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現實的努力卷無可卷,運氣就成了唯一能倚仗的期待。
來源 | 每日人物
作者 |陳婧瑄
01
水 晶中式玄學出海的“排頭兵”
不到半年時間,周莉已經從國內背了兩批水晶去墨爾本。
最近的一次,她原本只計劃買5萬元的貨,最后卻花了十幾萬元,統統砸在了水晶上。
周莉之前是一名澳洲留學生,現在定居在墨爾本。
大概從去年開始,她發現水晶,尤其是能跟中國五行文化沾上邊的水晶,開始在國外越來越火。
一開始,她只是在社交平臺看到越來越多討論水晶的帖子。
后來身邊的華人社群里也開始聊“戴什么水晶,有什么寓意”,但是當地賣水晶的人卻并不多。
她漸漸意識到,這可能是個商機,便開始做起水晶的生意。
周莉在墨爾本的水晶工作室。圖 / 講述者提供
賣水晶,最重要的一步是自學玄學,不同的水晶代表不同的能量,搭配起來的效果也各異。
沒有人會深究其中的道理,相信的人自然會為其買單。
周莉最初走的是定制路線。
每個周末,她在墨爾本市中心的星巴克和客人碰頭,根據中國的五行能量為每個客人定制專屬的水晶手串。
今年2月份,她將租住的公寓樓改造成了線下工作室,才有了固定的店鋪。
當金發晶和綠幽靈被冠上“能招財”和“助事業”的寓意,直接賣斷貨。
有的客人一星期來店里消費三四次,幾千美金花出去,毫不手軟。
周莉的店,營業的第一周,裝修和人工費就已經回本。
近兩年,中式玄學帶著自己特有的神秘力量,順利出海。
在海外社交平臺上“風水”“玄學”成為財富密碼——
“fengshui”標簽在TikTok上搜索量超過30億;
Instagram上#crystals 標簽累計發帖3000多萬條,TikTok播放量已破百億。
不少華人博主,在轉行風水玄學賽道后,迎來了潑天的流量和巨大的財富。
Cliff Tan是一位美籍華人建筑師,原先他只是在TikTok上分享家居設計,一直反響平平。
2021年,他開始分享如何利用中國風水,給外國人改造房屋,一下子爆火。
幾年時間,他成立了Dear modern工作室,全網賬號漲粉320多萬。
還有人專程來請他上門看房子的風水布局,一次就要4000美金。
視頻和訂單的收入加起來,年入千萬人民幣。
他的賬號里,一條播放量破千萬的視頻,講的是該如何在臥室里擺放床的位置。
床不能挨著門,太多能量會進入眼睛;
枕頭不能挨著窗戶,不然身體會產生浮動的感覺;
床尾離門不小于1英尺,否則是個“死亡位置”。
國外的網友稱他為“神秘的東方男人”,不少人愿意按照他的方法更改自己的房間布局:
“我猜我會死的,明天就把床挪走。”
Cliff Tan用中國風水給外國人改造房屋。圖 / 視頻截圖
還有更為小眾的賽道,也趁機蹭上了風水的熱度。
一位自稱是“第三代傳統風水傳人”的華人Clara,一條介紹辦公室擺放哪些植物能聚財的視頻播放量高達130萬,令她火速出圈。
被粉絲們稱呼為“風水植物女士”。
視頻背景里擺滿了各種植物盆栽,滿屏的綠色撲面而來。
她用簡單直白的字幕向大家介紹虎尾蘭、搖錢樹能聚財,容易存活,黃金葛是在風水學中不太好的植物,蘭花適合放在客廳,而竹子并沒有風水用途。
當然,這些植物有沒有為其他人聚財不好說,但確實為Clara本人帶來了可觀的收入。
在她的個人網站上,一盆植物的平均客單價在40美金以上,接近300元人民幣。
就連中國短劇,也沒放過玄學的風口。
今年廣西山海星辰短劇出品的《錯練神功,禍亂江湖》,在海外用7天時間,突破了1億的播放量。
和西方的魔法世界不同,劇里的中式江湖,講的是神力、道法。
以至于很多外國網友在評論區疑惑:“筑基到底是什么意思?”
在眾多出海的中式玄學中,最出圈的還是水晶。
水晶,仿佛是站在了中西方玄學的“十字路口”。
無論是中國的陰陽五行,還是西方的塔羅占卜,都能找到在水晶上找到故事和淵源。
亞馬遜平臺上的爆款禮物是一顆高25厘米,鑲嵌約300顆天然水晶珠的生命樹擺件,大部分商家的水晶產地都寫著:中國。
海外熱銷的水晶生命樹。圖 / 講述者提供
對外國人來說,水晶有著天然的親近感,再加上來自東方一絲的神秘感,因此成了中式玄學出海的“排頭兵”。
其中,最出名的水晶品牌是Energy Muse。
它的logo就是一個類似中國八卦的圖案。
最大的賣點是將水晶和中國的銅錢、玉石、風水等元素結合起來,什么都沾點,說不定哪個就能靈驗。
靠著玄學的力量,Energy Muse的年營收超過200萬美元。
還有人主打東方文化的神秘感。
中國西藏的水晶品牌Kailash Energy,發布過一段藏族青年撫摸雪豹的視頻片段——
在國外的社交媒體觀看量超過2000多萬,去年一年漲粉28萬。
它的熱銷產品是一串108顆的念珠,寓意“斬斷108種煩惱”。
當藏族文化注入水晶配飾,價格搖身一變,直達上千美金,水晶項鏈終究成了高攀不起的奢侈品。
02
“玄學水晶風”從哪兒開始刮?
