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中心正式對外公布2025年工商業生物多樣性保護典型案例名單。蒙牛乳業憑借《自然相關風險和機遇評估——蒙牛乳業武漢“碧水工廠”》案例成功入選,成為乳品行業唯一獲此殊榮的項目,充分彰顯了蒙牛乳業在可持續發展領域的卓越實力與行業標桿地位。此次評選是生態環境部積極落實《昆明 - 蒙特利爾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的關鍵舉措,全國范圍內僅有20個案例脫穎而出。
蒙牛乳業低溫武漢工廠坐落于武漢市東西湖區,其周邊10公里范圍內棲息著多種瀕危物種。該工廠在建設規劃階段,便將生態保護紅線作為重要考量因素,科學合理地布局生產區域,力求實現工業生產與自然生態的和諧統一。
在生態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工廠成效卓著。廠區綠化面積高達91262.17平方米,占廠區總面積的28.5%,為周邊生物提供了良好的棲息與繁衍環境。同時,工廠建有嚴格按照國家標準一級排放設計的“碧水中心”污水處理站,并創新構建了廠內微小濕地系統。這一系統不僅有效實現了尾水的深度凈化與生態緩沖,還帶來了顯著的節水與減碳效益,年節水達4萬噸,沼氣回收利用年減碳量達1380噸,吸引了白鷺等瀕危物種前來棲息,為區域生物多樣性保護做出了積極貢獻。
在節能降碳領域,蒙牛乳業武漢工廠在蒙牛乳業雙碳戰略的引領下,積極推進節能降耗工作,大力提高清潔能源的使用占比。通過2023年實施的能源技改項目以及污水處理甲烷燃燒等降碳措施,工廠于2024年6月榮獲乳業首張Ⅰ型五星級零碳工廠認證。此外,工廠還積極拓展清潔能源應用,光伏發電項目年供電量達120萬度,自然采光設計年節電量達14.6萬度,成功實現了碳排放范圍一、范圍二的100%碳中和,為乳業綠色低碳發展樹立了典范。
綠色運營方面,工廠依托蒙牛乳業生態環保“1 + N”管理制度,穩步推進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工作,并積極開展智慧能源建設。2024年1至8月,工廠在節約用水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累計用水量較去年同期下降12至14萬噸。同時,工廠正式啟動了AWS可持續水管理認證項目,旨在進一步提升水資源管理的科學性與可持續性。
在資源循環利用領域,2024年工廠成功達到廢棄物零填埋標準,并獲得鉆石級認證。在辦公用品管理上,工廠推行以舊換新模式,有效提高了資源利用效率。在包裝環節,廣泛推廣可100%循環的PP材料,單箱運輸可減排0.0214噸二氧化碳當量,為推動循環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員工行動層面,工廠高度重視員工生態保護意識的培養與提升,定期組織凈灘等環保活動,增強員工的環保責任感與使命感。未來,工廠還將建立生物多樣性動態監測機制,持續優化生態治理策略,為生物多樣性保護提供更加精準、有效的支持。
蒙牛乳業低溫武漢工廠的成功實踐,為工業設施與自然和諧共生提供了寶貴的示范經驗。2024年,該案例代表蒙牛乳業在《生物多樣性公約》大會上作為工商業領域解決方案進行展示,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與高度評價。
面向未來,蒙牛乳業將以武漢工廠為標桿,充分結合各區域工廠的地理生態特點,制定差異化的生物多樣性保護方案。鼓勵各工廠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打造各具特色的生態保護樣板。同時,加強跨區域技術交流與資源共享,推動蒙牛乳業在生物多樣性保護領域不斷創新,為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事業貢獻更多的蒙牛乳業智慧與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