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64歲的郝叔叔發現自己腦袋沒有以前轉得那么快了——這種感覺頻繁地出現在生活里,買菜時算不明白賬,教外孫做作業時讀不進去題目。老伴也一樣,以前她喜歡背詩,現在說了上句記不起下句,做菜時總忘了放鹽,最嚴重的一次,她出了廚房忘了關火,差點惹禍。
以前不是這樣的。年輕時,郝叔叔負責一整個車隊的調度,每天幾十臺車安排出去,每輛車去哪了、多少次、多少號,不用紙筆就能記住?,F在退休了,整天沒有事做,懶散了,人變得很“笨”,全身不得勁兒。
很多事都做不好了,成了一種負擔。晚上,子女下班回家,外孫的作業沒做完,幾個菜入不了口,飯桌上的氛圍很沉默。他感覺給子女添了麻煩,心里不是滋味,但也沒辦法,只能安慰自己:“沒什么的,無所謂,歲數大了,別人也是一樣?!?/p>
在郝叔叔的想法里,人到老年,好像就該這樣。他心里煩躁,卻說不出什么理由。但在老伴劉阿姨眼中,事情不太正常。她今年62歲,愛和自己生悶氣,總胡思亂想。一個人的時候,她尋思起來:怎么盛出來菜了,才發覺沒放鹽?然后又想:自己是不是得那個啥了?老年癡呆?大腦反應有點問題?
這些話是郝叔叔和劉阿姨在《騰訊腦力鍛煉》受試者回訪現場告訴我的,這是一款幫助患輕度認知障礙(MCI)患者進行認知域訓練、延緩認知下降情況的功能訓練軟件。在開發過程中,有許多專業的科學、醫學界人士擔任顧問。也因此,我能夠很輕易地在講述中想起中國康復研究中心(北京博愛醫院)神經康復一科主治醫師陳予東的話。陳醫師告訴我,目前國內老年認知功能障礙的就診和治療都非常不及時,“對患有MCI的許多老人來說,最危險的地方就在于,他們非常容易在最開始把這當成一種正常的身體老化過程”。
正在做量表的郝叔叔
在普遍的醫學概念中,輕度認知障礙被認為是癡呆的前置階段,即“患者的認知功能已經下降,但還未嚴重到影響日常生活”。輕度認知障礙發展為阿爾茨海默病的概率很高,一項數據顯示,如果沒有外部力量干預,超過38%的輕度認知障礙患者會在5年內發展為中重度和嚴重認知障礙。
不過,郝叔叔和劉阿姨并沒有發展到這一步。整個交流過程中,他們非常健談、熱情,反應稱得上迅速。郝叔叔提起那款認知功能訓練軟件——好吧,語氣確實很像是在說一款“游戲”——“我一直堅持做做做(指軟件里的做菜玩法),哈哈哈?!比缓笏г蛊饋?,“一個禮拜7天,總共才讓我們‘玩’3到5次,一次‘玩’30—45分鐘,還不讓每天‘玩’?!?/p>
2
對劉阿姨和郝叔叔來說,接觸這款軟件的過程有點新奇。去年6月,很偶然的一次街坊鄰里嘮嗑,鄰居聽了劉阿姨描述的情況,建議她去醫院看看,又說似乎有個什么項目,和他們遇到的情況很像。子女也有些擔憂,跟著說和,他們痛快地答應了。
郝叔叔對我說,第一次診斷的過程并不枯燥。他們在子女的陪同下,面見主治醫師,做了一些量表和測試題,還有拼拼圖、看畫、算數之類的智力游戲。鄰居說那是一些“腦力測試題”。做完后,醫生給他們的手機下載了“那個游戲”,“然后過一段時間就到醫院去復查一次”。
如果用更專業、更嚴謹的說法,這當然不是一個游戲。郝叔叔和劉阿姨參與的實際上是這款認知功能訓練軟件的“臨床探索性試驗項目”,做量表也是篩選受試者的一部分。這個項目有很多參與渠道。在中國康復研究中心(北京博愛醫院)或南方醫科大學附屬珠江醫院,如果你是一位來到神經內科或者神經康復科門診掛號的老年人,確認可能患有輕度認知障礙,醫生可能會提出這個項目。如果你帶父母看診,也可能在醫院大廳的易拉寶上看到它的招募廣告。
這款軟件有很多趣味之處,也很難怪郝叔叔忍不住想要多玩,并稱呼它為“游戲”——它包含4個板塊的玩法內容:廚藝大賽(類似一些市面上常見的烹飪游戲,按步驟完成菜品)、收納大師(顧名思義,把物品合理地收納到指定位置)、詩詞大會(一些古詩詞的問答填空)以及音樂大賽(比較接近簡化版的音游)。色彩很鮮明,字號也很大。
《騰訊腦力鍛煉》的四個板塊
郝叔叔最喜歡的是“廚藝大賽”,一共有接近150關,難度逐漸升高,從簡單地打一個雞蛋、攤一張煎餅,到后面增加材料,做一款復雜的食物,配菜放置的先后順序也要考慮,考驗反應,也需要些記憶。起初他手忙腳亂,很不適應,后來逐漸上手,玩到100多關,語氣很得意,“她(指劉阿姨)玩這個可玩不過我”。
