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內垃圾焚燒市場的日趨飽和,中國垃圾焚燒發電企業已經將爭奪的焦點轉向海外。早在2023年,環衛科技網在年度盤點時就曾指出——“中國垃圾焚燒企業將掀起出海潮”。如今2025年已過半,垃圾焚燒企業出海,戰績如何?今天我們就通過一組數據來看一看!
經環衛科技網通過公開信息整理、并向有關企業求證,截至2025年6月,中國企業投資、建設、運營的海外垃圾焚燒項目共有43座(中企只負責施工或提供設備的項目不在統計之列),總處理設計規模達5.77萬噸/日。
其中35個能查到投資額的項目,合計投資總額約64.3億美元,總設計處理規模4.46萬噸/日。以此估算,中國企業海外投資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噸投資金額約14.42萬美元,約合103.68萬元人民幣。
這些項目分布在13個國家,遍及亞洲、南美洲和非洲。其中,越南項目數量最多,達到了10個,泰國以8個項目位列第二。
圖1 中企海外垃圾焚燒項目數量分布
烏茲別克斯坦項目的垃圾處置規模最大,7個項目的總設計處理能力達到14,000噸/日;越南項目的處置規模也突破了萬噸級,以12,100噸/日的處理能力緊隨其后。
圖2 中企海外垃圾焚燒項目處置規模分布
圖表中的數據很明顯反映出,中國垃圾焚燒企業“出海”更多聚焦于中亞、南亞和東南亞,尤其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地區。“一帶一路” 倡議的提出,始終將綠色發展作為重點領域之一,積極倡導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為沿線國家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合作空間。在此框架下,中國與眾多沿線國家在環保領域展開了深度對話與合作,為垃圾焚燒企業 “出海” 創造了良好的政治氛圍和合作基礎。
從市場需求角度來看,中亞和東南亞近年來快速發展,城市化進程不斷加速。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城市規模持續擴張,隨之而來的是垃圾產生量的急劇增加。且該地區垃圾處理方式以往相對粗放,焚燒處理率較低,有極大的提升空間,為垃圾焚燒企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
在政策方面,多個國家對垃圾焚燒發電產業給予了明確的政策支持。像越南、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均出臺了涵蓋垃圾處理費政策、垃圾焚燒發電開發流程、上網電價的標桿指導電價等在內的相關政策。
另外,從地理位置與文化角度而言,中亞、東南亞離中國較近,無論是語言、文化還是思維、習慣都與中國有一定的相似性,便于雙方交流與合作。
上述地區諸多利好因素疊加,自然而然地成為了國內垃圾焚燒企業 “出海” 的首選之地,為企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與增長空間。
圖3 中企海外垃圾焚燒項目數量情況
經統計,目前共有10余家中國企業投資建設了海外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光大環境、康恒環境、瀚藍環境、中國天楹、軍信股份等國內知名垃圾焚燒企業悉數在列。其中,康恒環境投資簽約的海外垃圾焚燒項目數量(13個)、處置規模(16,260噸/日)均處于前列,是當之無愧的“雙料第一”;排在第二的是中國天楹,海外垃圾焚燒項目數量為6個,處置規模達到8,800噸/日。
圖4 中企海外垃圾焚燒項目處置規模情況
康恒環境、中國天楹均是民營企業,而海外垃圾焚燒項目處置規模位列第3的軍信股份同樣是民營企業。這反映出垃圾焚燒“出海”的過程中,民營企業在市場拓展、機制靈活性、技術創新等方面的獨特優勢。
以康恒環境為例,其目標定位于“海外再造一個康恒”,在越南、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等地分別設立駐外機構。康恒環境聚焦東南亞,深入中亞、中東、非洲,布局南美、歐洲、大洋洲,以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的投資、建設、運營為核心,結合設備成套、工程技術 “走出去”。
目前,康恒環境在多個國家落地項目,如在泰國獲得暖武里府生活垃圾焚燒項目特許經營權,在印尼簽署望加錫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特許經營協議,在越南簽約多個項目,包括胡志明心生義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等。此外,在烏茲別克斯坦和伊拉克也有重要項目布局,如伊拉克巴格達垃圾發電廠項目,設計規模每天處理 3,000 噸垃圾。憑借領先的技術、過硬的裝備制造能力等,康恒環境已成為亞洲區域(中日韓以外)在手協議處理規模最大的垃圾發電投資商。同時,康恒環境設備與技術已應用于國內外超300座項目,540條焚燒線,日處理規模超30萬噸,為全球可持續發展貢獻固廢管理 “中國方案”。
中國天楹則是最早一批“出海”的垃圾焚燒企業之一。2017年10月,中國天楹與 WAH & HUA PTE LTD(華與華私人有限公司)簽署《股東協議》,擬共同出資在新加坡設立合資公司,用于負責投資、建設、運營新加坡大士300噸/天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此后,中國天楹重點發力東南亞,在越南接連取得突破,投資簽約了四座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包括河內項目、富壽項目、清化項目和興安項目。其中河內項目自2023年投產運營后,日處理生活垃圾超 4,000噸,收益良好,垃圾處理費回款周期為1個月左右。
2022年上市的軍信股份作為垃圾焚燒領域的“后起之秀”,國內項目局限在湖南長沙、瀏陽、平江等區域,“出海”成為其市場拓展的重要一環。目前軍信股份在吉爾吉斯簽約了3個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總設計規模達到6000噸/日,僅次于康恒和天楹。而為了更好拓展海外業務,軍信股份已準備在港交所上市。
除了民營企業,光大、 瀚藍、中工國際、深圳能源等大型國企,也憑借深厚的資本優勢、豐富的運營經驗,紛紛搶占海外市場。
實際上,除了直接投資運營,還有很多國內企業以提供EPC業務或者設備出口的形式參與海外垃圾焚燒項目,三峰環境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前不久,由三峰卡萬塔負責設計、成套設備供貨、建安監督指導及調試、驗收的越南河內市塞拉芬垃圾焚燒發電項目一次性并網發電成功,并實現滿負荷運行。對于海外市場拓展,三峰環境曾表示,目前國內行業發展已進入成熟期,拓展國際固廢市場,加速推進“一帶一路”倡議沿線地區的市場布局是確保公司持續健康發展的必要路徑,公司正以海外設備出口業務為抓手,帶動海外工程業務拓展,同時在合理管控風險、確保政策合規的前提下也將會適時開展優質項目的海外投資業務。國際業務將是三峰環境未來一段時間內經營業績增長的主要來源之一。
乘著“一帶一路”政策的東風,中國垃圾焚燒企業在中亞、南亞、東南亞乃至非洲打響了新一輪的市場爭奪戰。然而,我們都知道,這顆星球上最富裕的是地區是歐洲、北美、澳洲……,中國垃圾焚燒企業“出海”能否更往前一步?值得期待!
編輯:zbl
發布:zbl
中環網聲明
1. 凡標明“原創”或來源注明“環衛科技網”的文章,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2. 如需轉載文章請聯系:131 0541 5928(同微信);
4. 本作品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 熱線:0531-8260 7368。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