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沒干別的,給大家試了試6.22號剛上線的“跨境支付通”功能,
秒到賬,一個字“絕”!
啥來頭呢?簡單解釋一下:
這是內地人民銀行和香港金管局打造的跨境支付系統,香港和內地的居民只要輸入對方的手機號或銀行賬號,就能實時轉賬。
它就像是一條快速匯款通道,讓內地和香港的居民轉賬跟發紅包一樣簡單,實時到賬,0手續費。
香港往內地匯款簡稱為“北向匯款”,內地往香港簡稱“南向匯款”。
據港媒報道,昨天一天時間里,北向匯款約6900筆,南向匯款約19000筆,內地轉入香港的匯款數量差不多是2.7倍。
說明啥?資金出海的需求是真的大,這兩年內地人去香港旅游,很多人也會順帶開港卡、買港險、開美股賬戶。
其實這些年上面的動作也不少,比如中港互認基金、跨境理財通等,而現在更進一步,通過“跨境支付通”,可以直接把人民幣匯出去了,說明金融互通是大勢所趨。
那么,“跨境支付通”具體怎么用?又有哪些優缺點?我試用了好幾次后,終于可以跟大家好好聊一聊了。
它有五大優勢:秒到賬;0手續費;支持非同名賬戶轉賬;服務時間長;可直接轉人民幣
優勢1:秒到賬
過去內地銀行轉賬香港賬戶,要先購匯,然后填寫匯款信息,才能實現跨境匯款,快的1小時內到賬,慢的要1-3天。
現在可省事太多了,自動換匯,秒到賬。
以工商銀行→中銀香港為例,給大家演示一下操作流程:
1. 打開工商銀行app,搜索“跨境支付通”,點擊“發起匯款”
2. 填寫收款信息
收款國家/地區:香港
幣種:港幣
四種匯款方式:收款賬戶/手機號/電郵/FPS ID
除了FPS ID外,還可以填寫收款人的香港手機號、郵箱及香港銀行卡賬戶,大部分人應該沒有香港手機號,所以還是需要香港銀行賬號。
3. 填寫匯款人信息
金額:輸入想匯的人民幣金額,系統會自動換成港幣
姓名:全拼大寫,姓與名之間留空格
身份證號:****
地址:實際居住地址
資金用途:因私旅游
4. 確認信息無誤后,點擊提交,錢幾乎是同時就到賬香港中銀賬戶了。
優勢2:免手續費
一般跨境匯款是要收取手續費的,單筆大概收取100-300元,
所以很多人選擇開中銀香港的賬戶,就是因為它同行互轉免手續費,
現在倒是省事很多,開通“跨境支付通”功能的12家銀行都可以做到免費互轉,
完整的名單如下:
優勢3:支持非同名賬戶轉賬
除了自己的賬戶互轉外,“跨境支付通”還支持不同賬戶的轉賬,
比如我的兩個朋友分別給我的賬戶轉錢,人民幣轉到香港中銀,也是秒到賬。
優勢4:服務時間長
“跨境支付通”采用數字技術,速度更快的同時還會提供更長的服務時間,
內地→香港:7*16小時(7:00-23:00)
香港→內地:7*24小時
優勢5:人民幣可以直接跨境匯款
以前跨境匯款,不管使用哪種方式,一定要把人民幣先換成美元或者港幣或其他幣種,人民幣是無法直接匯的,
現在可以直接把人民幣匯出去,也就是在岸人民幣和離岸人民幣打通了~
這也意味著香港和內地的居民往來更方便了,不管是留學交學費還是工作發工資、生活消費又多了一種付款/收款方式。
……
總的來說,使用“跨境支付通”轉賬,使用感還是很不錯的,速度快,免手續費能省下一大筆錢,
不過我在使用過程中也發現了幾個小bug,給大家說一下:
1. 每人每年5萬美元的便利化額度,保持不變。
把人民幣轉到香港,還是會占用這個額度。
2. 轉賬額度較低
內地→香港:單筆上限1w人民幣,當天最高5w人民幣,有些銀行是3w。
香港→內地:1天1萬港幣,1年20萬港幣,不同銀行可單獨計算額度,6家香港銀行共120萬港幣。
噢,對了,如果是工行app,搜索“跨境支付通”功能的時候,可能會被提示“該交易不支持自助注冊客戶”,
這時,有兩個解決辦法,可以先打開工行app搜索“功能升級”—通過人臉識別,自主升級柜面注冊,
如果線上操作失敗,就只能去線下柜臺,找工作人員升級柜面注冊了。
……
好了,篇幅有限,就到這了,
由于系統才剛上線,不太成熟,我的經驗也可能存在偏差,
實際操作的時候,可能會遇見各種原因導致轉賬不成功,大家可以把成功/失敗經驗分享在評論區,供更多人參考~
然后,如果想要大額轉賬,估計還得走手機銀行跨境匯款,我之間有寫過一篇詳細攻略,可以關主我的同名gzh: 胡胡的全球筆記,查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