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丨市場觀察
本周看點:
-奔向AI的廚電戰爭,該為誰打響?
-阿里、小米們加速“圍攻”Meta,AI眼鏡打響“持久戰”;
-空間計算機很好, 但蘋果、INAIR、魅族誰更接近未來?
行業環境
1.奔向AI的廚電戰爭,該為誰打響?
關鍵詞:廚房,年輕人,智能化,烹飪,戶外經濟
概要:在消費格局變化下,廚房對年輕人吸引力減弱,中國廚電企業通過AI技術融合推出智能化產品吸引用戶,如“食神”大模型。但市場對其高溢價和數據安全問題態度不一。行業還面臨房地產下行、海外競爭等挑戰,企業嘗試多元化發展、優化設計并加速出海。未來,廚電企業需拓展飲食產業鏈,借助AI賦能降低下廚門檻,重塑市場格局,把握智能化發展機遇。
2.阿里、小米們加速“圍攻”Meta,AI眼鏡打響“持久戰”
關鍵詞:AI眼鏡,智能硬件,市場表現,供應鏈,佩戴體驗
概要:扎克伯格認為智能眼鏡將成未來手機,2024年一季度全球銷量達60萬臺,同比增長216%,遠超VR和AR。Meta引領行業,蘋果等加速布局,但中國產品多停留在“PPT”階段。AI眼鏡因成本低、佩戴舒適受青睞,預計2025年銷量達550萬臺。然而,技術設計平衡、SKU不足及產能問題仍制約發展,今年618是國產AI眼鏡的關鍵考驗。總體來看,未來兩到三年是AI眼鏡競爭關鍵期,中國品牌需在規則制定和技術突破上加大力度。
3.空間計算機很好,但蘋果、INAIR、魅族誰更接近未來?
關鍵詞:空間計算,多屏辦公,沉浸式體驗,AI助手,輕量化設計
概要:INAIR發布新款AI空間計算機2 Elite Suite,主打輕量化與高效辦公,適合多窗口操作和隱私保護。蘋果Vision Pro通過視頻透傳技術融合數字與物理世界,但價格高、續航有限;魅族StarV Air2以超輕設計提供日常輔助功能,但缺乏復雜任務處理能力。三條路線分別代表空間計算的不同方向:INAIR注重實用性與效率,蘋果追求沉浸式體驗,魅族瞄準輕量級助手。未來成功關鍵在于滿足用戶需求與適應實際場景。
4.方寸之間的革命,看衛浴企業如何深耕“人的3年”
關鍵詞:衛浴空間,智能化,適老化,舒適體驗,美學設計
概要:衛浴行業正從功能空間向舒享空間進化,場景化、智能化和適老化成發展趨勢。第29屆廚衛展上,眾多品牌通過全場景解決方案、細分人群定制和生活方式展示,升級衛浴空間體驗。智能產品融入健康監測與無感交互技術,適老化改造聚焦無障礙設計。行業從規模競爭轉向價值競爭,強調技術深耕與人文關懷,滿足用戶多元需求。
5.市場還沒爆發,但AI眼鏡已經卷死了
關鍵詞:AI眼鏡,百鏡大戰,硬件共識,軟件生態,輕量化
概要:AI眼鏡市場快速增長,5月已有10款新品發布,硬件性能向高端手機看齊,重量降至40g以內,軟件得益于大模型技術實現圖片識別、翻譯等功能。但行業仍面臨挑戰:缺乏“殺手級”功能,用戶體驗不足,顯示需求高于AI功能,AR眼鏡占主導。2025年Q1銷量同比增長45%,AI非核心賣點。未來國產廠商需優化實用性、拓展場景并解決續航等問題,推動市場發展。
6.2025AI中場戰事:誰在撤退,誰在進攻?
關鍵詞:AI大模型,商業化落地,多模態技術,市場競爭,生態布局
概要:國內AI大模型市場從“百模大戰”進入淘汰整合階段,行業格局漸明。互聯網巨頭與新興企業主導競爭,字節跳動、阿里、騰訊分別通過低價策略、開源路線和多模態優化搶占市場。新興勢力如階躍星辰、智譜AI等快速崛起,而“AI六小龍”出現分化,部分轉向場景應用。未來競爭將更注重技術落地與產品化能力,資源與創新成關鍵勝負手。
7.車企進軍人形機器人,只是表面熱鬧?
