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途疲勞駕駛
會感到困倦瞌睡
四肢無力、注意力不集中
判斷力下降等不安全行為
極易引發交通事故
6月19日,臨海北收費站出口
一小貨車司機察覺自己疲勞駕駛
于是下高速靠邊打算休息
沒想到一個恍惚
導致車輛失控追尾前車
司機被困駕駛室
車頭破碎車門擠壓變形
消防救援人員立即利用
液壓擴張鉗擴張駕駛室車門
經過緊張救援
被困司機被成功救出
并移交現場醫護人員緊急救治
相關案例
01
2025年6月10日清晨5點多江蘇高郵233國道一輛小型貨車司機疑因疲勞駕駛撞上前方等待綠燈的半掛車。消防救援人員將毯子蓋在司機身上,防止擋風玻璃造成二次傷害,同時將液壓擴張鉗豎放進駕駛室,擴張空間。經過大約十五分鐘的緊張救援,司機成功脫困。
02
2024年12月29日,云南文山市一輛重型罐式貨車在夜間行駛時發生側翻,駕駛人被困車內,消防人員利用專業工具,破拆、擴張空間,經過近2個小時,終于成功使雷某脫困。事后據雷某回憶,急于將水泥送到目的地,沒有正常休息,迷迷糊糊中,發現車輛偏離正常行駛軌跡,沖出路外的過程中側翻。
疲勞一瞬,危險萬分
切勿將自身和他人的行車安全
置于危險之中
疲勞駕駛的危害
? 駕駛人疲勞時判斷能力下降、反應遲鈍和操作失誤增加。
? 駕駛人處于輕微疲勞時,會出現換擋不及時、不準確。
? 駕駛人處于中度疲勞時,操作動作呆滯,有時甚至會忘記操作。
? 駕駛人處于重度疲勞時,往往會下意識操作或出現短時間睡眠現象,嚴重時會失去對車輛的控制能力。
開車前一天要保證充足睡眠,勿熬夜;
注意勞逸結合,白天連續駕駛時長不要超過4小時,之后要停車休息至少20分鐘。若有夜間駕駛需求,連續駕駛時長不要超過2小時;
科學安排行車時間,盡量避免夜間開車,尤其是凌晨時段,白天則要注意避免午后時段;
長途駕車出行,盡量找一名搭檔,輪流駕駛;
避免長期保持一個姿勢開車,以免肌肉僵硬誘發疲勞,可在開車時小幅度調整坐姿和深呼吸;
若行車途中出現疲勞、困倦癥狀,可開窗呼吸新鮮空氣,或飲用咖啡等提神飲料。最穩妥的方法是在服務區停車,下車活動腰腿、頸肩等肌肉,待疲勞緩解后再上路。
來源:臨海市消防救援大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