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988字
預計閱讀時間/3分鐘
近期,如東蝦價遭遇“滑鐵盧”,30頭規格的南美白對蝦塘頭價低至11-12元/斤,較上月同期下跌約35%,跌破養殖成本。業內人士指出,病害高發與集中出蝦,是此次價格暴跌的主因。
據悉,近期如東地區持續陰雨天氣,導致池塘水質與底質惡化,肝腸胞蟲、副溶血弧菌、高致病弧菌、虹彩病毒等病害肆意蔓延,據業內人士反映,鹽城、如東等主產區發病率超40%,染病的蝦吃料速度明顯變慢,體質也變得十分弱。為了減少損失,養殖戶不得不提前出蝦。然而,這些病害蝦品質欠佳,只能以低價流入市場,嚴重拉低了整體蝦價。
某園區老板透露:“我們園區原本規劃將蝦養到25頭以下,但近期因發病,有幾口塘30頭左右的蝦只能打冰出售,價格僅11塊多點。周邊發病的塘口眾多,病蝦大量沖擊市場,直接影響了蝦價。”
除了病害影響,如東大蝦存塘量仍比較高,集中出蝦進一步加劇了市場供需失衡。近年來,如東小棚蝦養殖規模不斷擴張,今年春茬蝦養殖成功率較高,平均棚產量提升。大量對蝦集中上市,遠超市場消化能力,而餐飲、商超等終端消費需求卻持續疲軟。正如該園區老板所說:“現在如東大蝦存塘量多,蝦價低是必然的。”優質蝦與病害蝦的價格差異顯著,體質好、能走長途的蝦價格比打冰蝦高出4-5元/斤,因此做好蝦的體質管理和病害防控,成為養殖戶度過難關的關鍵。
短期內,隨著病害延續和出蝦高峰期的到來,供大于求的局面仍將致使蝦價持續走低。不過,長期來看,若市場供需關系逐步調整,蝦價有望迎來回升。
對于接下來的蝦價,你怎么看?歡迎留言告訴我們。
掃碼加作者微信暢聊
轉載聲明
本文版權屬于南方農村報 、農財寶典 大國漁業,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作者:張龐業
編輯:鄭燕云
水產人為“大國漁業”加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