事實上,和黃金、玉石相比,水晶本身的成本價并不算高。
22歲的宋宇從去年開始進入水晶賽道。
在國內賣了一段時間后,他發現同樣的產品,在國外的利潤要高很多,便開始琢磨怎么把貨賣給外國人。
和中國人的購物習慣不同,在國外,人們更喜歡在品牌自己的網站下單,而非購物平臺。
因此,如果在小紅書上搜索“跨境賣水晶”,跳出來的帖子大多數都是教人如何建立品牌的獨立網站。
海外社交媒體的營銷也必不可少。
宋宇很快建立了自己的賬號,把logo設計成了東方龍的形象,宣傳語是:
“用東方古老的耳語喚醒你的內心力量。”再配上平安扣、竹葉背景……每一種中國元素的疊加,都在為水晶銷往國外的定價“添磚加瓦”。
宋宇說自己做的是“偏大眾化的水晶”。
即使這樣,在國內賣100元左右的水晶,在國外,定價可以翻幾倍,一條水晶手串的利潤能達到400-500元。
“不過定價高也有成本考慮”。
周莉所在的墨爾本,如果要把產品寄給客人,快遞起步價就要50元左右人民幣。
店里的人工費也比國內貴,時薪在一小時150元左右。
在國外,市面上均價幾十到上百美元的水晶手鏈,追根溯源,都來自中國江蘇的一個縣城——東海,人稱“世界水晶之都”。
小靜在東海做了10年的水晶成品生意。
她發現,這兩年在東海拿著手機,用英文直播的商家明顯變多了。
據東海縣政府數據,2024年水晶交易額達到460億元,其中跨境電商交易額高達50億元。
一個蛋黃石的圓球,進價為160元人民幣,在美國市場能賣到80美元。
“東海這次刮起來的是玄學水晶風”。
前些年無人問津的水晶,因為“能量學”開始廣為人知,商家們都紛紛想抓住這波紅利。
甭管懂不懂,先在門口貼上“金木水火土,五行定制水晶”的標語再說。
社交媒體上還有網友曬出自己去東海淘水晶的經歷。
不只水晶有五行能量,就連東海賣的菜卷餅也分金木水火土,大吉大利雞腿菜卷餅的價格最高,要10元一個。
年初開始,東海附近的酒店和飯店基本爆滿,來淘貨的客人一批接一批。
小靜的生意也跟著忙碌起來。
以往中午才去市場淘貨,下午6點就下班,如今早上八九點就得過去,一直忙到晚上。
來小靜店里的客人,大多數也目標明確。
要么就拿著明星直播間帶貨的圖片問同款,要么進門就直接喊老板算一卦,再挑選符合運勢的顏色和款式。
今年,小靜也開始在線上運營社交媒體,賬號名字的后面,特意打括號注明:可五行定制。
銷量相比往年翻了四五倍,一個月能達到幾千單。
來買的人多了,東海水晶的價格也開始跟著水漲船高,甚至出現一些濫竽充數的商家。
周莉這次去東海感覺那里換了副模樣。
東海水晶城大門的走廊貼上了“五行選水晶”的標識,很多賣紫金洞的商家開始1對1五行定制。
周莉隨便挑了一家進去,問到水晶的專業問題,對方就開始含含糊糊,說不上來。
“水晶都能比得上黃金的價格,太夸張了”。
有廠家告訴周莉,很多年前,兔毛水晶這個品類都是用來做雕刻件,品質一般,不太值錢。
但現在,只要把雕刻件磨成珠子再賣,身價立刻翻5倍,能賣到上千元。
宋宇的水晶也是從東海進的。
他在當地招專業的小哥跑市場,挑品質好的貨,按提成支付報酬。
去年年底,他發現白水晶這個品類突然漲價,原本幾毛的克價,漲到了七八塊。
中間的價差,大概都是付給玄學的“學費”。
白幽靈是白水晶中的一種特殊品類。
宋宇店里銷量最好的就是“白幽靈手鏈”。
他為這條手鏈寫的宣傳語是:適合夢想家和有遠見的人佩戴,能增強直覺和創造力。
宋宇發現,自己店鋪的客人大多是三四十歲的外國女性,喜歡直徑克數大的水晶珠,不太在意瑕疵的問題。
宋宇水晶店鋪的爆款白阿塞。圖 / 講述者提供
周莉也有同感,在賣水晶之前,她還賣過一段時間的珍珠。
“外國人非常喜歡天然的東西”。
珍珠內里有瑕疵,水晶看上去有些黑點,他們反倒覺得獨一無二。
“外國人更注重水晶的養護”。
宋宇經常回復外國客人有關注意事項的問題。
