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旅管理作為相對獨立、數據清晰且流程標準化程度高的應用場景,也已經成為央國企數智化升級的理想突破口。
文|游勇
編|周路平
企業數智化進行多年,已經步入了轉型的深水區。企業也從單點的系統建設,進入尋求全面數智化的階段,背后是一場重塑企業競爭力的系統性變革。
以央國企為代表的大型企業一直是數智化轉型的排頭兵,國家層面近年來密集出臺數字化發展重要政策,也在為央國企高質量發展提供頂層指引。如今,央國企圍繞研產供銷服等企業核心場景,陸陸續續完成了數字化系統建設,搭建了諸如ERP、CRM、OA等一系列的企業應用。
但以往的這些系統和應用并不足以支撐企業從數字化到全面數智化的轉型。面對千頭萬緒的業務體系,如何尋找到一個全面數智化的理想切口,成為央國企等大型企業頭疼的問題。
01
企業全面數智化,需要一個切口
相比于其他投入大、建設周期長、見效慢的數智化建設,業內發現,差旅的數智化是企業內部最快見到成效的先行場景之一
差旅數智化在企業全面數智化轉型中的優勢非常明顯。由于差旅管理流程的標準化程度高,很多模塊在各行業之間可以復用,無需復雜定制,很快就能完成系統上線。比如,中國建科的一站式數智化商旅平臺——“建科慧途”,從正式啟動到全員覆蓋上線僅用時三個半月,最終做到了跨業務、跨域數據的統一。
而差旅數智化帶來成本上的節省也是肉眼可見。一個容易被忽視但在企業內部很關鍵的數字是:差旅費用其實是企業除員工薪資外第二大可控支出,占到了企業總支出的10%-20%,本身有很大的優化空間。
有數據顯示,差旅管理通過智能比價、協議資源調度等,可幫助企業降本15%-25%。而通過自動化和大數據等技術,不僅可以減少人工操作,又能反哺業務決策,成為企業降本增效的核心抓手。
很多企業開始意識到,這個數智化的“隱形場景”,能夠帶來很多顯性的價值。
過去,企業數智化進程之所以推進緩慢,其中一個原因是,無論是一線員工,還是管理者,對數智化建設帶來的效果,感知非常有限。
而這恰好是差旅數智化的天然優勢。差旅系統能快速實現流程線上化,壓縮審批周期,為全局數智化轉型提供可復制的“短平快”示范樣本,快速感知建設成效。比如在出行預訂機酒時,系統會自動關聯共享出差申請單,預置差標,預訂即合規;事后報銷時,員工不用手寫報銷單、粘貼發票,財務也不用去逐一核驗發票真偽,從繁冗的報銷工作中解放出來。
但更大的價值在于,差旅系統的建設能夠帶動企業的全面數智化。以往,因為企業內部存在大量異構系統,造成煙囪效應,使得大量的差旅數據沉睡在了企業內部。
而差旅管理系統不僅在內部可以串聯各部門、層級組織及分子單位系統,打破信息孤島,促進財務、人力等數據共享;又可以與航司、酒店等外部伙伴生態連接,從而支撐企業整體轉型戰略。
不難發現,差旅管理作為相對獨立、數據清晰且流程標準化程度高的應用場景,也已經成為央國企數智化升級的理想突破口
02
差旅管理還面臨多重挑戰
今年以來,先是國資委指引大型企業管理升級,要求差旅全流程透明可追溯,緊接著是中央印發了《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涉及差旅、用車等方面的規定。中央八項規定,更是要求國有大型企業對差旅進行從嚴管控。
無論是政策的指引,還是企業自身的提質增效,央國企對差旅系統的建設需求其實非常緊迫。
但央國企的特殊性,使得其差旅管理面臨多重卡點。央國企體量龐大,業務廣泛,員工數量眾多,差旅管理的難度比一般企業會高很多。比如,當前的差旅管理普遍以事后管控為主,導致差旅違規預訂現象時有發生,造成各種隱性成本難以把控,給合規審計帶來很大的風險。
另外,企業差旅資源管理的集約效應也未能充分發揮。一方面,盡管平臺整合了航司、酒店、用車、火車等資源,但未深度挖掘數據價值,協議資源使用無法實現智能動態調整,難以形成規模效應,導致議價能力不足。
另一方面,央國企的信息化和數字化建設都比較早,很多系統是分階段建設,這也使得不少企業的OA、差旅、財務等系統割裂,用戶體驗不佳,數據的價值也難以發揮。尤其在“人工智能+”的大背景下,分散割裂的系統,使得很多智能化應用難以在差旅場景和流程中落地。
比如員工需頻繁切換系統并重復填寫信息;缺乏智能推薦的能力,無法滿足員工個性化需求;以及整個流程存在斷點現象,甚至還需要手工操作的環節,導致審批流程緩慢。
