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歲的陳先生兩個月前因腹痛腹脹、食欲減退,在江蘇省中醫院被確診為胃癌。然而,面對手術,他內心充滿抗拒。十年前,他的兄弟因胃癌接受傳統開腹手術,“切口一直劃到肚臍下”,術后劇痛纏身、連下床都困難的場景,成了陳先生揮之不去的陰影,一度讓他只想選擇保守治療。
為消除患者顧慮,醫院腫瘤多學科團隊(MTD)經全面評估,確認陳先生適合全腹腔鏡胃癌徹底切除手術。江蘇省中醫院普外科主任醫師曹仕兵解釋:“傳統胃癌手術需要在腹部開較大的切口才能完成,而隨著腹腔鏡技術的發展,如今的高清3D腹腔鏡能讓手術更精細,淋巴結清掃更徹底,而且出血極少,特別符合加速康復的外科理念。”他表示,手術時只需開一個3~4厘米的切口將切除的胃取出,大大降低了創傷,術后幾乎沒有痛感,患者第一天就能下床,第二天可以飲水,恢復速度快。
在做好充分的術前準備、排除手術禁忌證后,曹仕兵主任醫師與張翼副主任醫師聯手,成功為陳先生實施了全腔鏡下近端胃切除、淋巴結清掃以及食管殘胃管型胃吻合術。效果遠超預期,術后第一天,陳先生就能下床,疼痛感輕微,不到一周就達到出院標準。“再也沒想到,同樣的病,十年后的手術體驗居然這么輕松!”陳先生欣喜不已。
“隨著醫療技術的提升,微創手術比傳統手術創傷更小,再加上現在能做到精準麻醉,這些都減輕了患者的疼痛感。”曹仕兵主任醫師提出,患者若感到劇烈疼痛,會直接影響休息和康復,因此在加速康復外科這一新模式中,疼痛管理至關重要。“做好鎮痛后,我們會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確定引流管的放置和拔除時間,術后再配合中醫特色療法促進胃腸功能恢復,進一步縮短患者臥床時間,讓他能更好、更快地康復。”
據張翼副主任醫師介紹,該院普外科開展腹腔鏡胃腸手術已有十多年,現已成熟開展包括全胃、近端胃及遠端胃切除在內的全腹腔鏡胃癌手術。因其創傷小、恢復快、患者體驗佳,日益成為患者的優先選擇。
通訊員 馮瑤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張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