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集團在廣西的深度布局,源于集團高層的戰略謀劃,是其“海上風電引領者”戰略的重要落子
日前,廣西北海三峽海上風電國際產業園海工裝備產業合作企業與北海市舉行集中簽約。簽約項目涵蓋風電機組零部件、海洋工程高端裝備制造等方面。簽約項目總投資額30億元,全部建成達產后預估年產值30億元。
三峽集團以及金風科技、廣西藍水海洋工程公司、重慶成飛新材料股份公司、中國水利水電第四工程局、中車株洲、中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株洲兆源機電科技有限公司、寧波東方電纜等企業參加簽約,并舉行座談。
中國三峽新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朱承軍表示,廣西北海三峽海上風電國際產業園以集聚龍頭企業為核心,以走向深遠海、打造精品工程為發展目標,致力于構建涵蓋技術研發、裝備制造、工程建設、融合開發為一體的“4+6+N”全產業鏈體系,助力自治區加快建設沿邊臨港產業園區,打造開放發展新高地。
三峽能源廣西分公司總經理吳啟仁表示,將全力推動產業園合作項目早開工、早投產、早見效;積極引入研發創新與智能制造要素,攜手北海打造智能化、綠色化的海上風電裝備產業集群標桿。
北海市委副書記、市長李莉表達了對三峽海上風電國際產業園的高度重視,并表示,廣西北海將把深遠海風電產業作為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點,推動深遠海風電產業集聚成勢,打造向海經濟發展新引擎,助力建設國家綜合能源安全保障區。
三峽集團在廣西的深度布局,源于集團高層的戰略謀劃。此前不久,三峽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劉偉平在南寧拜會廣西黨委書記、人大常委會主任陳剛時即表示,三峽將積極推進與廣西在海上風電開發、清潔能源、生態環保、人工智能等領域務實合作,加快推進有關產業園區建設。
在南寧期間,劉偉平董事長還調研了三峽廣西區域工作,并強調要緊盯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突出重點、穩步推進在桂各項工作。
2023年6月,從廣西首個海上風電示范項目——防城港海上風電示范項目開始,三峽集團拉開了北部灣千萬千瓦海上風電基地和千億級海上風電產業集群建設序幕。
當年12月,三峽能源與三峽國際共同出資10億元成立三峽集團廣西能源投資公司(三峽能源占股60%),聚焦廣西及海外新能源項目開發,重點覆蓋海上風電等業務,為后續資源獲取和項目落地提供支撐。
2024年1月,防城港海上風電示范項目首批機組并網發電。2025年2月,項目全容量投產,實現廣西海上風電“零的突破”,創造了我國全嵌巖海上風電項目建設投產最快速度。
2024年11月,三峽能源與廣西北海市政府簽訂《廣西北海三峽海上風電國際產業園合作協議》。計劃在3年內建成年產50臺12兆瓦級海上風機的總裝基地,同時研發抗臺風型葉片、漂浮式基礎等定制化技術。產業協同與集群效應:產業園的建設將帶動本地配套企業超50家,形成“塔筒-葉片-軸承”等環節的千億級產業集群。
由此,三峽海上風電業務在廣西的深耕厚植再進一步。標志著三峽能源正式切入海上風電裝備制造賽道,是其“海上風電引領者”戰略的重要落子,旨在破解海上風電產業核心部件依賴進口的“卡脖子”難題。
2025年4月8日,三峽16兆瓦漂浮式海上風電成套系統示范應用工程項目在北海市華電藍水海洋能源裝備制造基地開工建設。這是全球單機容量最大的漂浮式項目,也是我國首個大容量漂浮式風電科研示范工程,標志著我國在深遠海風電技術方面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隨著項目的深入推進,以風機、葉片、塔筒等裝備制造為核心的施工建設、運營維護等海上風電配套產業鏈,實現從無到有、串珠成鏈、集群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