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7月20日入伏,農(nóng)歷六月廿八,雙數(shù)母伏頭來了。老輩人說單公雙母,母伏天悶濕熱,像裹著濕毛巾蒸桑拿。公伏曬得干爽,母伏黏糊糊,衣服晾一天還是潮乎乎的。
再說秋包伏,立秋8月7日,末伏8月9日才到,秋把伏包里頭了。老話講“秋包伏,熱死牛”,立秋后還要被日頭烤半個月。今年出伏8月18日,處暑8月23日都過了,暑氣還賴著不走。
伏天總共30天,可中伏少10天也不頂用,悶熱勁兒一點沒減。地里玉米大豆正灌漿,大日頭一曬,葉子卷得像煙卷兒。連續(xù)三天35℃以上,就得趕緊澆水,早晚澆別正午,免得燙根。
菜園子辣椒茄子怕曬,找些樹枝搭個涼棚,遮遮毒日頭。養(yǎng)殖的鄉(xiāng)親注意,豬圈雞棚開個后窗,穿堂風一吹沒那么悶。
正午別給牲畜喂料,準備些綠豆水,加點鹽防中暑。老祖宗分公母伏、看秋包伏,是千百年種地攢的經(jīng)驗。
以前沒有天氣預(yù)報,全靠看農(nóng)歷日子、瞅節(jié)氣變化安排活計。
現(xiàn)在科技發(fā)達了,手機上隨時看溫度濕度,但老經(jīng)驗也得聽。我個人覺得,母伏頭趕上秋包伏,今年伏天像塊牛皮糖,黏糊又持久。玉米地要是旱得裂口子,光等下雨不行,該抽水抽水,別耽誤灌漿。
家里有老人小孩的,晌午別出門,屋里備點藿香正氣水、綠豆湯。
有人問,秋包伏是不是年年有?這得看末伏和立秋咋碰日子。今年伏天全在閏月里,閏月沒中氣,熱氣散得慢,秋老虎更厲害。
到底啥時候能涼快?
估計得等出了伏,還得看老天爺啥時候刮風下雨。眼下最要緊的,是趁著這兩天還沒熱透,把防曬網(wǎng)搭起來。水泵水管檢查一遍,別等旱了才找,到時候抓瞎。
菜農(nóng)果農(nóng)注意,葡萄西瓜曬久了會裂果,套袋遮陽別偷懶。咱農(nóng)民靠天吃飯,天氣再難琢磨,提前準備總能少受災(zāi)。老輩人傳下的“母伏悶、秋包伏熱”,是給咱提個醒、敲個鐘。
天氣再熱別慌神,按老經(jīng)驗加新辦法,一步步把活計安排好。
現(xiàn)在該做三件事:查農(nóng)具、備防暑藥、給莊稼搭遮陰。
伏天雖難熬,只要咱把準備做在前頭,秋天收成就錯不了。您那兒往年伏天啥特點?今年打算咋防熱抗旱?
留言區(qū)聊聊。記住嘍,伏天熱得狠,早動手的莊稼人,秋天糧倉才滿當。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