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樹勛,英文名Gavin Ma,美籍華人。2014年確診前列腺癌,腹腔淋巴轉移,第三節腰椎轉移。都說國外治療條件比較好,而馬大哥被美國洛杉磯箭頭醫院(音譯)判了“死刑”后,竟千里迢迢返回中國治療?如今13年過去了,他的情況還好嗎?】
2012年,廣東的馬大哥從中國移民到了美國洛杉磯,成為了美籍華人。在美國做著自己的生意,日子過得平靜又舒坦。
2014年7月左右,生活本該步入正軌。可一個惱人的變化打破了平靜:小便越來越不暢快,像被什么東西堵住,頻繁跑洗手間帶來的煩躁,取代了加州的陽光。他以為是年紀大了,沒太在意。可日子一天天過去,癥狀不僅沒有減輕,反而越來越頑固,這讓馬大哥感到煩躁和不安。
9月29日,馬大哥越想越不放心,前往當地的洛杉磯箭頭醫院檢查后,確診:前列腺癌,伴腹腔淋巴轉移,第三節腰椎轉移。“已經轉移了,沒辦法手術。”按照美國醫生的安排,馬大哥進行了4次化療和20次放療后,醫生告訴他的家屬:“治療已經結束。你屬于前列腺癌Ⅳ期,目前此病尚無好的治療方法,以調理身體為重,注意休息。”
“到此為止?” 馬大哥不甘心。美國的醫療不是世界頂尖嗎?難道真的無路可走了?
他聯系國內的老朋友并告知了自己的情況,朋友向他推薦了非遺“袁氏中醫腫瘤療法”第八代傳人袁希福——一位專治腫瘤的老中醫,讓馬大哥試一試。隔著太平洋,馬大哥在電腦前搜索“袁希福”。一篇篇關于“三聯平衡療法”的介紹,一個個長期帶瘤生存、生活質量顯著改善的真實案例,像微弱的火苗,在他漸冷的心里跳動。他越看越專注,一種久違的認同感油然而生。“這個思路,行得通!”
與家人幾番商議,一個決定落地生根:買張機票,回中國!用老祖宗的辦法“盡力一搏”。
當飛機穿越太平洋時,此刻的馬大哥還不知道,這趟跨越萬里的旅程,將成為改寫命運的序章。
2015年5月1日,國際勞動節。風塵仆仆的馬大哥走出鄭州機場,直奔袁希福老中醫的診室。彼時的他,面色灰黃,雙手關節鉆心地疼,尿急卻尿無力,動不動就腹瀉,全身像被抽空了力氣。 一見到袁老,他迫不及待地問出壓在心頭的巨石:“美國醫生說我,是前列腺癌晚期,是不是說明病重,生存期短?” 話語間,是掩飾不住的恐懼。
袁老仔細聽著,他沒有空洞的安慰,而是坦誠交流:“晚晚期癌癥患者,臨床生存期在不治療的情況下的確比較短,但通過中藥治療,很多患者生存期會得到延長,只要元氣盛,就活得長....” 一番懇談,像撥開了馬大哥的些許迷霧。
為了安心治療,馬大哥在附近酒店住了下來。中藥的滋味苦澀,但希望卻在悄然滋生。
僅僅半個月后,馬大哥欣喜地找到袁老:“關節沒那么疼了!嘴里有滋味了,吃飯香了,身上也感覺有勁兒了!” 變化實實在在。
5月22日,他按捺不住去河南省人民醫院復查——未見明顯異常。
信心大增的他,在鄭州一住就是兩個月,邊喝藥治療邊感受中原古都的氣息。
7月10日復診,他提出一個現實問題:“袁院長,我準備回美國了。以后,您能把藥給我寄到美國嗎?”
一旁的學生輕聲插話:“寄到美國的郵費大概要9000塊人民幣。”
“9000?!” 袁老聞言,眉頭緊鎖,顯然被這數字驚到了,“這太貴了!都夠吃多少副藥了!” 他略一沉吟,果斷做出決定:“這樣,我給你開方子,你回美國找中藥,別花那冤枉錢!”
