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達醫曉護的第5544篇文章
據統計,2022年,我國乳腺癌新發病例為35.72萬人,死亡病例數也達到了7.5萬例。甲狀腺癌新發病例數更是高達46.61萬人,死亡率為1.16萬人。在中國女性中,乳腺癌和甲狀腺癌的發病率依然穩居第二和第三位。根據數據統計結果,我國癌癥近年來總體發病率呈上升趨勢,然而死亡率卻有所下降,這一積極變化的背后,得益于公眾腫瘤預防意識的顯著提升,先進診療設備的運用(比如:多普勒彩色超聲檢查,簡稱超聲檢查),以及越來越多的人主動參與體檢和癌癥的篩查,使得更多病例得以被及時檢出、診斷和治療,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死亡率。由此可見,超聲檢查在癌癥的篩查、診斷、治療及隨訪的全過程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甲乳超聲(即甲狀腺及乳腺超聲)在甲狀腺癌和乳腺癌的診療中,更是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其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甲狀腺、乳腺癌中的作用
01
早期篩查與發現
早期發現結節
高頻超聲能夠清晰顯示甲狀腺和乳腺的微小結節,成為早期發現這兩類癌癥的重要手段。
鑒別良惡性
通過分析結節的形態、縱橫比是否大于1、微鈣化、聲衰減等特征, 結合TI-RADS BI-RADS分類系統,評估惡性風險等級,為是否進行活檢或手術提供指導。
疾病進展監測
對于已確診的甲狀腺炎、乳腺炎等,超聲可隨時監測其變化,為治療方案提供可靠依據。
02
精準定位引導
超聲引導穿刺活檢
對可疑結節進行實時超聲引導下的穿刺,提高取材的準確性,降低假陰性率,對于明確結節性質、制定合適治療方案具有重要意義。
超聲術前精準定位
有助于幫助外科大夫術中快速精準找到腫塊。
03
術前評估
腫瘤范圍評估
明確腫瘤的大小、位置以及是否侵犯周圍組織(如氣管、喉返神經)。
淋巴結轉移檢測
探查頸部淋巴結、腋窩淋巴結的形態、血流、內部回聲及是否存在微鈣化,輔助判斷轉移風險。
04
術后監測
復發監測
術后定期超聲檢查可及時發現殘留甲狀腺組織或局部復發病灶。
淋巴結長期評估
在長期隨訪中監測頸部或腋窩淋巴結,觀察是否出現轉移性改變。
二、超聲技術的獨特優勢
1.無創無輻射
適合兒童、孕婦及需長期隨訪的患者。
2.實時動態成像
可觀察血流動力學變化(如多普勒超聲)及組織彈性(彈性成像)。
3.便攜性與低成本
便于基層醫院普及,用于大規模篩查。
三、局限性及補充作用
操作者經驗依賴
診斷準確性受醫生技術水平影響較大。
深部組織分辨率有限
對微小鈣化或深部病灶的敏感度可能低于鉬靶或MRI。因此,常需與其他檢查(如鉬靶、MRI、核醫學檢查等)聯合使用,以提高診斷的全面性。例如,在甲狀腺癌的診斷中,放射性碘掃描就是一種重要的補充手段。
總結
甲乳超聲是甲狀腺癌和乳腺癌診療中的核心影像學工具,貫穿于篩查、診斷、治療和隨訪的全流程。其無創、實時、高分辨率的特性使其成為早期發現和精準管理的關鍵技術。在個性化醫療時代,結合超聲新技術(如超聲造影)將進一步推動診療水平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王裕新,潘凱楓,李文慶. 2022年全球癌癥統計報告解讀[J].腫瘤綜合治療電子雜志,2024,10(3):16.
作者:巴楚縣人民醫院
超聲科 崔培
部分圖片摘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予以刪除。
所有人名和地名均為化名,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