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間疏影》
我總在子夜研墨時聽見宋時的雨聲。那些從詞牌間隙漏下的月光,在薛濤箋上凝成霜色的蝶,輕輕翕動著八百年前的薄翼。一闕《疏影》便是一段暗香浮動的懸案,姜夔的梅影至今仍在箋上,保持著欲說還休的姿勢。
離愁原是宣紙上未干的墨痕。晏幾道醉寫的《鷓鴣天》,字字都是不肯沉沒的月光舟。我們豢養在韻腳里的相思,終究長成了詞骨——每當西風卷簾,便從平仄間伸出青玉色的枝椏,將整個北宋的黃昏都劃出細小的傷痕。
秦觀寫“飛紅萬點愁如海”時,整個汴京的柳絮都停止了飄落。我守著茶煙里的更漏,才悟透最深的悵惘,是明知錦書難托,仍用一生將某個名字,寫成水面上無法打撈的倒影。就像周邦彥在蘭燼里數著更聲,而丁香早已在詞牌之外,結成了新的愁緒。
某個雪夜,我聽見蘇軾的《水調歌頭》在瓷盞里轉調。清光滿襟,原都是未寄出的家書。原來世間別恨,不過是有人提前收起了琴譜,而余音還懸在雕梁,如一場永遠下不完的暮春細雨。我們都在用平仄丈量,從長亭到短亭之間,究竟隔著多少粒塵埃的光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