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26年,一個叫主父偃的人,被漢武帝下令處死了。
這個主父偃是個什么人呢?
據相關史料記載,主父偃早年家境貧寒,但他卻不愿意向命運低頭,而想盡一切辦法學習,最后成了一名縱橫學的優秀畢業生。
不過漢朝建立以后,縱橫學等學問,在朝廷之上不如黃老之學,朝堂之下又被儒學排擠,所以主父偃一開始很難找工作。
后來他跑去找了將軍衛青,衛青看他見識不凡便把他推薦給了漢武帝。
但是當時的漢武帝有心捧儒家,抑黃老,縱橫之學更是懶得入眼,所以一開始主父偃根本就得到不到漢武帝的召見。
后來他給漢武帝寫了一份報告,這份報告中涉及匈奴的部分,漢武帝很感興趣,于是便接見了他。
結果兩人一見面,漢武帝就發現這個主父偃是個可用之人,曾在一年內讓他連升四級。
那么主父偃的可用之處又是什么呢?
第一,漢武帝時期,諸侯的問題是他最想解決的,但是一直沒有很好的辦法。
這時主父偃提出了一個建議,那就是大名鼎鼎道德推恩令,這個推恩令的核心,是在諸侯之下繼續封諸侯,而這些諸侯的人選,又從原諸侯的晚輩中出。
這種既能轉移矛盾,又能解決問題的陽謀,非常好用,諸侯問題因此而得到了妥善解決。
第二,漢武帝時期,大族和游俠階層也是一股不小的力量,漢武帝對于他們也想著手解決。
主父偃針對漢武帝的想法,又給出了一個建議,那就是把這幫讓漢武帝擔心的人,集中到大漢國都附近管理,這樣既充實了京城,又控制住了這幫人,漢武認為建議實用性很強,于是再次采納。
第三,在針對匈奴的問題上,主父偃提出了屯田戍邊的策略,這個策略既能很好的防衛匈奴,還能有效減輕大漢的后勤負擔,后世這個策略也多次被使用。
第四,提議漢武帝立衛子夫為皇后,這條建議看似是在匯報自己的舉薦人衛青,和漢武帝關系不大,其實熟悉歷史的都知道,漢初的外戚對朝廷也是一股舉足輕重的力量,而且外戚干政的事情很常見。
漢武帝的原配,是漢武帝姑姑的劉嫖女兒,劉嫖是一個權力欲很重的女人,她的強勢會讓她背后的外戚集團,也成為漢武帝的麻煩,而衛子夫家境非常一般,更有利于漢武帝削弱外戚集團的實力。
由此可見,這個主父偃,幾乎憑借一己之力,就幫助漢武帝搞定了諸侯、外戚、大族、游俠等各個朝廷內部的大隱患,那么立下了這么多功的主父偃,為什么還會被漢武帝殺掉呢?
據史書記載,當年主父偃確實犯了一些錯,但漢武帝沒想殺他,是一個叫公孫弘的人,非建議漢武帝殺他。
那么公孫弘為什么想主父偃死呢?
很多人認為,這是因為公孫弘背后是儒家,而主父偃是縱橫學畢業的,這種學術上的水火不容,導致了他們二人的紛爭。
至今這種想法也屬于主流,但是相信這種說法的人,可能忽略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公孫弘又是個什么樣的人。
看完公孫弘的傳記,大家可能就會明白,公孫弘是那種做事未必能行,但是極會看領導顏色的人,而且領導真有什么想法,他也是不會輕易反駁的人。
也就是說,漢武帝才是那個真想主父偃死的人,公孫弘不過就是順勢而為,那么漢武帝為何非要殺主父偃這個大功臣呢。
主父偃最大的功績,是幫助漢武帝改革,然后搞定了諸侯、外戚等利益集團。
這種得罪人的改革家,在歷史上基本上都難以善終,他們都會成為皇帝安撫這些被傷害利益集團的泄壓閥,所以主父偃的命運,其實從一開始就決定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