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綿雨,梁子湖畔,夏木蔥蘢,黨旗獵獵
6月21日上午,鄂州市梁子島關愛老人志愿者協會黨支部與市商標廣告協會第三黨支部在涂家垴鎮斗山紅色教育基地聯合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黨建活動。這場以“傳承紅色精神、踐行初心使命”為主題的活動,不僅是一次黨性教育的生動實踐,更成為連接“銀發先鋒”與“兩新”組織黨員的精神紐帶,在重溫革命歷史中激蕩起新時代的擔當力量。
誓詞鏗鏘:80字誓言叩響初心回響
“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黨……”在斗山革命烈士紀念碑前,20余名黨員在關愛老人志愿者協會支部書記孟憲偉的帶領下,高舉右拳,莊嚴宣誓。鏗鏘有力的誓言穿透晨曦,與紀念碑上鐫刻的烈士姓名遙相呼應。年過七旬的關愛老人協會53年老黨員黃貴枝眼眶濕潤:“每次重溫誓詞,都像回到1972年我入黨那天。這把年紀了,黨叫干啥就干啥!”活動現場,白發蒼蒼的志愿者與年輕廣告從業者并肩而立,兩代共產黨員的信仰在此刻同頻共振。
黨課淬煉:從八項規定看作風傳承
“一頓飯、一杯茶里有政治!”關愛老人志愿者協會支部書記孟憲偉的黨課擲地有聲。他以“中央八項規定”為鏡,結合梁子湖區“一餐魚宴待客”的鄉土傳統,剖析“厲行節約”的時代內涵。“老區人民當年用紅薯干支援前線,現在更要警惕‘舌尖上的浪費’。”臺下,商廣協青年黨員陳思強在筆記本上寫下:“廣告行業誘惑多,必須把八項規定當‘防彈衣’。”這場跨越代際的黨課,將鐵規矩與老傳統深度融合,讓紀律教育浸潤人心。
擔當宣言:黨員就該是“行走的黨徽”
“擔當不是口號,是災難來臨時沖在前面的背影!”商廣協第三黨支部書記姚志剛委員以2020年梁子湖防疫為例,講述黨員志愿者勇當逆行者的故事。現場隨即展開“微承諾”環節,黨員們紛紛認領“社區助老崗”、“商標、廣告惠農服務”等責任項目。正如關愛老人志愿者協會顧問陳慶民所言:“白發與青絲的交匯,擦出的是為民服務的火花。” 他說作為一名中國共產黨員,勇于擔當,不論在單位也好,在社會上也好,都應當自覺成為群眾的榜樣,在工作、學習、生活中起示范表率作用,自覺做遵紀守法和遵守職業道德、社會公德、家庭美德的楷模。
薪火相傳:新四軍后代講述“百家布鞋”的梁子湖版本
“父親臨終前攥著的,是1942年鄉親們湊的百家布鞋。”新四軍后代李湘君的講述讓全場動容。當她展示泛黃的《梁子湖抗日歌謠》手抄本時,年輕黨員們自發圍攏記錄。商廣協90后設計師陳思強感慨:“這些歌謠就是最好的紅色IP,我們要設計成動畫讓更多人看到!”活動尾聲,全體黨員冒雨瞻仰革命遺址,這既是革命精神的傳承,更是紅色基因的鮮活表達。
這場特殊的黨建活動,恰如梁子湖上泛起的漣漪,層層蕩開新時代的黨建新篇。當關愛老人的“銀發智慧”遇上商標廣告的“創意力量”,碰撞出的是“黨建+”模式的無限可能:老黨員以人生閱歷為年輕黨員校準方向,青年黨員用數字技術助紅色故事破圈傳播。在斗山這片浸透鮮血的土地上,兩個黨支部種下的不僅是共建林,更培育出“代際共學、優勢互補”的黨建生態。正如退休老干部楊季青的評價:“這是‘兩新’組織與老年社團黨建聯建的范本,證明初心永不退休,擔當永遠年輕!”
雨后的斗山,革命紀念碑上的紅星愈發閃亮。這片紅色熱土上的故事,
正在新一代共產黨人手中續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