馬大哥一時語塞,心頭涌上一股暖流。眼前這位老中醫,看病時全神貫注,連抓藥郵費都替病人精打細算,這份設身處地的“摳門”,讓他真切感受到什么叫“以人為本”。
雖然袁老建議當地抓藥更劃算,但馬樹勛心里不踏實。此后多年,他堅持從希福醫院郵寄中藥。每一次藥包,都要在飛機和貨輪上顛簸半個多月,才能抵達洛杉磯的家。 這份跨越太平洋的堅持,成了他生命里的獨特風景線。
時間是最好的檢驗。2020年9月10日,馬樹勛特意發來感謝:“五年了,感覺非常好!病情穩定,生活完全自理,生活質量高,享受天倫之樂。” 文字間洋溢著滿足。
2024年4月22日,“袁希福老中醫與他的千例癌癥康復患者——2024龍年中國行”活動啟幕前夕。一封特別的視頻祝福,從大洋彼岸傳來。 鏡頭里,馬大哥精神矍鑠,聲音洪亮: “袁院長、于大夫對我的幫助非常大!一是醫療上的幫助,二是精神上的支撐。他們讓我明白,癌癥沒那么可怕!關鍵是自己要堅定信心,別背包袱,堅持治療,效果自然會來。 現在我生活得很好,自理沒問題,精神狀態也很棒。謝謝大家,謝謝袁院長,謝謝于大夫!” ——馬樹勛(Gavin Ma)視頻感言(2024年)
萬里歸鄉路,亦是生命歸途。從2014年洛杉磯醫院那句“注意休養”的無奈宣判,到2024年視頻中氣十足的“生活很好”,馬樹勛的11年,是一條跨越重洋的生命航線。馬樹勛那句“癌癥沒那么可怕”,道出了比身體康復更深層的治愈——恐懼的消融與信念的重建。當一個人敢于跨越半個地球尋找希望,當一位醫者愿意為病人的郵費斤斤計較,生命與生命之間最珍貴的信任便已達成。
美籍華人確診前列腺癌晚期,無藥可醫?他飛越萬里回國,如今12年!
【馬樹勛,英文名Gavin Ma,美籍華人。2014年確診前列腺癌,腹腔淋巴轉移,第三節腰椎轉移。都說國外治療條件比較好,而馬大哥被美國洛杉磯箭頭醫院(音譯)判了“死刑”后,竟千里迢迢返回中國治療?如今13年過去了,他的情況還好嗎?】
2012年,廣東的馬大哥從中國移民到了美國洛杉磯,成為了美籍華人。在美國做著自己的生意,日子過得平靜又舒坦。
2014年7月左右,生活本該步入正軌。可一個惱人的變化打破了平靜:小便越來越不暢快,像被什么東西堵住,頻繁跑洗手間帶來的煩躁,取代了加州的陽光。他以為是年紀大了,沒太在意。可日子一天天過去,癥狀不僅沒有減輕,反而越來越頑固,這讓馬大哥感到煩躁和不安。
9月29日,馬大哥越想越不放心,前往當地的洛杉磯箭頭醫院檢查后,確診:前列腺癌,伴腹腔淋巴轉移,第三節腰椎轉移。“已經轉移了,沒辦法手術。”按照美國醫生的安排,馬大哥進行了4次化療和20次放療后,醫生告訴他的家屬:“治療已經結束。你屬于前列腺癌Ⅳ期,目前此病尚無好的治療方法,以調理身體為重,注意休息。”
“到此為止?” 馬大哥不甘心。美國的醫療不是世界頂尖嗎?難道真的無路可走了?
他聯系國內的老朋友并告知了自己的情況,朋友向他推薦了非遺“袁氏中醫腫瘤療法”第八代傳人袁希福——一位專治腫瘤的老中醫,讓馬大哥試一試。隔著太平洋,馬大哥在電腦前搜索“袁希福”。一篇篇關于“三聯平衡療法”的介紹,一個個長期帶瘤生存、生活質量顯著改善的真實案例,像微弱的火苗,在他漸冷的心里跳動。他越看越專注,一種久違的認同感油然而生。“這個思路,行得通!”