關鍵詞:人形機器人,車企布局,供應鏈優勢,場景應用,技術難點
概要:今年北京車展上,人形機器人成車企展示焦點,小鵬、一汽等紛紛展出相關產品。全球19家知名車企入局,源于馬斯克擎天柱及生成式AI技術推動。布局動機分為戰略、現實和故事三派,雖車企具供應鏈優勢,但行業仍面臨供應鏈管理、商業化訂單不足及技術瓶頸等問題。整體而言,人形機器人處于早期階段,技術與市場接受度是關鍵挑戰。
8.AI時代下,7.5萬億數據產業如何為中國經濟產生價值?
關鍵詞:數據安全,數據要素,人工智能,大數據,數據流通
概要:美國NIH禁止中國訪問關鍵數據庫,凸顯全球數據流動限制趨勢。中國加速數字中國建設,目標2025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占GDP超10%,2030年數據產業規模達7.5萬億元。目前已構建335個高質量數據集,支撐國產大模型研發,但仍面臨數據質量與利用效率挑戰。國家數據局提出制度創新與市場化方向,專家強調數據安全與高效利用是AI發展關鍵,智能體將助力企業降本增效,“百城行動”推動數據要素生態建設。
9.保鮮×AI×場景 冰箱增長極的未來圖譜正在生成
關鍵詞:冰箱,家電,創新,技術,市場
概要:5月22日,“2025中國冰箱行業高峰論壇”在長沙舉辦,探討冰箱行業發展方向。2025年一季度,受益于財政補貼與技術創新,冰箱市場量額雙增,中高端產品引領增長。頭部企業如海爾、博西家電等在保鮮、健康管理和設計上實現差異化創新。報告指出,通過保鮮升級、設計突破和AI應用滿足年輕消費者需求是關鍵,AI將推動冰箱向“生成式智能”發展,構建智慧家庭生態。行業共識為根植用戶需求、持續創新以實現高質量發展。
頭部品牌動態
10.雷軍不掩飾AI野心了
關鍵詞:AI,汽車,大模型,智能駕駛,手機
概要:小米最新財報顯示,AI與汽車成為未來兩大戰略重點。自2025年Q1起,小米將創新業務分部更名為“智能電動汽車及AI等創新業務經營分部”,強調對AI的重視。小米聚焦服務于自身業務的大模型研發,而非通用AI(AGI),具備資源和多元業務優勢,涵蓋手機、汽車、IoT等領域。雷軍展示的仿生機器人CyberOne及AI眼鏡等產品,展現了AI在多場景的應用潛力。小米正加大AI投入以探索新增長點,但具體方向仍需明確。
11.蘋果Wearable Loops專利公示:智能穿戴的未來新形態
關鍵詞:可穿戴設備,環狀電子設備,生物特征信息,觸覺反饋,視覺輸出
概要:蘋果獲批“Wearable Loop”專利,這款下一代可穿戴設備采用環狀或帶狀設計,可佩戴于手腕、頸部或附著在物品上。它能收集位置、活動等信息,支持多模式輸入與輸出,包括觸覺反饋、視覺和音頻功能。設備由織物繩與內置電路單元組成,具備傳感器、通信模塊及無線充電功能。其應用場景廣泛,可作為AR/VR錨點或與iPhone、Apple Watch配合使用,展現蘋果在可穿戴技術的創新方向。
12.關于大模型落地,騰訊給了兩個方向:智能體和知識庫
關鍵詞:智能體,大模型,知識庫,工具調用,問答對強化
概要:騰訊集團探討智能體在企業應用的挑戰與進展,提出“智能回退”、“文檔比對”、“問答對強化”等設計關鍵。騰訊升級QQ瀏覽器為AI瀏覽器并推出QBot,強調智能體作為新應用形態的重要性。未來將研發本地電腦沙箱能力,拓展應用場景,并將騰訊樂享升級為知識庫,結合大模型技術助力企業提效。騰訊聚焦技術融入業務流程,滿足實際需求。
13.美圖牽手阿里:2.5億美元開啟多領域戰略合作
關鍵詞:電商,AI技術,云計算,戰略合作,可轉債
概要:美圖公司與阿里巴巴達成2.5億美元可轉債合作,期限3年,初步換股價每股6.00港元。雙方將在電商、AI技術和云計算等領域展開深度戰略合作,包括推廣AI工具、研發多模態技術及提供云服務支持。此次合作需政府審批,完成后將優化美圖資本結構,拓寬股東基礎,并推動雙方在各自領域的突破,為行業帶來新活力。
14.Google I/O 2025:搜索帝國的自我革命與AI翻身仗
關鍵詞:AI搜索,谷歌變革,模型競爭,產品化能力,AI助手
