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前,青島市委組織部、青島市工商聯合會、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聯合20余家民營企業、科研院所赴武漢、長沙開展“招才引智名校行”、創新產業體系產學研對接等“雙招雙引”活動,(以下簡稱大走訪活動),并在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南大學及國防科技大學舉辦校園雙選會,作為企業代表,青島市科技裝備業商會辦公室主任、青島中盛學校常務副校長李忠亮也參與到此次的大走訪活動當中。
大走訪活動中,“青島10+1創新型產業體系”成為被反復提及的關鍵詞。這一創新型產業體系不僅代表了青島未來產業發展的方向,更是吸引高層次人才的重要抓手。李忠亮副校長在活動中積極與高校、科研院所交流,探討如何更好地將這一產業體系與學校教育相結合,并吸取重點大學的學科建設以及人才培養經驗,培養出更多符合社會需求的高素質人才。
在一輪又一輪的交流與討論后,與教育專家和企業家的深入對話讓李忠亮副校長感觸頗深,他認為,職業教育,特別是中職教育首先要立足本地的產業特色,緊密跟蹤青島地區產業規劃,建立專業動態調整機制。
以中盛學校為例,從專業設置和定向委培兩個方面精準對接本地產業需求。
一方面,學校緊跟區域產業發展規劃,建立專業動態調整機制,針對“10+1”中的低空經濟產業、人工智能產業、智能裝備產業設置工業機器人應用與維護、計算機網絡與應用、機械設備維修焊接技術、機電一體化等專業。
李忠亮副校長特別提到,人工智能產業在“10+1”規劃中被定位為具有戰略引領作用的先導產業,彰顯了其重要性與前瞻性。根據青島的產業布局規劃,未來在人工智能產業領域將重點發展多個細分賽道,其中包括海洋領域大模型以及人形機器人等,打造世界級海洋人工智能集聚區。而預計到2027年,青島的人工智能產業規模有望達到1200億元。
而在此之前,青島中盛則以其前瞻性的戰略眼光搶先布局,為確保學生能夠接觸到最前沿的技術和理念,采取了一系列創新舉措。他們不僅邀請了海爾集團的資深工程師以及新松機器人的技術總監親自駐校授課,讓學生能夠直接從行業頂尖專家的經驗中汲取知識,還特別引入了宇樹科技的先進產品——人型機器人和機器狗作為實踐教學設備。這種獨特的實踐教學方式,不僅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的學習內容,也為他們提供了一個能夠直接與尖端技術互動的平臺,使他們在實際操作中提升自己的技術能力和創新思維,為未來的職業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另一方面,學校加強與海爾、中國核電、膠東機場等龍頭企業的合作,設立國企委培訂單班,針對“10+1”創新型產業體系中的重點發展領域,如智能裝備產業,與企業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必須主動“嵌入”產業鏈,實現教學內容與企業需求的無縫對接。通過這種深度合作,學生不僅能夠獲得理論知識,還能在實踐中積累寶貴的經驗,畢業后能夠迅速適應企業的工作環境和要求。
此外,中盛學校還特別注重與國際先進教育理念的接軌,采用“一生一案@目標教育”理念,個性化教育方案與系統性目標管理相結合,同時將一生一案培養理念融入學業導向測算和指導評估系統,定期進行系統性的測試與評估,實現學生全面成長。
此次大走訪活動不僅讓李忠亮副校長深刻認識到職業教育與產業發展緊密結合的重要性,也為中盛學校未來的發展指明了方向。他表示,學校將繼續秉承“盛和致遠”的辦學追求,不斷探索和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為青島乃至全國的產業發展輸送更多高素質的技術技能型人才。(何良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