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我省市場監管部門開展了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專項整治行動,著力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農村食品安全突出問題。6月19日,省市場監管局公開曝光該項行動第一批7起典型食品違法案例。
這7起案例分別是:
新民市某酸菜加工合作社利用水泥窖池腌制生產酸菜,但在標簽上印制了大缸腌制白菜的圖形誤導消費者;
海城市某村內一家超市未取得食品經營許可證銷售散裝熟肉制品;
新賓滿族自治縣某火鍋食材超市經營的烏雞卷、V型蟹肉虛假標注標簽內容;
本溪市平山區某食品銷售店經營虛假標注奶源為俄羅斯的奶粉;
彰武縣某商貿有限公司經營虛假標注生產日期的大米;
凌源市某食品廠生產的木糖醇山楂蜜餞食品標簽上印有“無色素添加”文字,實際添加了食品添加劑日落黃、胭脂紅;
建昌縣某綜合商店以馬肉冒充驢肉銷售。
我省市場監管部門已對上述違法行為作出沒收違法經營的食品、罰款等行政處罰。
來源:遼寧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