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浦錦街道成立10周年。在這片2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我們用十年光陰打造現代化宜居社區,編織出產城融合的詩意樣本。“錦Show·拾光 ”主題系列報道以時光為梭,穿行于街巷肌理間,解碼浦錦的成長密碼。
“調解神器”奏響解紛“三重奏”
打造基層治理新樣板
浦錦街道一直以來著力構建多元主體協同治理模式,深化矛盾糾紛化解,把矛盾糾紛更快更好地化解在基層一線。近年來,街道在多元矛盾糾紛化解機制建設上取得了積極成效。自2023年以來,“三所聯動”機制在浦錦不斷深化推進,在“法理情”相融實質性化解矛盾糾紛的同時,也為轄區“平安客廳”“幫幫忙”工作室等調解品牌賦能助力,為轄區的平安建設,奠定了和諧穩定的基礎。
從“單打獨斗”到“協同作戰”
“三所聯動”破解糾紛困局
所謂“三所聯動”,即派出所、司法所、律師事務所等三方在矛盾糾紛化解中發揮各方資源優勢,形成角色互補,全面提升矛盾化解質效。其中,社區民警充當發現矛盾糾紛的“排頭兵”,司法所成為穿針引線的“協調員”,律師事務所則擔當著矛盾化解的“專業腦”。三方強強聯合,不僅賦予了調解的權威性與專業性,更增進了調解在群眾中的公信力,讓矛盾調處更加高效。
2023年“三所聯動”機制實施后不久,就為群眾解決了這樣一個案件:顧某因母親財產分配問題拒絕贍養老人,引發家庭糾紛,導致家庭成員多次撥打110報警。社區民警在處理過程中了解到,這類重復出現的警情,僅僅依靠警方的力量難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于是,啟動了“三所聯動”機制。調解過程中,律師敏銳發現了顧某在法律認知上的偏差,對其開展精準普法;司法所調解員趁熱打鐵,結合情理進行耐心勸導說理;民警則全程維護現場秩序,確保顧某依法配合調解。經過多方努力,顧某認識到自身不當,表示會繼續履行贍養母親的義務,其母親也意識到了財產分配方案存在的問題,表示重新進行家庭協商。
此外,浦錦街道還聚焦轄區“長租公寓多”“醫院多”等特點,持續深入推進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向縱深發展。在“三所聯動”的基礎上,整合疊加勞動、市場、衛健、教育等部門聯調聯動,形成“3+N”矛盾糾紛聯調機制,顯著提升調解效率與成功率。
浦錦街道“三所聯動”調解室自2023年成立以來,已成功調處各類糾紛2743件。其中,2024年全年調處糾紛1581件,占街道全年受理人民調解糾紛總量的48.1%;制作書面調解協議362件,占街道全年制作書面調解協議總量的76%。這一機制不僅有效化解了大量矛盾糾紛,更在維護轄區和諧穩定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為基層社會治理提供了寶貴經驗。
“平安客廳”一站式解紛“出圈”
賦能幸福街區建設
如果說“三所聯動”是矛盾糾紛化解的“最強火力”,那么網格化“平安客廳”多元解紛工作室,無疑是基層糾紛化解的“前沿崗哨”。
“平安客廳”作為街區治理的重要一環,打破物理空間限制,橫跨圍墻內外,高效整合部門資源,實現矛盾糾紛的“一站式”處理。居民只需進入“一扇門”,就能通過非訴訟方式,高效解決糾紛,真正做到了讓群眾“少跑腿”。
2025年3月中旬,浦錦街道某小區居民向居委反映,樓下臨街商鋪在經營過程中產生的油脂油污,堵塞了小區排水管道,導致污水蔓延,散發刺鼻異味,已然影響了居民的日常生活。由于沿街商鋪不在居委會管轄范圍,居委會迅速向街區反映了相關情況。街區相關的管理部門接報后迅速行動,組織人員現場勘查。而后,召集商戶、居民代表、居委、街道相關部門以及物業公司,開展專項座談會,圍繞水管道疏通問題尋求最佳的疏通管道解決方案。方案確定后,施工隊兩天時間就完成了改造施工,讓居民的煩心事成功得到了妥善解決。
這起糾紛的順利化解,正是網格化“平安客廳”多元解紛工作機制優勢的生動體現。“平安客廳”不僅為參與協商的各方提供了一個公正、平和的交流環境,還通過“街區吹哨”“部門報到”的快速響應機制,充分發揮各職能部門優勢,精準施策,有效解決了群眾的實際問題。
此外,街道還不斷豐富“平安客廳”的服務內容,將法律咨詢、公證服務等公共法律資源和平安資源下沉至基層,讓居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便捷的公共服務,進一步提升居民的幸福感與安全感。
“幫幫忙”解鎖多元解紛密碼
奏響基層治理和諧曲
“幫幫忙”工作室則是嵌入居村和網格的品牌化調解機制,是群眾家門口的法律咨詢臺,群眾家門口的糾紛調解室,也是群眾家門口的信訪服務站。以整合資源,鍛煉隊伍,解決群眾“急難愁盼”難題為導向,“幫幫忙”工作室已經實現了街道-居村(網格)二級全覆蓋式,有專職人民調解員8人。自“幫幫忙”工作室成立以來,受理調解矛盾糾紛年均500余件,年均調解疑難復雜糾紛45起。如今,“幫幫忙”工作室已經成為浦錦街道區域信訪品牌、調解品牌和法宣品牌。
今年1月,李某、阮某等40名農民工到浦錦街道綜治中心司法信訪綜合服務窗口反映轄區內一處建筑工地拖欠工資的問題。浦錦街道“幫幫忙”工作室總站金牌調解員徐安江負責接待了他們。在了解情況后,徐安江將情況匯報后,由綜治中心牽頭,成立由街道司法所、信訪辦、社區事務受理中心、城建中心、派出所和律師組成的工作組,共同參與此項欠薪矛盾的處置工作。
經調查,此次欠薪事件涉及109名農民工,要求的工資為2024年工作期間的勞動報酬,因存在“工價爭議”“考勤登記賬目不夠清楚”等多種原因,雙方多次協商無果。“幫幫忙”工作室主動搭建項目方、農民工、街道相關部門三方協調平臺,并分別與各方代表談話,耐心細致進行勸解。此外,“幫幫忙”工作室調解員積極協調建筑公司想方設法籌集資金,對每名工人制定“一人一策”的解決方案,最終建筑方與109名農民工簽訂調解協議。
下一步,浦錦街道將持續深化“三所聯動”機制建設,把“三所聯動”向基層有效延伸;持續做實“平安客廳”,把“平安客廳”與黨群服務(分)中心服務相融合;持續作響“幫幫忙”調解品牌,把多元主體協同治理推向縱深,全力構建更加完善的多元化解工作格局,借由各方力量的匯聚融合,用心聆聽群眾訴求,提供豐富多元的服務,切實做到“平安不出事、矛盾不上交、服務不缺位”,打造更加和諧穩定的平安法治環境。
來源:愜意浦錦、今日閔行、浦錦街道司法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