與家人幾番商議,一個決定落地生根:買張機票,回中國!用老祖宗的辦法“盡力一搏”。
當飛機穿越太平洋時,此刻的馬大哥還不知道,這趟跨越萬里的旅程,將成為改寫命運的序章。
2015年5月1日,國際勞動節。風塵仆仆的馬大哥走出鄭州機場,直奔袁希福老中醫的診室。彼時的他,面色灰黃,雙手關節鉆心地疼,尿急卻尿無力,動不動就腹瀉,全身像被抽空了力氣。 一見到袁老,他迫不及待地問出壓在心頭的巨石:“美國醫生說我,是前列腺癌晚期,是不是說明病重,生存期短?” 話語間,是掩飾不住的恐懼。
袁老仔細聽著,他沒有空洞的安慰,而是坦誠交流:“晚晚期癌癥患者,臨床生存期在不治療的情況下的確比較短,但通過中藥治療,很多患者生存期會得到延長,只要元氣盛,就活得長....” 一番懇談,像撥開了馬大哥的些許迷霧。
為了安心治療,馬大哥在附近酒店住了下來。中藥的滋味苦澀,但希望卻在悄然滋生。
僅僅半個月后,馬大哥欣喜地找到袁老:“關節沒那么疼了!嘴里有滋味了,吃飯香了,身上也感覺有勁兒了!” 變化實實在在。
5月22日,他按捺不住去河南省人民醫院復查——未見明顯異常。
信心大增的他,在鄭州一住就是兩個月,邊喝藥治療邊感受中原古都的氣息。
7月10日復診,他提出一個現實問題:“袁院長,我準備回美國了。以后,您能把藥給我寄到美國嗎?”
一旁的學生輕聲插話:“寄到美國的郵費大概要9000塊人民幣。”
“9000?!” 袁老聞言,眉頭緊鎖,顯然被這數字驚到了,“這太貴了!都夠吃多少副藥了!” 他略一沉吟,果斷做出決定:“這樣,我給你開方子,你回美國找中藥,別花那冤枉錢!”
馬大哥一時語塞,心頭涌上一股暖流。眼前這位老中醫,看病時全神貫注,連抓藥郵費都替病人精打細算,這份設身處地的“摳門”,讓他真切感受到什么叫“以人為本”。
雖然袁老建議當地抓藥更劃算,但馬樹勛心里不踏實。此后多年,他堅持從希福醫院郵寄中藥。每一次藥包,都要在飛機和貨輪上顛簸半個多月,才能抵達洛杉磯的家。 這份跨越太平洋的堅持,成了他生命里的獨特風景線。
時間是最好的檢驗。2020年9月10日,馬樹勛特意發來感謝:“五年了,感覺非常好!病情穩定,生活完全自理,生活質量高,享受天倫之樂。” 文字間洋溢著滿足。
2024年4月22日,“袁希福老中醫與他的千例癌癥康復患者——2024龍年中國行”活動啟幕前夕。一封特別的視頻祝福,從大洋彼岸傳來。 鏡頭里,馬大哥精神矍鑠,聲音洪亮: “袁院長、于大夫對我的幫助非常大!一是醫療上的幫助,二是精神上的支撐。他們讓我明白,癌癥沒那么可怕!關鍵是自己要堅定信心,別背包袱,堅持治療,效果自然會來。 現在我生活得很好,自理沒問題,精神狀態也很棒。謝謝大家,謝謝袁院長,謝謝于大夫!” ——馬樹勛(Gavin Ma)視頻感言(2024年)
萬里歸鄉路,亦是生命歸途。從2014年洛杉磯醫院那句“注意休養”的無奈宣判,到2024年視頻中氣十足的“生活很好”,馬樹勛的11年,是一條跨越重洋的生命航線。馬樹勛那句“癌癥沒那么可怕”,道出了比身體康復更深層的治愈——恐懼的消融與信念的重建。當一個人敢于跨越半個地球尋找希望,當一位醫者愿意為病人的郵費斤斤計較,生命與生命之間最珍貴的信任便已達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