概要:谷歌在2023年I/O大會上展示AI戰略,升級搜索引擎(如AI Mode、Deep Search)并推出Gemini 2.5 Pro模型,具備多路徑推理能力。同時發布XR眼鏡樣機,融合AI與硬件功能。盡管技術領先,谷歌產品化能力和盈利能力受質疑,傳統廣告模式在AI搜索中面臨挑戰。分析師認為其競爭優勢在于全棧服務和用戶基礎,但將AI轉化為盈利仍需突破。谷歌正努力實現技術到產品的落地,重塑搜索體驗以應對競爭。
15.騰訊AI突圍戰:元寶接入微信只是小小的開始
關鍵詞:AI收入,廣告業務增長,點擊率提升,組織架構調整,資本開支增加
概要:自ChatGPT推出以來,AI進入發展新階段,但尚未實現行業革命性變革。騰訊2025年Q1財報顯示AI助力廣告業務增長20%,尤其提升CTR。公司加大AI投入,2024年Q4單季開支390億元,并調整架構集中資源。AI助手“元寶”DAU增長超20倍,但仍面臨用戶留存低等挑戰。騰訊計劃通過微信+元寶組合布局AI Agent賽道,整合社交圖譜與內容生態,但對商業化保持謹慎態度,未來發展仍具不確定性。
16.手握620億!“港版淡馬錫”港投公司已投資PPIO、思謀等超100家公司
關鍵詞:AI算力,分布式云,硬科技投資,全球布局,算力網絡
概要: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港投公司)被譽為“港版淡馬錫”,手握620億港元資金,加速布局科技領域。近期投資AI算力公司PPIO,此前已投資思謀科技、百圖生科等項目。公司由香港特區政府于2022年成立,管理四只基金,聚焦硬科技、生命科學與新能源等領域,尤其關注人工智能發展。目前已投資超100個項目,部分企業計劃在港交所IPO。PPIO專注于分布式云計算服務,業務覆蓋全球四大洲。港投公司還與阿里巴巴戈壁創投等外部基金合作,推動香港與大灣區產業合作。
17.榮耀,闖入機器人賽道
關鍵詞:機器人,榮耀,手機廠商,AI算法,硬件成本
概要:榮耀正式進軍機器人領域,展示了一款跑步速度達4m/s的機器人。早在2024年底,榮耀便開始布局機器人業務,李健接任CEO后加速推進“阿爾法戰略”,計劃五年內投入超100億美元用于AI研究和硬件開發。榮耀的這一舉措不僅展現了其技術實力,也為上市計劃增添了亮點。作為從華為獨立的品牌,榮耀正通過拓展機器人賽道構建AI生態閉環,盡管面臨挑戰,但憑借算法和供應鏈優勢,榮耀及其它手機廠商正積極布局這一新興領域。
18.掃地機器人苦尋新引擎,大疆們卻已攻入腹地
關鍵詞:掃地機器人,行業競爭,技術創新,市場滲透率,跨界布局
概要:大疆將于6月推出掃地機器人,進軍競爭激烈的清潔機器人市場。憑借在視覺、避障傳感器及算法等技術優勢,大疆有望推動行業創新。當前,石頭科技、科沃斯等主導市場,但行業微創新盛行、利潤承壓。2024年國內掃地機器人零售額達165億元,增長45%,市場前景廣闊。新玩家入局或促進行業技術升級與滲透率提升,頭部企業需平衡跨界與核心業務創新。
19.海信宣布:開源66項三筒洗衣機核心專利,邀全行業共同升級用戶洗護體驗
關鍵詞:技術開源,分區洗護,三筒洗衣機,專利技術,生態共建
概要:海信洗衣機發布“棉花糖Ultra全家筒”新品,宣布向全行業開放66項三筒洗衣機專利技術,開創家電核心專利“開源”先河。此舉旨在共建“技術共享生態”,提升用戶體驗。新品解決安裝空間與烘干效率等問題,通過模塊化設計適配多場景,包含旗艦版4合1熱泵洗烘一體機、輕享版活水洗4.0及青春版分區洗護方案。海信以技術自信推動行業從競爭走向合作,助力中國智造全球化發展。
20.TCL攜手阿里云,以全棧AI戰略合作賦能科技制造智能化
關鍵詞:半導體顯示,智能化轉型,大模型,多模態數據,推理能力
概要:TCL與阿里云達成全棧AI戰略合作,聚焦半導體顯示和智能終端領域,開發垂直領域大模型,推動科技制造業智能化轉型。雙方結合產業場景與技術優勢,優化面板制造工藝,挖掘數據價值。未來三年,將提升大模型推理、多模態理解及智能檢索能力,計劃9月底推出專注半導體顯示的強推理大模型,并打造垂直模型以提升全產業鏈智能化水平。
免費查看及下載PDF高清完整版周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