在安徽省的六安市,李先忠出生的時候社會局勢并不安穩十分的動蕩,可以說是軍閥混戰、戰火連篇,而李先忠就是出生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之下。
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之下出生的人,都經歷過一段十分苦難與黑暗的時光,因為當時爆發的小規模戰役也好,還是大規模戰爭也罷,受到壓榨和欺凌的永遠都是老百姓。
李先忠小的時候就十分的聰明、勇敢,因為環境的壓迫,李先忠從小就立下了志愿,長大以后要報效祖國,為人民百姓能過上和平安穩的生活,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1927年的時候,李先忠已經18歲了,而剛滿十八歲的他因為聽過了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所以觸動極大,毅然決然的選擇了參加革命工作,來報效祖國。
投身于革命事業的李先忠,知道民族團結統一是需要武裝力量的,現在的局勢光用嘴來說話,宣傳思想還是遠遠不夠的,要團結可以團結的力量。
在1929年的時候,李先忠已經20歲了,20歲的他選擇了參加工農紅軍,為農民的翻身來進行革命,從那時候開始,李先忠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在土地革命時期,打倒土地主,讓農民站起來,不再受到壓榨與欺凌,李先忠一直在宣傳著這種思想,來號召更多的農民加入革命運動,在此期間,李先忠也擔任了分隊長、隊長等職務。
后來李先忠加入了紅軍33師,成為了一名紅軍戰士,李先忠在紅軍中刻苦訓練,參加了六霍起義,帶領著數百名武裝農民,組織成立了西安革命游擊隊,在紅32師的支援配合之下,積極的開展游擊戰。
1932年6月的時候,日本侵略軍已經露出了爪牙,對我國東三省進行了侵略,但是蔣介石選擇了不抵抗,還是堅持“攘外必先安內”的做法,對紅軍鄂豫皖蘇區進行了第四次的反圍剿。
在第四次反圍剿之中,蔣介石親自指揮大軍進行包圍,調動部隊整整三十萬人,而我軍在這次反圍剿當中進行了英勇的戰斗,但是還是失敗了,因為張國燾的指導錯誤。
李先忠不僅僅是經歷過這一次的反圍剿,還經歷過陜西的反三路圍剿和反六路圍剿,還走過了長征,在這些戰役之中,李先忠的表現都十分的優異,每次戰斗都是沖在最前方,多次受傷,但是都咬牙挺了過來。
經歷了這么多次的戰斗,受過了這么多次傷,每一次只要活動沒什么大事,李先忠都會主動要求歸隊,這幾次戰役中,李先忠回憶說最難忘的還是長征,因為實在是太苦了。
長征過程中,犧牲了不知道不多戰士,沿途不僅要躲避敵人的追擊,而且還沒有糧食的補給,只能靠著樹皮和腰帶來充饑和敵人戰斗,如果沒有強大的意志力根本撐不過來。
在長征結束之后,因為在前期的戰役之中,李先忠表現得十分的優異,所以軍銜也是接連地晉升,很快就當上了營級別的政治委員。
2. 為何會說李先忠是《亮劍》中李云龍的原型呢?
相信大家都看過《亮劍》這部電視劇,電視劇的主人公李云龍,十分的勇猛,不管是遇到什么樣的敵人都敢于亮劍,而李先忠就是這樣的人。
在亮劍這部電視劇中李云龍的部隊就是李先忠所在的129師13團,而李云龍和關崎大隊的那場戰役就是以李先忠攻打的關家垴戰役改編而來的,因此大家都說李先忠就是李云龍的原型。
有人問李先忠英雄,哪一次的戰役最為難忘呢,李先忠回答道:“關家垴戰役”,為什么會說是關家垴戰役呢,因為關家垴戰役是發生在百團大戰之中,被譽為八路軍最艱難和慘烈的攻堅戰。
百團大戰開始之初,我軍取得了前兩階段戰役的偉大勝利,此時我軍正在休養生息,各個作戰部隊都已經筋疲力竭,日寇的支援部隊也是隨即到來,所以我軍難以進行追擊。
日寇在當時損失得十分慘重,熟悉抗日戰爭的同志應該都值得,每次日寇戰爭失敗,損失慘重之后,都會進行報復性侵略,而且是失敗的越慘重,報復的越兇殘。
在百團大戰的時候,更是毫無人性,經歷了兩次失敗的日寇,看見人就殺,看見房屋就燒,只要是有水井的地方,日寇都會進行投放毒藥。
日寇的種種行為,激怒了彭德懷將軍和左權將軍,兩人在巡查戰況的時候,發現了大片成為廢墟的村莊,更加激起了兩人的怒火,兩人決定開始對日寇進行反掃蕩,不能讓日寇在進行如此的暴行了。
1940年的10月30日到31日,進行了關家垴戰役,由彭德懷將軍指揮的一場戰役,集結了八路軍的3個旅和兩個團的兵力,對日寇岡崎支隊500多人進行圍殲。
日寇的岡崎支隊發現我軍以后,決定把兵工廠燒毀之后,立刻撤離,但是我軍怎么能夠讓日寇如此輕易地回去,在我軍商討戰役決策時,日寇已經搶占了關家垴,因為關家垴屬于易守難攻的地理位置。
在得知這個消息后,彭德懷決定強攻關家垴,因為日寇的支援很快,而且關家垴的地方小,日寇支援過來的轟炸機對我軍有著極大的威脅。
當時李先忠所在的二營負責從側后方進攻敵人,戰役十分的慘烈,雖然李先忠是政治委員,但是他自己也沖鋒在前,戰場上的炮彈是不長眼的。
在沖鋒途中,李先忠也是多次受傷,但是每次都是簡單地包扎一下就繼續投入戰斗了,直到有一次,日寇的一顆炮彈正好落在了李先忠的身旁,直接炸開了。
戰士們急忙將李先忠送到了醫院,經過了幾天幾夜的搶救,性命終于搶救了過來,但是永遠地失去了左眼,由于當時傷員太多,藥品十分的稀缺,加上醫療設施并不完善,這也就導致了李先忠身上的彈片還留在體內。
等李先忠能夠走動的時候,百團大戰已經結束了,我軍在這次戰役之中損失慘重,日寇的支援太快,導致了我軍的圍殲失敗。
之后的李先忠并沒有退出戰斗,還是毅然決然地投身到了戰場上,后又參與了挺進大別山、淮海戰役等,獲得了模范干部和戰斗英雄等稱號。
1963年4月,李先忠從部隊復員回家,在家過上了平淡的生活,而且拒絕了政府的優待,李先忠英雄說:“國家還處于改革階段,經濟條件還很差,應該把錢用到國家建設的地方,沒必要在我身上浪費”。
2010年2月16日,李先忠老人去世,享年102歲,老人在火化之后,從骨灰中發現了27枚鐵片,這讓所有人感到震驚,無法想象李先忠英雄這幾十年是如何忍受痛楚的,李先忠英雄淡泊名利,犧牲奉獻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