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跟大家閑聊兩句。
前幾天面試,有個小伙伴在PPT上寫了“具有在復雜環境下帶領團隊的經驗”,頓時我眼前一亮!這是對“領導力”描述的標準答案!
不過,非常遺憾的是,這個小伙伴只寫了這句話,我再深入問下去,發現他并不懂這句話的含義!
其實很多小伙伴也有類似的困惑,在這個行業摸爬滾打這么多年,還是在基層辛辛苦苦做,或者是做個小組長、主管的位子,總沒辦法出頭。
前幾年行情好,還能靠“跳槽”解決下職位問題。這兩年,這條路是絕對走不通了!要想發展,還真得有點“真本事”!
是機會不夠好,還是自己能力不夠足?
借著這個小伙伴給胖貓的啟示,跟大家分享自己對生物醫藥行業以及從業者的基本素質的一丟丟思考!
01
生物醫藥,這個行業很“復雜”!
SIMPLE TITLE
其實 “具有在復雜環境下帶領團隊的經驗” 這句話的具體含義還能壓縮,那就是“成事”,拿到結果!
這個能力在所有行業中都能適用,但是在生物醫藥行業,尤其如此。
因為無論是研發、臨床、生產、BD以及管理等崗位,都天然的有著“復雜的環境”。
從行業的底層技術邏輯來說,生物醫藥設計的技術雖然談不上“高精尖”,但涉及的面兒非常廣,但從藥物的形式來看就是存在小分子、抗體、ADC等形式,而且新的藥物技術層出不窮。
雖然你是做小分子的,可能一不小心就被抗體革了命,當然了,做抗體的可能一不小心被細胞治療革了命。所以,要掌握和理解的底層知識和技術非常復雜。
從公司層面看,和其它行業的“上游供應商-自己公司-甲方爸爸(客戶)”,這種單線的關系流比,生物醫藥行業由于他的特殊性還增加了“監管”的角色。
另外 ,公司的“客戶”和其它行業也非常不一樣,屬于“被動消費”的群體。
更有意思的是,自己的“同行競爭對手”,并非能拼的你死我活,很多時候亦敵亦友,比如通過BD開展的co-development。
所以在公司層面來講,涉及的利益方更多,對利益的訴求方式或者形式更“多種多樣”,關系更復雜!
在回到涉及到我們自己的崗位,由于生命科學的特殊性,這導致生物醫藥技術的“變動空間”非常大。芯片行業硅的純度要到99.9999999999%的純度,這種要求要放到生物醫藥行業,那絕對是要完蛋的。
“變動空間”大,并不代表不需要控制,所以“空間有多大,標準是什么?”就因人因事而異了,很多時候監管的指導原則也是一筆帶過,在操作的時候“主觀性”非常強。
所以研發項目的推進,更多靠的是人和人的“溝通”對齊。
正所謂,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所以咱們這個行業的崗位,比起其它行業來說“難搞”多了!這么多年,我很能夠理解“社會很單純,復雜的是人”這句話!
02
人生看淡,不服就干!
SIMPLE TITLE
那如何“ 在復雜環境下帶領團隊成功呢? ”,胖貓自己談談個喵觀點。
首先,打破“執行力強”這個偽命題。
很多人自認為執行力強,自己挺“任勞任怨”,哪怕是加班加點都要把工作做了。
但是,咱們這個行業不是“富士康”的流水線,“執行力強”并不代表拿到結果。很多時候,反而是做的多消耗的研發費用越多。
當有人給我匯報的一件事情的時候,如果他滔滔不絕的講過程的時候,我就很心慌。大概率,這件事兒的結果是完蛋了!
全篇都是想著說出“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的由頭,免得挨頓罵!
為什么一定打破這個“偽命題”,因為我發現,更多的時候“拿不到結果”的原因就是一開始按部就班,“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心態在安排工作。
正如上文所說,生物醫藥行業由于本身的復雜性,就怕“按部就班”的推進!一開始心態不對,后面就完全崩了。
第二,要以“終”為始,這句話有點老喵常談了,但這里還是要談。
這個詞四個字中的重點是“終”,也就是目標,也還是結果。
開干之前要弄明白自己最終拿什么來交差,絕非走一步說一步,拿到啥就是啥。
要知道,你的結果并非孤立存在的,需要用這個結果來解決你上級在科學或者研發上的疑問,或者是和別的小組部門進行對齊。
生物醫藥真的不像半導體、造車的行業,工作的結果用標準的工程制圖能非常精確的描述,所以,你要去跟相關的領導也好,其它的小伙伴也好,先溝通好目標。
大家達成一致的前提下,哪怕最后結果不好,也能在這個相對“客觀”的結果上,大家一起來制定下一步的計劃。
在工作中,我看到很多小伙伴“結果”不及預期,大家分析的原因幾乎都能落到“人”上,復盤會就成了甩鍋大會和“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的訴苦大會!
對公司來講,結果不好不是問題,最大的問題是找不到客觀“原因”來拿到結果。如果從藥物全生命周期來看,項目延遲一天的代價,可比研發費用貴太多了。
第三,執行過程中不要“呆板”,要克服“路徑依賴”
正如文章開頭所說,這個行業很多“老兵”在某個崗位上浸淫數十年,在做事情的時候已經形成了思維慣性。
我遇到太多的人,在討論問題的時候,開口必以“我上家公司咋滴咋滴”、“我以前咋滴咋滴”等詞開頭,這些人,我大概率會逐漸淘汰掉!
生物醫藥由于“變動空間”大,很多問題都是“case by case”,可以參考經驗,但幾乎不可以成為“金標準”!
我看到太多的經驗論專家,言之鑿鑿的說“這個問題除了A路線 ,否則沒法辦”,結果轉天就被無名小卒用180度相反的路徑解決掉。
從某種程度上,馬斯克的“第一性原理”可能更適合生物醫藥。
在執行過程中,要有方案,但是不能過多糾結于細節。“將軍趕路,不搞小兔”,在目標確定的前提下,一桿子直捅終點,過程中的問題隨機應變!
03
胖貓的“標準答案”
SIMPLE TITLE
好,這時候答案出來了!
如果你能“確定目標, 一桿子直捅終點,執行過程中不糾結路徑,遇到問題隨機應變,這時候你就處于一個“復雜的環境中”了!
如果你過程中的問題解決了,確定的目標拿到了,那就可以說“在復雜的環境中帶領團隊解決問題”了!
說到這里,提醒大家兩句,如果面試的時候能加上這句話,絕對是“吸人眼球”的騷操作,但是在實際面試的時候必須輔以具體案例!
具體案例如果展開,可以提前自己寫一寫,邏輯就是在XX項目中,“確定目標是XX, 一桿子直捅終點,執行過程中不糾結路徑,遇到XX等問題隨機應變,不過最終拿到了XX結果”
答案都告訴你們了,如果覺得有用,請給胖貓點個贊吧!
還有其他閑聊的文章,大家可以隨意翻看
5、《》
6、《》
7、《》
8、《》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