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三伏天只有30天,十年里頭回這么短。有人說少10天能涼快,有人怕“晚入伏熱死牛”。三伏天咋算?
老黃歷規矩:夏至后第三個“庚日”入伏。頭伏末伏各10天,中伏長短看夏至到立秋有幾個“庚日”。
今年夏至到立秋就4個“庚日”,中伏只給10天。具體時間表:頭伏7月20日到29日,中伏7月30日到8月8日,末伏8月9日到18日。
8月19日正式出伏,比去年少了整整10天。
可別覺得天數少就不熱,農諺和氣象說法有點“擰巴”。按老說法,今年農歷六月廿六入伏,算“晚入伏”。
農諺講“早入伏涼颼颼,晚入伏熱死牛”,晚入伏容易干熱。還有“母伏”說法:入伏當天是雙日子,今年六月廿六,母伏沒跑。
老輩人說“公伏兇,母伏悶”,母伏濕度大,悶熱更難受。“秋包伏,熱死?!甭犨^沒?
今年立秋后才進末伏,屬于“秋包伏”。秋后可能還得熱一陣,農民得防著“秋老虎”。氣象專家咋說?
高溫主要看副熱帶高壓,跟入伏早晚沒直接關系。
國家氣候中心預測,今夏全國大部氣溫偏高0.5℃-1℃,高溫日數多。
大城市更麻煩,夜間低溫28℃-30℃,“晝夜連熱”容易中暑。農民最怕啥?玉米水稻正灌漿,太旱缺水減產,雨大積水爛根。
鄰居張叔說:“半夜澆地都得搶時間,就怕日頭把水曬蒸發了?!笔忻褚灿谐钍拢照{銷量暴漲,電費比平時多兩倍的大有人在。王叔家上月電費380塊,比春天多了整整兩倍。
養生說法亂,有人說吃姜,有人說喝綠豆湯。中醫提醒:三伏天毛孔張開,貪涼吹空調、吃冰的容易生病。奶奶每天煮姜茶,說“夏天喝熱乎的,比冰的舒服”。
農諺到底準不準?2022年三伏天40天,結束后還40℃,熱得離譜。
2015到2023年都是40天三伏天,最熱的反而是2022年。老話是經驗,天氣還得看預報。
七月底可能有臺風,說不定能降溫。全球變暖大趨勢,以后三伏天可能越來越熱,跟老黃歷算法沒關系。
農諺是寶,但別死磕。
該防暑防暑,該澆地澆地,靈活著來。
農諺說“夏至無雨三伏熱”,今年夏至北京沒下雨,有人心里犯嘀咕。氣象預報說七月下旬,北京上??赡苓B續38℃以上高溫。
醫院急診科備足了藥,就怕中暑的人扎堆。三伏天短是短,可熱度未必減。
您覺得農諺準嗎?評論區聊聊。關注我,每天更新天氣動態,種地養生不迷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