劉阿姨更擅長的是“詩詞大會”:水墨畫的背景伴隨著朗讀的聲音,讓她覺得舒適和熟悉。以前她做幼師,總要帶著學生背詩詞。起初很容易,《唐詩三百首》里,“鵝,鵝,鵝”之類的基礎詩句,做一些填空。后來出現了許多新學的、之前不知道、或者已經完全被遺忘了的詩句,對著提示詞,她慢慢琢磨,難得地在游戲里找到了一些自信和成就感。
“很像教小孩?!眲⒁虒ξ艺f,“(以前做幼師的時候)教小孩做游戲或者猜謎語,我說猜猜這個是什么字,比如說‘人加一橫是什么字’?他想不出來,你就一點點提醒他,然后他忽然說‘??!是個大字’。這就是腦袋轉起來了,現在我自己也是這樣?!?/p>
“我們覺得記憶力好像比原來強多了。”郝叔叔說,劉阿姨跟著附和。
“您一開始就知道這款軟件可以幫助改善認知嗎?”我問。
“當時沒覺得,就覺得挺好玩、挺有興趣的?!彼卮?,“我一直堅持每天做。最后我玩得停了以后(指項目結束),哎,覺得腦袋要比以前靈活多了?!?/p>
3
我向騰訊覓影高級商務經理王菲菲了解了郝叔叔和劉阿姨的受試過程。對于患者來說,參與臨床探索性試驗的整個周期是3個月,期間需要3次到醫院完成量表。首先是確診時,可以理解為一個“初始基線”,然后是第6周的中期隨訪,最后是3個月結束時的“末次評分”。
“(在患者使用軟件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量表分數的趨勢變化,”王菲菲對我說,“6周跟一開始的基線比,3個月結束后再對比,如果分數始終在提高,就證明患者的各項認知功能是在進步的?!?/p>
她說,目前測試者的臨床數據表現非常優秀。在兩所醫院的試驗組中,98%的受試者在堅持完成了12周完整的訓練后,分別通過洛文斯頓作業療法認知評定成套測驗(LOTCA)和蒙特利爾認知評估量表(MoCA)測評,結果顯示,他們的認知能力有了相當明顯的改善。
軟件中有一個系統的訓練時間日歷
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在這款軟件的臨床試驗階段,相當一部分患者在體驗過程中表現出了遠超臨床醫生、開發人員預期的興趣。在騰訊游戲社會價值探索中心,擔任《騰訊腦力鍛煉》產品主策劃的Linda告訴我,在預試驗階段,他們發現“有很多老年人玩到時間后還想玩,或者關卡沒打過,還想繼續打”。這讓她感到意外,“還有老人告訴我,這款軟件改善了他和家庭之間的關系——某個關卡過不去,他會向家里的子女、孫子求助”。
這其實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他們最開始的設想:通過游戲技術的應用和游戲化的互動設計,讓這款認知功能訓練軟件互動性更好、趣味性更強。此前,在傳統的數字療法產品中,很多患者非常容易覺得“沒意思、很枯燥”,從而在訓練過程中流失。而對于輕度認識障礙患者來說,有效的干預又需要長期堅持,難度很大。
《騰訊腦力鍛煉》在很多地方采用了游戲化的互動設計
Linda告訴我,為了不讓老年人在訓練過程中產生挫敗感,他們在軟件的細節處進行了很多調整。比如“音樂大賽”,在常規的音游中,當玩家錯漏節奏,會得到“Miss”之類的提示,但在這款軟件中,老人們只會接收到積極的語言——“完美”“不錯”,還有“加油”。
調整是有效的,老年人表現出的投入程度比想象中高出很多。專家提醒他們,要讓老年人按計劃完成訓練,所以產品設置了訓練計劃和時間設置功能——每周3到5次,每次30到45分鐘?!俺^這個時長,當天就不可以繼續訓練了。醫生的建議是擔心老年人有復合病,在久坐或者長時間盯屏幕的情況下存在健康隱患。”
“我覺得這也印證了游戲化的設計,比如激勵和即時反饋,可以提升老年人堅持完成訓練的動力?!薄厄v訊腦力鍛煉》產品負責人、來自騰訊游戲社會價值探索中心的蔣區告訴我,“老人會希望自己達到滿星通關,不斷地去挑戰游戲達到通關的成就感。數據也顯示,98%的患者都堅持完成了12周的完整訓練,脫落率非常低。”
“為什么是做菜、詩詞、音樂、收納這4種玩法呢?”我問。
