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發|明見局
作者|柯柏妮
6?18 剛過,拼多多便傳出即將布局即時零售的消息。
據多家媒體報道稱,拼多多旗下多多買菜正在上海等一線城市試驗自建商品倉庫,最快8月上線即時配送服務,但不會涉足餐飲外賣。
此前,京東高調推出“秒送”,淘寶力推“閃購”,而拼多多卻一直未在即時零售領域有明顯動作,如今的轉變引發了廣泛關注。
不過,拼多多方面表示這不能代表公司戰略和方向,無意加入即時零售“大戰”。
即時零售:行業增長的新風口
近年來,即時零售市場呈現出迅猛的發展態勢。艾瑞咨詢數據顯示,國內即時零售市場規模連年高增,預計到2025年將達到1.2萬億元,未來五年年度復合增長率將達36%。
2023年即時配送行業規模約為3410億元,相較2018年的1168億元增長顯著,五年間復合增速高達23.9%。
消費者的購物習慣正逐漸發生改變,對“即時性”的需求愈發強烈?!熬€上下單、最快30分鐘達”的模式,不僅覆蓋了生鮮、日用等傳統品類,還延伸至美妝、數碼等更多領域,滲透到人們日常生活的各個消費場景中。這種消費趨勢的轉變,為電商平臺帶來了新的增長機遇。
拼多多作為電商巨頭之一,真的會忽視這一增量市場嗎?
有消息透露稱,多多買菜的初期嘗試或考慮綜合借鑒美團自營零售(小象超市)和平臺零售(美團閃購)的業務模式。
在商品選擇上,分別從多多買菜和拼多多主站篩選優質的生鮮、品牌和白牌商品,保證低價。
優先在上海自建前置倉,后續將拓展至其他一線城市和省會城市。
同時,配送上優先考慮與閃送、順豐同城第三方平臺合作。
競爭壓力下的破局之舉
在傳統電商領域,競爭主要聚焦于“低價 + 次日達”。隨著京東物流、菜鳥網絡等物流基建的不斷完善,各大電商平臺在履約速度上逐漸趨同,競爭優勢不再明顯。即時零售將履約時效壓縮到“分鐘級”,重塑了電商競爭的維度。
京東憑借自身強大的物流體系,在即時零售領域早早布局,其“秒送”服務已經在市場上占據了一定的份額。
淘寶也不甘落后大力推廣“閃購”。從數據來看,2025年即時零售市場規模預計能到1.5 萬億,美團和京東加起來占約60%,其余市場份額成為各大平臺爭奪的焦點。
相比之下,拼多多在即時零售方面的缺位,使其在競爭中處于相對劣勢。
多多買菜雖然在社區團購領域取得了領先地位,市場份額超越美團優選,但社區團購業務整體面臨著低單價、低毛利且市場規模有限的問題。
2024年,多多買菜在社區團購市場占據30%-35%份額,僅次于美團優選的35%-40%。另據智研咨詢報告,從GMV數據來看,2024年全年GMV約為3000-3500億,未達到其4000億目標。其營收大約300億,整個社區團購市場增長近乎停滯。
為了維持自身在電商行業的競爭力,拼多多需要突破現有的業務邊界。即時零售恰好能夠補上拼多多在“即時履約”方面的短板,豐富其服務生態。
通過與現有的電商業務形成協同效應,拼多多能夠進一步鞏固用戶心智,提升用戶對平臺的依賴度。而多多買菜在供應鏈、倉儲等方面的積累,也能為即時零售業務提供有力支撐,助力拼多多在即時零售競爭中破局。
自身發展的內在需求
拼多多憑借“砍一刀”“百億補貼” 等營銷策略,積累了龐大的用戶基數。2024 年,拼多多活躍用戶超過9億,年活躍買家已近10億,滲透率達90%以上,接近國內網購用戶總量上限。
同年,拼多多發布的財報顯示,其全年營收達到3938.36億元,同比增長59%;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為1124.35億元,同比增長87%。
然而,即便有如此亮眼的成績,隨著市場的逐漸飽和,拼多多依舊面臨著用戶增長放緩、用戶活躍度下降等問題。
從季度營收增速來看,2024年第二季度增速為86%,第三季度降至44%,第四季度進一步下滑至24%,增長的步伐逐漸放緩。
即時零售的出現,為拼多多挖掘存量用戶的即時性需求提供了新的契機。將用戶原本的“日常囤貨”場景延伸到 “即時需求”場景,能夠有效提升用戶的活躍度與平臺粘性,實現流量價值的最大化。
多多買菜已經構建了相對成熟的生鮮、日用品供應鏈,篩選出的優質商品可以直接接入即時零售體系,復用采購、品控等能力。這不僅降低了拼多多進入即時零售領域的試錯成本,還能夠借助前置倉、第三方配送等方式,快速落地業務,形成“買菜 - 即時零售”的協同效應。
或許,拼多多在此時布局即時零售,是綜合考慮行業趨勢、競爭壓力以及自身發展需求的結果。而多多買菜在其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無論是用戶基礎、供應鏈體系還是倉儲配送經驗,都為拼多多即時零售業務的開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內容來源于網絡公開信息,請謹慎辨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