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榮譽校對
山東/孫延宜專輯/2025年/167(隨筆)
編輯老師:
您好。剛才在手機上搜索資料時,無意間搜到了《咬文嚼字》2024年榮譽校對名錄,其中有我的名字,請問這是真的嗎?合訂本上有它嗎?從什么時候開始實行的?若是真的,建議今后通知一下。
滕州市讀者 孫延宜
2025年6月11日
孫先生:
您好!的確有您的名字,榮譽校對名錄應該是1997年左右有的。2024年合訂本的紙質版和電子版是一致的。
即頌
吉祥!
《咬文嚼字》編輯部
2025年6月20日
這是近期我就“榮譽校對”與《咬文嚼字》編輯部老師溝通的內容。6月11日,我是在“小張咬文嚼字”公眾號上看到的,且只有一張《2024年榮譽校對名錄》表和一幅2024年《咬文嚼字》合訂本圖片。因為我不大相信,所以才向《咬文嚼字》編輯部老師核實一下。
收到《咬文嚼字》編輯部老師的回復后,我從書櫥里取出2013年《咬文嚼字》合訂本來一看,果不其然,其上便有,只是沒有我的名字。隨后,我又從網上搜索到了2020年《咬文嚼字》榮譽校對名錄,其中也有我的名字,居第5位。這是《咬文嚼字》雜志于2021年4月6日報道的,內容真實感人,實在是難能可貴啊!
榮譽校對名錄前面,由衷地表示感謝——2020年,讀者朋友對《咬文嚼字》提出了不少寶貴意見。以下是《咬文嚼字》2020年的榮譽校對名錄,感謝各位!
榮譽校對名錄后面,再次發出邀請:歡迎“向我開炮”!歡迎為《咬文嚼字》指錯!
“無錯不成書”,“無錯不成報”,廣告文理不通,街頭告示洋相百出,電視節目主持人別字連篇……正是針對這些令人哭笑不得的社會文化現象,《咬文嚼字》應運而生。
俗話說:打鐵還得自身硬。若要正人,先須正己;要做先生,先做學生。我們歡迎讀者首先向《咬文嚼字》開炮。
這是1995年《咬文嚼字》創刊號上“向我開炮”啟事中的一段話。《咬文嚼字》創辦已有26年了,今天我們仍要向讀者朋友發出邀請:
歡迎“向我開炮”!
歡迎為《咬文嚼字》指錯!
不“咬”不成相識。我們期待更多的讀者朋友成為《咬文嚼字》的榮譽校對。
說實在的,這些年來,我除了堅持為《咬文嚼字》雜志投稿外,也沒有刻意地去為其做些什么,只是看完每期雜志后,堅持毫不保留地將自己認為不妥的個別地方反饋給編輯部。不承想,編輯部還給了我這樣一個榮譽。我驕傲,我是《咬文嚼字》榮譽校對!
作者簡介:
孫延宜,山東省滕州市人。1980年于滕州一中高中畢業后考入空軍一機校,1982年秋軍校畢業后,分配至蘭空航空兵部隊工作,歷任師直修理廠軍械師,
航空兵團
定檢中隊軍械分隊長、政治指導員,飛行大隊政治教導員等職,空軍中校軍銜,2001年選擇自主擇業的安置方式轉業。喜歡文字,堅持讀寫,在軍內外刊物上發表文章數百篇。《鄉村精短文學》專欄作者。《大眾日報》特約評報員。
注: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投稿須知:
平臺用稿無稿費, 投稿本平臺必須為首發原創作品,凡在其它媒體或網絡平臺上刊發過的作品請勿投稿。
1.投稿需先關注《鄉村精短文學》公眾號。
2.投稿微信號:13877397223
投稿郵箱:835853wmsh@163.com、1964392700@qq.com
3.投稿被平臺刊發且收到贊賞費7天后,贊賞費的80%發放給作者本人,其余20%用做平臺運營管理。(字數在300字以上的能申請“原創”標識的作品才可以獲得讀者贊賞費)
4.本平臺刊發的作品均為作者本人觀點,且侵權與否均與本平臺無關,如作品涉及侵權請聯系本平臺刪除。
凡投稿者均表示自愿接受并同意上述聲明,由此產生的一切責任均由投稿者承擔,本平臺不負其任何連帶責任。
本文由《鄉村精短文學》原創,歡迎長按下面二維碼圖片識別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