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學者王國維說:“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學。”如楚騷、漢賦、六代駢語、唐詩、宋詞、元曲,而明清時期則無疑屬于小說的黃金時代。
源遠流長的古代小說發(fā)展至明清,不僅以其浩瀚的數量、眾多的流派,而且以其卓越的成就,成為一代文學的輝煌代表。從明洪武(1368)至清宣統(1911),歷經二十多朝,近五百五十年,白話和文言小說形成了講史演義、英雄傳奇、神魔小說、世情小說、公案俠義小說、諷刺譴責小說、傳奇志怪小說、話本小說等蔚為大觀的小說流派和類型;涌現出羅貫中、施耐庵、吳承恩、笑笑生、馮夢龍、凌濛初、吳敬梓、曹雪芹、蒲松齡等一批小說巨匠和《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金瓶梅》、“三言”“二拍”、《儒林外史》《紅樓夢》《聊齋志異》等眾多經典之作。
明清小說不僅作為一種文體當之無愧地代表了明清文學的最高成就,而且一些經典之作還以其思想深度和藝術高度代表了整個古代文學的最高成就。
明清小說分類選講
譚帆 主編
978-7-5760-6044-7
48.00元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025年5月
本書將明清小說劃分為講史演義、英雄傳奇、神魔小說、世情小說、公案俠義小說、諷刺譴責小說、傳奇志怪小說、話本小說八種小說流派和類型,全面呈現并闡述了明清小說的輝煌成就。
“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學。”如楚騷、漢賦、六代駢語、唐詩、宋詞、元曲,而明清時期則無疑屬于小說的黃金時代。明清小說不僅作為一種文體當之無愧地代表了明清文學的最高成就,而且一些經典之作還以其思想深度和藝術高度代表了整個古代文學的最高成就。
編者簡介
主編
譚帆,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支持計劃”(2004)、“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009)、文化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計劃(2014)、國家“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2016)。長期從事中國文學批評史、中國小說史和戲曲史的教學與研究。主要著作有《中國古典戲劇理論史》《中國小說評點研究》《中國雅俗文學思想論集》《中國古代小說文體文法術語考釋》《中國小說史研究之檢討》等,在《中國社會科學》《文學遺產》《文學評論》《文藝研究》《學術月刊》等雜志發(fā)表論文多篇。
編寫團隊
王慶華,華東師范大學
紀德君,廣州大學
竺洪波,華東師范大學
胡勝,遼寧大學
王意如,華東師范大學
苗懷明,南京大學
周興陸,北京大學
李軍均,華中科技大學
目錄
左右滑動查看
明清小說的演變
明清小說近五個半世紀的發(fā)展演變過程,大體可劃分為五個階段。
(一)短暫繁榮期:明前期
元末明初,羅貫中、施耐庵在民間長期積累的基礎上,以宋元平話為底本,創(chuàng)作出了《三國志通俗演義》《殘?zhí)莆宕费萘x傳》《隋唐兩朝志傳》和《水滸傳》。它們的問世,實現了從宋元平話到章回小說的飛躍,確立了明清白話長篇小說的主要文體形式,標志著章回小說的正式誕生。而且,《三國志通俗演義》和《水滸傳》分別成為歷史演義和英雄傳奇小說的典范,對后世歷史演義和英雄傳奇小說的發(fā)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三遂平妖傳》則開神魔小說之先河,為明代中葉以后神魔小說的崛起做了必要的準備。作為最早的一批章回小說,《三國志通俗演義》《水滸傳》等作品的成書方式具有鮮明的世代累積型特征,即這些作品的故事題材大都經歷了很長時間的流傳和“滾雪球式”或“聚合式”積累,匯集了歷代書會才人和民間藝人的集體創(chuàng)作。
明初文言小說創(chuàng)作主要為“剪燈系列”傳奇小說集,進一步繼承和發(fā)展了唐傳奇的創(chuàng)作傳統和藝術精神,挽回了宋元傳奇小說創(chuàng)作的頹勢,形成了明初傳奇小說創(chuàng)作興盛一時的局面,在某種意義上成為清初《聊齋志異》的先導。
(二) 初步成熟期:明中后期
嘉靖元年(1522)前后,《三國演義》《水滸傳》刊印流行,在它們的巨大影響下,很快掀起了歷史演義和英雄傳奇小說的創(chuàng)作熱潮。萬歷二十年左右,《西游記》刊行,在它的影響下,《封神演義》《西洋記》《南游記》《東游記》《北游記》《三教開迷歸正演義》等相繼問世,形成了新的神魔小說創(chuàng)作流派。在《西游記》刊行前后,人情小說的開山之作《金瓶梅詞話》也幾乎同時問世,并開始以抄本的形式流傳。與《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等世代累積型作品不同,《金瓶梅詞話》基本是由個人從現實社會生活中取材而獨立創(chuàng)作完成的,屬個人獨創(chuàng)型作品。
