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百億市值的上市藥企海正藥業宣布旗下專注合成生物學領域的中外合資全資子公司——浙江沄生合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澐生合成”)在浙江臺州正式成立。
該子公司注冊資本達3.5億元,其中海正藥業擬出資2.6億,占注冊資本的 74.29%。
據悉,澐生合成具備完善的體系化研發平臺,聚焦保鈣壯骨、保肝護肝、心血管系統、醫美大健康等領域;并積極與中科院上海植生所、浙江工業大學、華東理工大學等達成科研合作,其中,“浙工大-海正合成生物制造創新研究院”已于上半年落地運行。
生產方面已擁有占地110畝的完備產業基地,具備3000立方米的發酵產能,其中投資1.7億元建設的合成生物學產業柔性生產線即將投產,預計今年8月首個合成生物產品面世,此外還有3個即將投產產品。
加速轉向 高調入局
海正藥業成立于1956年,2000年海正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目前市值超百億,是國內重要的原料藥生產企業,其產品涵蓋多個治療領域,包括抗腫瘤、心血管系統、抗感染等。
2024年該公司營收為97.87億元,實現了扭虧為盈,歸母凈利潤6.01億創歷史新高。隨著肖衛紅出任公司董事長,公司將合成生物視為除人用藥、動物藥之外的新興業務。
在2024年報中,該公司更明確提出前瞻布局合成生物學,打造合成生物學綠色原料品牌標簽。
今年二月,海正藥業與浙工大共建“合成生物制造創新研究院”揭牌成立,該合作依托于鄭裕國院士團隊,雙方已快速推進2個重點產品的技術轉移工作,并積極推進1個革命性重磅產品的引進洽談。
焦慮的藥企們,卷向合成生物
近兩年來,仿制藥利潤下滑,原料藥也面臨著海外訂單轉移的壓力。
業績壓力下,靜靜地等待行業升溫似乎已經是一種奢望。合成生物技術浪潮下,為企業們提供了轉型的“救命稻草”,根據智藥局不完全統計,在上市藥企中有:
華北制藥:依托自主創建的國內最大的藥用微生物藥物菌種資源庫,聯合中科院天工所,共建“河北省生物合成高能級技術創新中心”。
華潤雙鶴:斥資 5億元 并購了神舟生物,將其作為合成生物學的產業化基地; 成立了華潤雙鶴合成生物研究院,并同步建設了中試基地。
昂利康:組建了合成生物學的產業化平臺昂利康錦和生物,對抗生素原料藥、甾體化合物兩大方向開展對新的合成路線的研究和探索。
諾泰生物:與IVD上市龍頭諾唯贊生物合作,以合成生物學技術平臺為基礎,最終目標為建成年產能總規模約10噸的原料藥及相應制劑產線。
富祥藥業:國內首家實現絲狀真菌蛋白噸級產業化的企業,已建成 1200 噸微生物蛋白生產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