“因為這些都是老年人熟悉、喜歡的場景,他們會更容易適應規則和感興趣,我們也在這方面進行了調研?!盠inda回答。這是她第一次負責面向老年人的產品研發,此前她對老年人的愛好幾乎完全沒有了解。在她身邊,大部分老年人都在玩“斗地主”,生活看起來并不復雜。
“我們找了微信小游戲的團隊求助——因為目前老年人安裝最多的軟件就是微信嘛,然后進行了初步篩選?!盠inda說,“在調研中發現,老人們會玩的游戲類型還是很豐富的,詩詞、成語接龍類他們非常喜歡,還有相當一部分老人喜歡用‘全民K歌’,我們就想到,老年人其實是很喜歡音樂的?!?/p>
軟件中的音游玩法,較常見的音游進行了很多簡化
4
在公開的信息中,這是一款由騰訊SSV時光實驗室、騰訊游戲社會價值探索中心、騰訊覓影聯合研發的數字療法軟件產品,目前已獲得醫療器械注冊證。接下來,它將進入臨床應用,醫生進行臨床診斷、開具處方后,患有輕度認知障礙的患者可以通過這款軟件開展游戲化認知訓練,以非藥物手段改善認知功能。
軟件目前已獲得醫療器械注冊證
在騰訊內部的視角里,這個項目的誕生來自于3個出品團隊的碰撞。不過,如果用一個游戲媒體更喜歡的視角,也可以說,這是一件關于“游戲”是否能夠真正進入嚴肅醫療領域、幫助更多人,進而在人類生活中發揮更大作用的事情。
“騰訊腦力鍛煉”可持續社會價值事業部項目負責人王楠告訴我,他們在2019年就有了這個想法。當時,騰訊正在協助政府推動公辦養老院的機制體制改革和智慧化的創新探索。她和同事一起,走訪和調研了非常多的養老院。
有一家養老院的畫面給王楠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那是一位90多歲的奶奶,王楠看到她時,她一直在自己的樓層轉圈,持續了一兩個小時。工作人員說,這位奶奶有非常嚴重的阿爾茨海默病?!霸谒恼J知世界里面,她已經不記得所有的親人,除了她媽媽,所以她每天都在等著母親來接她回家?!边@個場景深刻地觸動了她。
最初的想法其實很模糊——他們進行了調研,發現目前全中國阿爾茨海默病的患者數量大約有1500萬,輕度認知障礙的患者有3000多萬。如果不去干預,他們有可能在未來的3到5年逐漸發展成阿爾茨海默病。“每位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治療費用大概在13到15萬元,這對于整個家庭和社會都是非常大的負擔?!蓖蹰獙ξ艺f。
是不是可以嘗試著做一款游戲化數字療法產品來干預輕度認知障礙?在成立SSV之前,王楠和團隊已經在老年問題方面進行過非常多的探索和研究了。除此之外,在全世界范圍內,也有許多人同樣在試圖用“游戲”解決更嚴肅的問題。
但這也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我查閱了一些資料,一些較早期的資料顯示,游戲對于大腦結構能夠產生切實的影響,比如,快節奏的動作類游戲可以幫助閱讀障礙的孩子們增強注意力,專門設計的3D視頻游戲可以改善老年人的認知表現。但在認知學方面,哪怕是如今,我們對于大腦的理解都非常淺顯,這并不是一個能被眼睛直觀看見的實驗過程。
但他們并不是第一次做這件事。在4年前,也就是2021年,騰訊游戲社會價值探索中心就和天橋腦科學研究院合作,共同開發面向全年齡段用戶的認知評估和訓練游戲《巴甫洛夫很忙》。
“在做《巴甫洛夫很忙》的時候,我們能夠清楚地看到用戶訓練后的效果。這成了我們通過游戲進行認知訓練數字療法設計的基礎?!笔Y區告訴我,“所以我們找到王楠的時候,大家一拍即合。我們想,如果游戲技術能延緩輕度認知障礙者病程,有機會進入到更深的醫學專業領域、走入真實醫院場景,那會是一次很好的游戲社會價值探索。我們在那時就有了要往專業的醫療器械產品方向努力的想法?!?/p>
認知評估與訓練游戲《巴甫洛夫很忙》
“我們覺得這是一個應該做、且非常重要的事情。如果我們有這樣的能力,那就應該試試。”王楠說,“這個項目確實存在多維度交叉的挑戰,社會洞察,游戲技術,軟件開發,又有醫療的專業屬性,需要把這些內容做有效的融合。”
