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國內頭部券商之一中信建投任命39歲武超則為執行委員,將其執委團隊人員平均年齡足足拉低1.5歲。
6月21日,中信建投(601066)發布三項人事調整消息。
首先是,非執行董事劉延明因工作原因,向董事會提交辭職報告,辭去非執行董事、董事會發展戰略委員會委員職務。辭任后,劉延明亦不在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擔任其他職務。
劉延明出生于1978年,畢業于吉大,此前在中國人民銀行、北京農商行、北京小微企業金服、北京金融大數據等任職,還擔任過北京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北京金控”)資本運營部主持工作的副總經理。他從2024年4月當選為中信建投董事,在任上1年多時間。
北京金控正是中信建投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為35.81%,劉延明是大股東的董事代表。既然因為工作卸任,那北京金控自然還會繼續提名董事候選人,就是王廣龍。
王廣龍,1984年8月生,自清華大學獲得經濟學學士學位與經濟學博士學位;曾任銀保監會政策研究局國際研究處副處長,中國人民銀行宏觀審慎管理局副處長(掛職),北京金融控股集團戰略創新部副總經理、投資并購部總經理。
王廣龍現任北京金融控股集團金融投資部總經理,兼任北京財富管理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北京金控資本有限公司董事。當選為非執行董事后,將增補其為董事會發展戰略委員會委員。
除了董事層面,中信建投在高管層面也有人事變動。
董事會聘任武超則擔任公司執行委員會委員。在券商中,打工人如果躋身執委,也就是進入核心管理團隊成員中,是職場的一大躍升。
武超則,1986年9月生,不到39周歲,從大連海事大學獲得法學學士學位,從英國斯旺西大學獲得法學碩士學位,但并未從事法律工作,2011年7月“跨界”加入中信建投。
武超則曾任研究發展部助理分析師、通信行業首席分析師、TMT行業首席分析師,并多次獲得新財富最佳分析師評選的第一名,在業內頗具盛名,亦有“最美女首席”之稱。
武超則除了被任命為執行委員會委員,還擔任公司黨委委員、機構業務委員會委員,研究發展部、國際業務部行政負責人等職務;在社會職務中,她擔任中國證券業協會證券分析師與投資顧問專業委員會委員。
根據萬得大數據,武超則是中信建投唯一80后高管,也是唯一85后高管。在上市券商中應該也是最年輕。在她出任執委前,中信建投以執委主任劉成為首,共計10名執委,有多個60后,最年輕的是黃凌,出生于1976年。
筆者計算,此前中信建投10名執委平均年齡為55.3歲,整體上偏大。而武超則成為執委后,11名執委平均年齡變成53.8歲,足足將高管團隊平均年齡足足拉低1.5歲。
中信建投的股權較為集中,原本在上市企業中,持股近36%的大股東,妥妥的是控股股東,不過中信建投的第二大股東匯金公司,持股也接近31%,因此形成兩大股東的格局,因此造成無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的局面。
此外,中信集團還通過中信證券和中信金控持股,也是重要股東之一,其他股東持股比例就比較小了。
在上市券商中,中信建投實力不俗,“三中一華”里面就有其一席之地。2024年,中信建投實現凈利潤72.4億元,上市券商中位列第四。
該公司高層薪酬經過連續下調后,已經大大縮水。去年薪酬最高的是原董事長王常青,大約184萬元,減少170萬元。執委王廣學薪酬131萬元,比2023年減少216萬元,他在2021年的薪酬曾超過700萬元。幾乎所有高管都承受了降薪的調整。
員工整體薪酬也同步下降,2021年中信建投人均薪酬近72萬元,連續三年調整后,2024年還剩下不到47萬元,這依然是很多職場人仰望的高薪工作。
截至6月21日,中信建投總市值大約1800億元,市盈率大約23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