一位食品行業的央國企財務高管就提到,該集團的差旅平臺報銷管理還未完全電子化,需要手動報銷,導致員工有不少抱怨。
“戰略脫節與系統割裂是央國企差旅數智化建設的主要瓶頸。”IDC通過對98家央國企的差旅建設痛點進行調研后,一針見血地指出。
雖然差旅管理的價值被認可,但很多企業并沒有將其上升到戰略層面,差旅管理往往還是被視為一個相對獨立的支撐性業務,未納入全面數智化轉型戰略的頂層設計和缺乏數智化建設整體規劃
這個結論背后有具體的數據在支撐。IDC發現,50.9%的企業因差旅未納入頂層設計而面臨合規被動化、資源低效化和體驗碎片化三大困境,嚴重制約了差旅數智化建設的整體效能。
03
以GREAT理念,構筑企業數智差旅新范式
作為企業數智化的理想突破口,差旅管理亟需進行一場從理念到技術框架到實施路徑的全方位變革。
6月21日,IDC聯合慧通差旅發布了行業首份《央國企數智化差旅管理白皮書》。這份白皮書凝結了華為過去二十多年在全球化經營的差旅實踐,也融合了中國石油、中國建科等多家央國企的管理經驗,契合當前央國企等大型企業的需要。
2025年華為開發者大會上,IDC聯合慧通差旅提出了“GREAT”的差旅管理理念。G指的是全球化(Global),能夠整合全球的航司、酒店資源,提供多語言、多幣種的服務,實現全球等距體驗。R指的是敏捷化(Responsive),打通各業務系統,實現差旅平臺與業務的動態適配。E指的是體驗化(Experience),實現智能預訂、自動合規審核,讓員工的體驗沒有斷點。A指的是智能化(AI-Embedded),通過AI技術實現智能決策和風險管控。T指的是可信化(Trust),保證業務合規,信息安全。
這套理念,促使企業從全局、全流程視角去看待差旅的數智化建設。
但光有理念還遠遠不夠,數智化建設還需要有具體的實施路徑和建設框架。慧通差旅給出的思路是:構建一個數智平臺,實現全流程智能化體驗;提供兩大保障體系,通過組織協同與制度驅動雙輪保障,確保差旅政策精準落地;瞄準三大目標運營,聚焦合規、效率、體驗三大目標,覆蓋差旅用戶全生命周期持續運營;整合四類核心資源,集約化管理機票、酒店、火車、用車資源,提升資源配置效率。
不僅如此,慧通差旅還提出了“五步三階”的方法論,通過目標設定、方案設計、綜合保障、方案實施、持續運營五大步驟,歷經建設、實行、推廣三個階段,確保數智化差旅建設有序落地,解決了企業數智化規劃路徑缺失的問題。
在這些價值主張的背后,慧通差旅已經建立了全棧、全系統、全業務的安全合規體系,將差旅合規管控從以前的”事后滅火”轉變為現在的"事前預防+事中干預"。
與此同時,慧通差旅通過融合大模型、Agent等AI技術,重塑了差旅出行體驗和想象空間,推動差旅管理從“成本中心“向“價值創造中心“躍遷。
差旅AI Agent可在員工提交申請后主動識別需求并智能規劃行程,無縫連接機票、酒店、火車、用車資源,使預訂效率提升300%;基于企業政策與員工偏好推薦適配酒店,并提供深度酒店知識問答服務,AI資源推薦采用率超50%。
而IDC預測,從智能行程規劃到無感化報銷,數智化技術正在重構每一個接觸點,預計到2026年智能預訂采納率將達70%。目前,慧通差旅已經實現了智能客服、智能合規、智選酒店等一系列AI應用。
如今,慧通差旅的這套建設思路和方法論已經在不少大型央國企中看到了實效。比如服務中國石油百萬員工的石油商旅,基于慧通差旅技術底座,插上數智之翼,打造全場景、全流程、全數據的商旅管理體系,實現了全面數智化升級。依托數智化集中采購與智能比價系統,中國石油的差旅成本累計節約超2億元,同時運用RPA機器人、智能問答機器人、外呼機器人等,高效處理供應商對接中的重復性、事務性工作。
中國建科也實現了一站式數智化差旅管理,實現了出差、超標、線下預訂、用車等四個場景100%事前申請,全流程合規管控,敏感訂單實時監控及智能分析,合規風險降為0,打造“數據驅動、智能決策、高效協同”的數智差旅管理范式。
這個過去處于服務支撐性的管理系統,其價值正在受到重視,收益也非常明顯,成為企業實現全面數智化的關鍵一環。尤其是在央國企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差旅管理提供了關鍵支撐。所以說,無論是出于業務層面,還是戰略層面考慮,企業都是時候重視差旅管理在全面數智化的價值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