比如他們知道水晶需要定期消磁,一般會用香薰搭配,或者在月光照耀下,放進消磁碗里。
這種儀式感,在他們眼里,可能比水晶本身更重要。
宋宇今年大學畢業,盡管水晶生意只是副業,但遇到大訂單時,一個月就能掙上萬元。
他經常刷TikTok的水晶直播,有個叫“Coco shop”的博主把直播間打造成粉嫩少女風。
只賣一包包的散珠,場場都有1000人以上的在線人數。
宋宇打算效仿開啟TikTok直播,“倘若發展得好,我就直接當主業做了。”
03
全世界年輕人的“心理安慰劑”
如果把時間線再往前推,其實外國人對中國玄學文化的興趣,由來已久。
早在15世紀,移民的華人將風水帶入東南亞。
新加坡著名的魚尾獅像面朝大海,背靠銀行,被稱作風水極佳的位置。
在美國,哈佛大學、伯克利大學等20余所大學都開設了易經、風水學的課程。
亞馬遜平臺上超4萬本帶“Fengshui”關鍵詞的書籍被翻譯成多種語言版本出售。
甚至美國總統特朗普,也曾經是風水的“忠實信徒”。
上世紀90年代,特朗普曾投資接連虧損,甚至瀕臨破產。
1995年,他邀請一位香港風水師改造川普國際酒店大廈——
原本朝南的大門改為朝東,并在大樓前安裝了一個巨大的金屬球,意在轉移負能量。
進入AI時代,無論是ChatGPT還是DeepSeek,都沒有逃過成為人類“賽博算命師”的命運。
打開對話框,輸入出生日期和玄學指令,AI就能看似有理有據地輸出一整段“人生劇本”:
包括性格特質、事業財運、感情正緣、甚至連某天會做什么事都能推測。
周莉的客人經常拿著“AI算命師”的答案找她設計水晶手串。
要什么種類,加幾顆,按什么樣的順序擺放,AI會出一個方案。
哪怕周莉沒有相同的款式或者大小,客人也會繼續問AI,有沒有其他水晶可以替代達到同樣效果。
她記得有段時間,每天都有人來問黑曜石和海藍寶。
后來她發現,不管你輸入什么樣的個人信息,或者有不同的愿望,DeepSeek給所有人推薦的都是這兩款水晶。
周莉明顯感覺,無論中外,玄學已經變成了全球年輕人的“心理安慰劑”。
水晶、風水或者其他的與玄學相關的產品,大家還是在為自己的情緒消費。
一位中國留學生,嘗試在紐約街頭擺攤,給外國人算命。
后來,他把算命的視頻發在了社交媒體上。
視頻里,一位外國女生問她:
“搬家后我的生活會變成什么樣”“二十幾歲我的經濟狀況會穩定嗎”。
大家才突然發現,原來全世界年輕人擔憂的事情,并沒有什么不同。
飄過的彈幕里,有人在發“三個月后日子就好起來了”,不知道是在安慰視頻中的外國女生,還是自己。
還有一位在法國的中國博主,萬圣節的時候,在街邊兜售各種可以燒給去世的人的紙制品,有蘋果手機、LV包,泡面桶之類的。
有一個路過的外國大叔,特意停下來,為自己的剛剛過世的小貓,買了一捆紙錢。
有一句俗語說,外來的和尚好念經。
就像中國的年輕人,也熱衷于星座和塔羅牌。
玄學這件事,似乎離得越遠越神秘,而神秘往往代表了更大的靈驗的可能性。
不管是買一個平價的水晶手串、植物擺件,還是花高價請風水師,所有人求的不過是,無論在哪個玄學體系里,自己都能是被好運眷顧的那一個。
世界各地的辦公桌上,可能都有一棵發財樹在等待開花結果;
膚色各異的手腕上,或許也都有一串水晶手鏈,被寄托了升職加薪的愿景。
無論是西方的占卜,還是中國的風水,異曲同工之處都在于——
當現實的努力卷無可卷,運氣就成了唯一能倚仗的期待。
· END ·
合 作 對 接
掃碼添加投資人說運營者微信,備注「商務合作」詳細溝通。
超 級 社 群
【投資人說】正在組建超級投資者社群、超級創業者社群、超級讀者群、超級媒體群等,目前總人數已超1000人。
關注【投資人說】微信公眾號,發送信息「進群」,與各行業精英直接交流,共同進步。
旗 下 媒 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