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8日,最新的影響因子發布了()。在今年的期刊引證報告中,有20種期刊因引用問題失去了影響因子,這一數字相比去年(17種期刊未獲影響因子)有所增加。值得注意的是,近半數涉事期刊來自知名出版商,包括MDPI、Sage、Springer、Taylor & Francis和Wiley。
今年,科睿唯安首次在計算影響因子時排除了對已撤稿論文的引用。據科睿唯安傳播總監Amy Bourke-Waite透露,這一調整影響了1%的期刊,但未導致任何期刊在2025年失去影響因子。
科睿唯安將“引用堆疊(citation stacking)”定義為兩種或更多期刊之間“異常高頻的相互引用”,而“過度自引(excessive self-citation)”則指期刊對自身文章的引用比例過高。今年有4種期刊因“引用堆疊”被處理,其余則因“過度自引”問題被取消影響因子。
完整期刊名單
以下是今年因引用問題失去影響因子的期刊名單及其原因(紅色為醫學相關):
出版商的回應
對于這一結果,各出版商的反應不一。
出版商Sami Publishing Company的首席執行官Sami Sajjadifar對旗下期刊《Chemical Methodologies》被取消影響因子表示強烈不滿。他指出,該期刊因被《Applied Organometallic Chemistry》(AOC)頻繁引用(占比17%)而受到牽連。并強調兩刊之間存在“科研領域的真實重疊”,否認與《AOC》及其出版商Wiley有任何不當關聯。
出版商Wiley(《AOC》出版商)稱科睿唯安在取消影響因子時“并未指控任何不當行為”,并對影響因子被取消表示失望。Wiley在內部調查后未發現任何誠信問題,并已對這一決定提出上訴。
出版商Sage表示,他們正在對期刊《Clinical Hemorheology and Microcirculation》的引用問題進行調查。出版商Springer Nature也表示,正在調查旗下五種未獲得今年影響因子的期刊。而出版商Taylor & Francis則表示,在收到科睿唯安通知前已對期刊《Mechanics of Advanced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展開調查。
本文整理自:https://retractionwatch.com/2025/06/18/clarivate-impact-factor-suppression-list-2025-self-citation-stacking/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