這一時期,章回小說經歷了由歷史演義、英雄傳奇到神魔小說,再到人情小說的演進過程,并最后形成了四大主流類型齊頭并進的創(chuàng)作態(tài)勢,進入了一個全面繁榮的發(fā)展階段。同時,其編創(chuàng)方式也實現了由世代累積型向個人獨創(chuàng)型的過渡,在創(chuàng)作上開始走向成熟。
此外,嘉靖年間,洪楩收集當時單篇流行的宋元小說家話本和明前期話本小說,整理出版了最早的話本小說集《六十家小說》,為明末“三言”“二拍”等話本小說的繁榮奠定了基礎。萬歷年間,余象斗等人編撰了《包龍圖判百家公案》《詳刑公案》《皇明諸司公案》等一批短篇公案小說集,形成了一個公案小說創(chuàng)作流派,對后來的公案俠義小說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隨著通俗小說創(chuàng)作和傳播的日益繁盛,通俗小說理論批評也開始以序跋、評點等形式逐漸發(fā)展起來。在白話通俗小說逐步繁榮之時,文言小說的整理、創(chuàng)作也逐漸呈現出云蒸霞蔚的盛況。
(三)長足發(fā)展期:明末至清初
首先,在《金瓶梅》的影響下,世情小說迅速興起,并獲得巨大發(fā)展,使世情題材成為章回小說創(chuàng)作的主流之一,從而也使個人獨創(chuàng)成為章回小說的一種主要創(chuàng)作方式。具體而言,這一時期的世情小說主要有兩類,一類為《續(xù)金瓶梅》《醒世姻緣傳》等主要寫家庭婚姻的作品,另一類則為《玉嬌梨》《平山冷燕》《好逑傳》等大批才子佳人小說。
其次,歷史演義、英雄傳奇、神魔小說在這一時期也都得到進一步發(fā)展。歷史演義在明崇禎、清順治年間新出現的《警世陰陽夢》《遼海丹忠錄》《梼杌閑評》《樵史通俗演義》等一批演述當代歷史的時事小說中得到發(fā)展;英雄傳奇又有《水滸后傳》《后水滸傳》《說岳全傳》、“說唐系列”等優(yōu)秀作品問世;神魔小說則演化出《西游補》《斬鬼傳》《后西游記》等借幻諷世的寓意諷刺之作。
此外,金圣嘆、毛氏父子、張竹坡等文人評點家對“四大奇書”的評點和修訂使其文本更趨精致完善,思想和藝術價值明顯提高,他們的評點本成為廣泛流傳的最終定本。
明天啟至崇禎初年,馮夢龍、凌濛初等文化層次和藝術修養(yǎng)較高的文人開始積極地投入到話本小說的收集、整理和創(chuàng)作中,分別編創(chuàng)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和《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他們自覺或不自覺地以自身攜帶的深厚的文人敘事傳統對宋元話本原有的民間敘事傳統進行了一番案頭化、文人化改造,使話本小說文體迅速走向成熟。之后,話本小說在明末清初很快形成了繁榮興盛的創(chuàng)作局面。
明清易代之際,傳奇小說獲得突出的發(fā)展,這些作品輯錄在張潮的《虞初新志》中,對后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至康熙年間,文言小說的集大成之作《聊齋志異》問世,傳奇小說的發(fā)展達到巔峰。
(四)創(chuàng)作高峰期:清中期
章回小說在清雍正、乾隆年間迎來了文體的完全成熟和創(chuàng)作的高峰。一方面,世情小說進一步擴大題材,不斷提高思想藝術水平,從而取代歷史演義、英雄傳奇和神魔小說成為章回小說的主流,同時,從現實生活中取材的個人獨創(chuàng)也成為章回小說最主要的創(chuàng)作方式。這標志著章回小說文體在清中期已完全發(fā)展成熟。
另一方面,出現了曹雪芹、吳敬梓、李綠園、李百川、夏敬渠等一大批著名的文人小說作家,有《紅樓夢》《儒林外史》《歧路燈》《綠野仙蹤》《野叟曝言》等大量具有強烈文人性和主體性的優(yōu)秀作品問世,形成了群星爭輝的創(chuàng)作局面,其中,《紅樓夢》的思想和藝術水平登上了古代小說創(chuàng)作的巔峰,以其反映生活的廣度、思想的深度、藝術的高度代表了中國古代小說和古代文學的最高成就。
(五) 蛻變衰落期:清后期
這一時期,歷史演義、英雄傳奇、神魔小說等章回小說傳統題材的創(chuàng)作僅有《蕩寇志》等少量作品問世,基本處于消亡階段;世情小說主要為《后紅樓夢》《續(xù)紅樓夢》等形形色色的《紅樓夢》續(xù)書和仿作。不過,隨著傳統題材類型的衰亡和社會生活的變化,章回小說也出現了一些新的發(fā)展趨向。嘉慶年間,在乾嘉考據學風的影響下,李汝珍將考據引入小說,創(chuàng)作了“以小說見才學”的《鏡花緣》,借小說以“炫學寄慨”;咸豐至光緒年間,昌盛的冶游狎優(yōu)之風催生了《品花寶鑒》《花月痕》《青樓夢》《海上花列傳》等“以狹邪中人物故事為全書骨干”的狹邪小說流派。同時,又有《兒女英雄傳》《施公案》《三俠五義》《小五義》等公案俠義小說流行一時,多描述俠客除害、清官斷案的故事 ;光緒庚子事變之后,朝政官場日趨腐敗,《官場現形記》《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老殘游記》等譴責小說陸續(xù)登場。
本文節(jié)選自《明清小說分類選講》導論
制作:劉曉帆
關注并設為星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