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中國的商用車廠商,你會想到誰?
從上世紀50年代的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的解放,到老牌重卡濟南重汽、重慶重汽,再到三線建設時期的東風、陜汽,還是號稱中國三汽的“南汽躍進”……
時過境遷,中國汽車工業經過70多年的發展,商用車市場的格局也早已是滄海桑田!上述的這些商用車廠商,有的依然是行業主流,有的已經風光不再。例如,原來的重卡巨頭重慶重汽(上汽紅巖),已經不復往日輝煌。
那么時至今日,國內的商用車市場格局是怎樣的呢?這就是小編今天要探討的話題了。
中國商用車,誰主沉浮?
首先,我們需要明確一下什么是商用車?其實,它是相對于乘用車而言的概念,我們可以簡單理解為非乘用車,具體到車型包括:重卡、中卡、輕卡、微卡、皮卡、客車(6米以上)等。
這些不同類型的商用車細分市場,都有各自的龍頭企業,但是合計銷量的排名又大有不同。例如,宇通客車是客車行業的絕對霸主,但全品類商用車銷量合計,卻進入不了行業前10位,偏科比較嚴重。
當然,并不是每一個商用車廠商,所有的車型都會布局,這也會影響其銷量總的排名。目前,從商用車總銷量的角度來看,我們可以把國內商用車廠商,劃分為“一超、四強、五巨頭”3個層級。
一超、四強、五巨頭
一超:福田汽車
福田汽車隸屬于北汽集團,是一家商用車業務最為全面的廠商,并且幾乎各個領域都實力不俗。旗下擁有歐曼重卡、歐輝客車、時代輕卡、福田皮卡等。
在2025年1-5月,福田汽車的商用車合計銷量為27.14萬輛,領先第二位近10萬輛。可以說,福田汽車是國內商用車的唯一的“超級”廠商。
四強:重汽、東風、長安、一汽
相比于福田汽車,四強廠商基本上屬于大部分領域都很強,但會有部分領域“偏科”。其中:
中國重汽來自山東濟南,是國內重卡的一哥,中通客車并入之后客車也很強,輕卡和皮卡的優勢不太明顯。1-5月其商用車銷量為17.83萬輛,居行業第2位。
東風汽車總部位于武漢,在重卡、中卡、輕卡等方面實力不俗,旗下有東風商用車、東風柳汽等廠商。1-5月東風汽車商用車銷量為16.84萬輛,居行業第3位。
長安汽車來自重慶,商用車板塊主要靠皮卡、輕卡、微卡、輕客等支撐。1-5月,長安汽車商用車銷量有16.19萬輛,居行業前4位。
一汽解放來自長春是,是我國商用車的搖籃企業,在重卡、中卡、輕卡等方面很強。同期,一汽解放完成了11.17萬輛的商用車銷量,居行業第5位。
五巨頭:江淮、江鈴、五菱、長城、陜汽
相比“一超四強”,國內商用車前10位的另外5家廠商,一般來說是僅在部分細分領域實力很強,其他方面優勢就不突出了。其中:
江淮汽車來自合肥,是我國輕卡、皮卡方面的優勢廠商,也有格爾發重卡、安凱客車等商用車板塊。2025年前5個月,江淮汽車的商用車板塊銷量已經突破10萬輛,達到了10.4萬輛。
江鈴汽車來自南昌,是國內皮卡、輕卡、輕客方面的巨頭,也曾與福特合作布局過重卡,不過并不成功。1-5月,江鈴商用車銷量為9.13萬輛,同比增長了7%。
上汽通用五菱來自柳州,商用車板塊主要聚焦:微卡、輕卡、輕客等。2025年前5個月,累計商用車銷量為8.99萬輛。
長城汽車來自保定,是我國皮卡市場的第一名。長城汽車商用車1-5月銷量為8.3萬輛,居行業第9位。
陜汽集團來自西安,是國內重卡四大巨頭之一,現在業務也有中卡、輕卡等車型。同期,商用車銷量為8.04萬輛,進入了行業前10位。
商用車競爭將更激烈
我國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年市場規模超過3100萬輛。其中,乘用車市場占據著2700萬左右,占據著絕對優勢地位。所以商用車廠商的體量,一般都很難與乘用車銷量為主的汽車廠商相比。
近些年來,這些財大氣粗的乘用車廠商,也開始大舉布局商用車板塊,主打就是新能源商用車。例如,吉利推出了遠程重卡、客車、輕卡,雷達皮卡,比亞迪也有新能源客車、重卡、鯊魚皮卡等。
再比如,三一、徐工兩大工程機械巨頭,現在在新能源重卡方面如魚得水,銷量甚至領跑行業。還有長城汽車也推出了混動的重卡產品,吉利有醇氫的商用車等新技術路線……
可見,國內的商用車市場競爭還將更加激烈。新入局者靠著新能源商用車,正在給傳統的“一超、四強、五巨頭”的挑戰,也將越來越大。未來國內商用車市場格局將如何發展,依然尚未可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