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圈有個怪現象:全球銷量前兩名的蘋果、三星,充電速度卻穩坐“倒數第一”。當國產手機普遍用上90W、120W快充時,這兩家還在用30W、40W的“老牛拉車”速度。
同樣電池容量,國產機15-30分鐘能充滿,蘋果三星得磨蹭一個多小時——這差距比外賣小哥和烏龜賽跑還大。
有人替他們找補:“快充傷電池”“慢充更安全”。這話聽著像那么回事,可仔細一琢磨就露餡了。
當年三星Note7爆炸門夠轟動吧?那機子充電功率才多少W,可能比現在iPhone的30W還慢,該炸不照樣炸?反觀國產機這邊,120W快充用了好幾年,你聽說過哪家手機充電爆炸上頭條?說白了,安全與否和快慢沒關系,純屬技術不過關的借口。
那為啥蘋果三星死活不升級快充?說穿了就倆字:利益。別看充電頭小小一個,真要上快充,整個供應鏈都得大換血。快充芯片、電池管理模塊、數據線甚至充電協議全得升級,這些成本可都是廠商自己掏腰包。蘋果三星的算盤打得精:反正消費者被洗腦慣了,慢就慢點唄,省下的錢還能讓財報更漂亮。
更打臉的是技術層面。別以為快充就是堆功率,這里頭門道多著呢。電池材料要扛得住高電流,充電芯片得精準控制溫度,散熱系統得跟得上節奏——這些環節缺一不可。國產廠商這些年沒少在實驗室下苦功,反觀蘋果三星,快充專利數被甩開十條街,連充電協議都還在用祖傳的PD,這哪是“不做”,分明是“不會”。
最氣人的是他們還玩雙標。一邊忽悠消費者“快充沒用”,一邊在平板、筆記本上偷偷用65W快充。合著手機用戶就活該被區別對待?更可笑的是,部分果粉真被洗腦了,看到國產機充電快就吐槽“花里胡哨”,這操作簡直像吃慣了餿飯,突然有人端上滿漢全席,他反倒嫌菜太多。
說到底,充電速度就是技術實力的照妖鏡。國產機用實力證明:快充既能快又能安全,還能把成本壓到消費者能接受的水平。反觀蘋果三星,既舍不得砸錢升級,又拉不下臉承認落后,只能靠忽悠消費者過日子。這種“皇帝的新裝”戲碼,該醒醒了——都2025年了,誰還信“慢充更安全”的鬼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