“那時候真的是有點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感覺,覺得這些能力我們好像都具備,肯定能把這事做好。”她對我說,“但實際上,在過去的3年里,我們確實碰到了非常非常多的挑戰和困難,甚至有好幾次都在想,‘唉,可能推動不了了’……“好在現在一切都過去了。我們達成了關鍵的里程碑,也成了騰訊首款拿到醫療器械證的游戲化數字療法產品?!彼f。
“從最后的結果來看,我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p>
5
王楠告訴我,到目前為止,騰訊對輕度認知障礙的整體干預已經形成了一個“全鏈條的解決方案”。她說:“我們最早做了一款叫《銀發腦動力》產品,它是一個集(輕度認知障礙)科普和數字化篩查為一體的小程序?!?/p>
《銀發腦動力》有科普和篩查的功能
“去年,我們也通過社區完成了4萬多個60歲以上老人的篩查。”她補充,“很早之前國家衛健委就提出,希望未來能夠得到‘兩個80%’——一個是科普的80%,一個是篩查率的80%。但在過去的這些年里,這兩個理想數據因為需要龐大的投入成本,和現實數據的差距是非常大的?;谶@個問題,我們做了一系列科普知識,在篩查環節也進行了數字化的優化??傮w來說,從科普到篩查,到現在已經拿到醫療器械證的產品,是足夠完善和連貫的?!?/p>
在社區進行篩查工作的SSV工作人員
我們經常會在過去的報導中重復地討論這些問題:游戲能做到什么?游戲能夠切實幫助我們的真實生活嗎?游戲能夠做到那些看起來很嚴肅——甚至真的非常嚴肅的事情嗎?此外的一個延伸是,如果它做到了,我們的社會能夠承認游戲帶來的這些改變嗎?
后來,我和中山大學心理學系教授庫逸軒聊了聊,他同樣參與了整個項目開發過程。庫教授告訴我:“當時我們就想,能不能開發一款游戲來治療情緒?!边@項研究最后在騰訊游戲社會價值探索中心團隊游戲設計與技術相關支持下展開,探討音樂游戲對于閾下或輕度抑郁人群情緒狀態的改善效果。
“我們現在面臨老齡化的問題,老年癡呆比例在65歲以上的人群中超過了5%,這是相當大的一個群體,但是目前沒有什么特效藥?!彼f,“所以,如果我們能夠做一些數字化、數字醫療的干預,對患者不會有很多負擔,又能帶來改善效果,一定是非常有價值的?!?/p>
用一款游戲化的軟件,解決一個具體的問題,或者再小一點,讓一個具體的家庭變得積極和幸福,這就是他們正在做的事情。現在這個階段,它只是一個美好的起點、一個契機。或者進一步,這是一次“用游戲來解決更大的問題”的嘗試。
不過,如果讓我們拋開所有這些“游戲化”“數字化”“未來”“前景”之類的詞匯——或許在未來,這些“游戲化軟件”將會改變千萬人的生活——現在,我們所看到的,所有這些事情的起源,其實只是一些游戲從業者對于身邊世界和需要幫助的人群的關切,以及把“我們可以,也應該做點什么”付諸行動的嘗試。這種關切和嘗試在過去曾經催生出無數偉大的作品,幫我們度過許多時光,撫慰我們的心靈。在未來,它有可能做到更多。
2022年9月上線的游戲《6棟301房》,聚焦阿爾茨海默病科普
劉阿姨和郝叔叔在等待著產品正式上線。“腦子要多動才行?!焙率迨鍖ξ艺f,現在,他在日常生活中也會有意識地讓自己多思考、多想事情。
“我覺得我們的關系也比較好了,原來我們倆動不動就因為一點小瑣事拌嘴,現在基本上算是挺和諧,原來那個緊張的氛圍好像現在都沒有了。”劉阿姨說,以前,外孫有時候寫不完作業,子女一回來飯也來不及吃,只能教訓孩子。
“當時我們也跟著心情不好,覺得她訓孩子挺生氣的,而我們今天沒讓孩子寫完作業,也覺得挺內疚??春⒆訉懽鳂I的時候,自己也著急。”現在,郝叔叔重新拾起了教外孫寫作業的任務,劉阿姨重新喜歡上做菜,還有背詩。
她把詩背了出來,很流利、很迅速,用軟件里的場景來描述:“題目是‘兩個黃鸝鳴翠柳’,后面是什么來著?哎,看了一下提示詞,就想到是‘一行白鷺上青天’,然后‘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嘛。”
“其實很簡單啊,但要是(軟件)不幫你,真的就想不起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