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季同,福建福州人,曾是福建船政學堂第一批赴法留學學生,在留學期間致力于將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譯介至歐洲,被譽為中國近代中學西傳第一人。
陳季同家族墓位于福州市鼓樓區,是“福州古厝”暨不可移動文物保護公益訴訟專項監督的保護對象之一。
監督修繕 古跡煥顏
鼓樓區人民檢察院在摸排轄區所有文物保護情況時,發現了陳季同家族墓受損。 2023年6月,檢察官穿過茂密的雜草,到達陳季同家族墓開展調查核實。
福州市鼓樓區人民檢察院第四檢察部檢察官 陳欣:當時現場雜草叢生,我們從遠處已經看不到這座墳墓。走近之后撥開雜草才能看見墓碑,我們發現墓碑還有墓的側邊已經開裂了。墓上的碑文,字跡都模糊了。
由于墓地位于部隊營區,承辦檢察官經逐級報批,最終與中國人民解放軍福州軍事檢察院成立了聯合辦案組。這是福建全省首起涉及軍隊營區內不可移動文物保護的行政公益訴訟案,如何深入推進需要各方積極探索。
2023年7月21日,由多部門共同參與的陳季同家族墓保護行政公益訴訟案聽證會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福州軍事檢察院舉行。
福州市鼓樓區人民檢察院第四檢察部檢察官 陳欣:陳季同是船政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但是他的事跡卻鮮有人知。第一,我們希望通過這場聽證會,引起相關行政部門重視,對陳季同家族墓開展修繕保護。第二,這場聽證會我們還邀請了文史專家、省人大代表和對陳季同有專門研究的學者,在聽證會現場闡述了保護陳季同家族墓的意義,從而更好地把陳季同的故事宣傳出去。
聽證會后,福州市鼓樓區人民檢察院向相關行政單位送達檢察建議書,建議對陳季同家族墓開展保護管理,做好文物活化利用。但一紙建議只是開端,落實才是關鍵。此后,檢察官化身“文物守護者”,多方奔走,積極協調。
福州市鼓樓區人民檢察院第四檢察部檢察官 陳欣:為了更好地推進陳季同家族墓整體的修繕工作,我們邀請福州市勘測院、設計院、建工集團等單位派出專業人員,前期對墓進行了勘測,勘測后制定了一個修繕方案,做了一個設計圖。
經過漫長的努力,2024年3月,陳季同家族墓本體修繕工作已基本完成。原本破損的墓碑煥然一新,裂痕被精心修復,字跡清晰可辨,周邊環境也得到了徹底整治,但保護工作并未止步于此。
福州市鼓樓區人民檢察院第二檢察部主任 陳石生:我們注重陳季同所代表的船政文化的挖掘保護,通過多方不懈努力聯系到了陳季同的后人,獲取了許多珍貴的資料,并就陳季同家族墓的修繕工作征求了他們的意見,從而更好地推進文物保護工作。同時我們還在本院的數字平臺布置了主題展覽,展示陳季同家族墓保護案件的辦理過程和陳季同與船政文化的歷史脈絡,進而發揮更好的宣傳教育效果。
這起案件入選了福州市檢察機關優秀案事例及《福州軍地檢察協作工作白皮書》,2025年4月18日,陳季同的后人專程送來了錦旗及感謝信。
陳季同后人 陳書菁:作為陳季同的后人,我代表全家萬分感謝鼓樓區人民檢察院在尋找保護陳季同家族墓過程中所付出的辛苦努力和高度的責任感,他們克服種種困難,協調多方力量,最終讓陳季同家族墓得到科學保護。這份付出我們銘記于心。我們希望未來能繼續攜手,讓陳季同的故事和船政文化被更多的人了解,推動船政精神的弘揚與傳承。
2025年3月,修訂后的《文物保護法》正式施行,新增的檢察公益訴訟條款賦予檢察機關更重的責任。接下來,鼓樓區人民檢察院將充分發揮檢察職能,繼續推進“福州古厝”暨不可移動文物保護公益訴訟專項監督,為文物保護貢獻檢察力量。
來源:福州廣播電視臺 鼓樓區檢察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